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省唐山十六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月考化学试卷 doc
A.闻气体气味 B.检查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 D.取用块状固体
【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5.(3分)(2013秋?克东县期末)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
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集中的部位加热
C.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 D.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气密性不好,再更换仪器;气密性良好,才能装药品;
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即进行预热;再对着药品集中的部位加热;
C、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刚开始冒出的气体为试管内原有的空气;
D、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水会倒流,可能引起试管炸裂.
【解答】解: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否则会浪费药品,故A正确; 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集中的部位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故B正确;
C、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否则可能会收集的气体不纯,故C正确;
D、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正确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了解各个步骤中的注意事项.
16.(3分)(2015秋?榆林校级期中)在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合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3分)(2003?无锡)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自燃、燃烧的共同点是( ) A.都放出热量
B.都生成气体
C.都有响声
D.都发光
【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氧化反应中有的比较剧烈,例如燃烧.有的比较缓慢,称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只发热不发光.
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自燃是指由于缓慢氧化使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后自行燃烧起来. 【解答】解: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自燃、燃烧的共同点是都是与氧发生的氧化反应,并且会都放出热量,生成气体、响声、发光都与该共同点无关.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燃烧、自燃、爆炸、缓慢氧化等几个基本概念,掌握它们的定义,理解它们间的区别和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18.(3分)(2015秋?唐山校级月考)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
B.滴管伸入试管可以准确地把液体滴入试管 C.选用50mL的量筒量取8mL液体
D.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考点】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加热固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B、根据滴管的使用规则进行分析; C、根据量筒的使用规则进行分析; D、根据加热液体可能的危害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用试管加热固体时管口应略向下倾斜,这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故A错误;
B、滴管在滴加液体时,不能伸入试管内,否则会污染药品和滴管,故B错误;
C、在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采用就近原则,100mL的量筒量取8mL的液体,产生的误差太大,故C错误;
D、试管中的液体在加热时,液体沸腾时会溅出伤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选项中叙述的原理,然后结合学过的实验操作和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19.(3分)(2015?四川校级二模)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