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19年第三次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19年第三次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26分)
1. 读下面诗句,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蹒(shān) ⑴ 学步时 / 陪伴是妈妈的手 / 在前方一次次轻唤 / 是妈妈怜爱的目光 / 一寸寸把我的启程丈量 / 可每一步踉(qiàng) ⑵ 的挣(zhá) ⑶ / 都迈不出妈妈心灵的(tíng) ⑷ 院 ——节选自杨广静《陪伴》 2. 古诗文名句默写。(12分)
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 ▲ 。(曹操《龟虽寿》) ⑵ ▲ ,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⑶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⑷ 子曰:“ ▲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⑸ 白居易《望月有感》中诗人借月来表达对飘散各地亲人思念的诗句是 ▲ , ▲ 。 ⑹ 人们常常引用赵翼《论诗》中“ ▲ , ▲ ”的诗句,来抒发“一代新人终将替换旧人,就如滚滚长江,无法阻拦”的感慨。
⑺ 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达诗人即使遭受摧残,践踏成尘,依然忠贞不改的诗句是 ▲ , ▲ 。
⑻ 美国在朝鲜半岛部署“萨德”,是“ ▲ ”,监视朝鲜弹道导弹只是一个借口而已,遏制中国,威慑俄罗斯,维护美国在亚太霸主地位,才是其根本目的。(用欧阳修名句填空) 3.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⑴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⑵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 . ..⑶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 ⑷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 . ..4. 名著阅读。(6分)
⑴ 金圣叹评《水浒》中的林冲:“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害怕。”下面故事中写出林冲“做得彻”的一项是( ▲ )(3分) ...
A.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B.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C.林冲棒打洪教头 D.林冲水寨大并火 ⑵ 辛克莱·刘易斯认为《简·爱》结尾过于圆满,是“败笔”。你赞同他的观点吗? 结合《简·爱》结尾,简述理由。(3分)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一(19分)
苏小童的夏天
⑴ 半个月前,苏小童经历了残酷的中考。按照父亲的规划:如果考上高中,就继续读书;考不上,就子承父业,随他一起进城挑担子卖鸡蛋。 ....
⑵ 很不幸,苏小童连分数最低的三中也没考上。第二天,他就去城里找父亲。门没锁,父亲也不在家。苏小童放下行李,就向着麻将馆走去。麻将馆里烟雾弥漫,苏小童还是一眼就看到了黑着脸的父亲。父亲也看到他了,连忙向他招手:“儿子,过来给老子抓两把,改改手气。”他很不喜欢父亲打麻将,因为这事母亲和父亲多次吵架,最终母亲负气离家出走了。
⑶ 以前放暑假,他来城里找过父亲,随父亲一起去市场,有时会接过父亲的担子挑着走一段。但这次不一样,父亲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副小一些的担子,还分配给他一个小菜市场。
⑷ 早上四点起床,四点二十准时出发,这样就算在路上稍微歇息,也能赶在六点半天亮之前到达目的地。这是肥皂厂外的小菜市,从天亮开始热闹起来,一直延续到八点左右,这里人买好了菜,收拾好就上班去了。小菜市就苏小童一个人卖鸡蛋,在讨价还价的喧嚣声中,苏小童很熟练地数鸡蛋、数钱、找零。市场上的人渐渐稀少,不忙了,苏小童就点三两小面加个酱肉包子当早饭。把肚子填饱了,再买上中午晚上要吃的菜,挑着担子往回走。
⑸ 夏天的鸡蛋像阳光下的冰淇淋一样脆弱,一不小心就会坏掉。刚开始变坏的鸡蛋,表面看不出来任何变化,却难逃父亲的眼睛。周末,父亲会让苏小童和自己去同一个市场,将这些刚坏掉的鸡蛋用单独的小篮子装上,让苏小童提去卖,而且告诉大家,这是自己家养的鸡下的蛋,卖鸡蛋是为了凑学费。
⑹ 独自卖了好几天的鸡蛋,苏小童发现了父亲的秘密。但他没打算忤逆父亲,还是照着父亲的吩咐,去了几百米远的小巷道,摆上装有鸡蛋的篮子,守着卖。偶尔有个人过来问,苏小童就告诉他,鸡蛋是坏的,让对方不要买。问的人就一脸复杂的表情,走了。
⑺ 过了不知道多久,下雨了。苏小童孤零零地站在雨中,父亲喊他收拾好篮子去躲雨,别把自己淋坏了,看病要花钱。他假装听不到父亲的话,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默默流泪。
⑻ 这件事在苏小童的内心深处划了一道很深的口子。以前对父亲只是不喜欢,此刻却变成了怨恨。母亲不高兴父亲打麻将,所以离家出走了。想到这里,苏小童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淡然的笑意——他开始筹划如何逃离,他用了足足一夜的时间来考虑自己如何才能周全地逃离父亲的魔掌。最后决定,用暑假时间挣钱凑够念高中的建设费,回到校园,绝不要子承.父业! ..
⑼ 第二天,苏小童照例挑着担子去肥皂厂外的小菜市卖鸡蛋,然后在市场安静下来的时候,找到便宜的农家菜,装进自己卖空的鸡蛋担子里,准备着下午用背篓背到大市场去卖晚市。这些菜卖相不好,但是价格便宜,加上是农家菜,所以还算抢手。
⑽ 上午从市场回来,苏小童就从买回的菜里随便挑出一点做午饭。吃完饭,父亲午休了。苏小童向邻居大叔借了个陈旧但功能尚全的冰糕箱,背着冰糕箱就出去卖冰糕了。第一声叫卖是很难喊出口的,但是只要第一声喊出来了,后面再喊就不害羞了。
⑾ 日子一晃就是八月底了。苏小童向父亲摊牌,说自己不想和他一起做生意,想回学校继续念书。父亲一脸的不屑,就你那点儿分数,还想念书?三中的分数线都没到。
⑿ 苏小童默默不语,在那里数钱。很久他才将那一堆散钱数出来:四千六百二十八块三毛。
⒀“这是我这个暑假自己挣到的钱,我打听过了,没到分数线念三中要交两千的“建设费”,学费是六百八。剩下的钱,足够我一学期的生活费了。”
⒁ 看着小脸晒得如煤炭般的儿子,父亲润湿着眼睛良久,不知道说啥好。他打算歇业两天,专门护送儿子回老家。
⒂ 要知道,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
5.苏小童没有考上高中,进城准备子承父业。后来为什么又决定绝不要子承.....
父业? ..
阅读全文,简要分析其原因。(3分)
6.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蕴含人物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
⑴ 他假装听不到父亲的话,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默默流泪。 ..
⑵ 看着小脸晒得如煤炭般的儿子,父亲润湿着眼睛良久,不知道说啥好。 ..7. 小说以“要知道,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结尾,有何用意? 根据生活经验,结合内容,简要阐述。(6分)
8.读完本文后,“父亲”这一人物引发了同学们的争论,请你联系文中父亲的社会阶层特点,结合文章内容,补全对话。(6分)
不对,小说中的“父亲”并不是像你说的那样一无是处。 ▲ . (二)(12分)
《沙乡年鉴》序 奥尔多·利奥波德
⑴ 有些人可以在没有野生生物的情况下过活,而有些人则不行。我写下这些文字,便是对后者所饱含的偏爱之情与两难境遇的阐释。
⑵ 在人类社会发展将野生生物彻底扼杀以前,人们一直以为,野生生物和刮风日落一样,都是大自然习以为常的存在,于是也就把野生生物的存在视为理所当然。如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为了追求一种所谓更高层次的“生活水平”,是否必须要以牺牲那些自然的、野生的且又不受约束的东西为代价。对于我们中的少数人而言,目睹天鹅的机会远远要比看电视重要,看到白头翁花绽放是我们的权利,就和言论自由是我们的权利一样。
⑶ 我承认,在机械化为我们的早餐供应提供有效保证之前,在科学为我们揭示野生生物起源和生存方式的戏剧化情节之前,这些野生生物几乎是很少有机会和人类价值扯上关系的。于是,所有争论的焦点最后便归结为度的问题。我们中的一小部分人发现了发展过程中的边际报酬递减定律,而我们的反对派却依然对此无动于衷。
⑷ 人们必须依据事物当前的存在状况来制定应对之策,我的拙作便是我的应对之策,它可以分成以下三部分。
⑸ 第一部分讲述的是我和我的家人,在远离现代化喧嚣的世外桃源 — 小木屋,欢度周末时光时的见闻和趣事。在威斯康星的这片沙地农场,起初人们榨干了土壤的全部价值,然后它被我们这个又大又好的社会所抛弃,我们试图拿起铁铲和斧子重建这个农场,找回我们在别处正在失去的东西。恰恰是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并且进一步发掘着上帝赐予我们的东西。 ..⑹ 这些关于小木屋的素写,按季节编排在一起,便构成了一部“沙乡年鉴”。
⑺ 第二部分,“素写 — 这儿和那儿”,讲述了一些给我思想以启迪的生命中的小插曲,这种小插曲通常表现为我与往昔同行们的一些意见龃龉,时而甚至非常痛苦。如今,这一类插曲遍布于北美大陆之上,存续了40年之久,它们为标着集体主义标签 — 亦即自然资源
小说中的“父亲”一无是处。他喜欢搓麻将,气走了妻子,也不悔改;当儿子没有考上高中,也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想办法让儿子继续读书,而是让儿子跟他去菜市场卖鸡蛋;做生意也不诚实,让儿子谎称为了凑学费,骗取别人的同情,再把坏鸡蛋卖给别人。无论是做丈夫,做父亲,还是做商人,他都不合格。他只是一个自私自利、不负责任的无赖。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