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校园技术路线
? 原子服务层:抽象的公共原子服务,可在多个系统间共享,采用Dubbo/OSGI的方式对服务进行
管理和使用。
数据访问层:负责数据库数据的读写。采用Mybatis技术实现数据访问层功能。
1.1.6 应用开发框架
应用开发框架的技术主要包括:
? 前台展现技术:JSP、jQuery、JSTL;
? 后台业务逻辑技术:Spring、HttpClient、Dubbo/osgi、Mybatis、Log4j。 应用开发框架如下图所示。
? 前台视图层通过控制器调用服务层服务,调用的方式为Ajax,报文格式为Json。调用规范为后台
模块名/service/类名(去掉Service后缀,即模块名).方法名.json,比如usermgr/service/UseMgr.getUserInfoByUserId.json。 ? 服务层:对外提供业务服务。
? 业务逻辑层:负责具体的业务逻辑处理、以及事务处理等。
? 原子服务层:抽象的公共原子服务,可在多个系统间共享,采用Dubbo/OSGI的方式对服务进行
管理和使用。
? 数据访问层:负责数据库数据的读写。采用Mybatis技术实现数据访问层功能。
1.1.7 采用面向对象的组件技术
面向对象的组件技术是一种完全独立于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开发环境,着重于开发构成应用程序“业务对象”的可重复使用的组件,利用这些组件顺利地建立分布式应用程序。
应用平台模块间相对独立,接口清晰,内部的业务流程升级和改造与其它模块无关,所有模块基于组件如EJB、Web Services开发,可插拔,并为将来学院二次开发提供开发API。
1.1.8 基于物理的三层结构
应用系统平台的开发及运行结构要基于后台数据库的三层架构,即Web应用服务器、中间件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任何应用服务器需要访问数据库服务都需要通过中间件应用服务器,并且根据需要可以把Web应用服务器、中间件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部署在不同的VLAN里,以加强安全性。
1.1.9 负载均衡、中间件集群实现
1).
四层交换负载均衡:
采用负载均衡器来实现硬件级的四层交换负载均衡,或采用LVS来实现软件的四层交换负载均衡。
2).
通过第三方软件来实现负载均衡,同时实现页面请求的缓存。
通过Nginx实现反向代理服务器集群,同时作为静态页面和图片的缓存。 3).
通过web服务器的配置来实现负载均衡
即通过Nginx 将客户请求均衡的分给weblogic1,weblogic2....去处理。
1.1.10 web应用开发架构思路
1).
应用开发实现MVC架构三层架构进行web应用开发;
2). 页面尽可能静态化以减少动态数据访问,对于内容发布类业务采用通元成熟的
CMS系统来生成静态的内容页面; 3). 4).
采用Memcached集群实现数据缓存;
采用独立的图片服务器集群来实现图片资源的存储及WEB请求。
1.1.11 数据存储
1). 2). 3).
数据库拆分,把生产数据库和查询数据库分离; 通过读写分离技术提高数据库扩展能力;
采用高效的网络文件共享策略,采用图片服务器来实现页面的图片存储。
1.1.12 部署架构
智慧校园平台的部署架构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标记灰色的服务器不在一期规划范围内。 部署架构中各个部分所辖内容如下:
部署 所辖内容 说明 交换区 ESB服务器和数据交换虚拟化集群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