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唐朝的对外开放
持下下进行的。特别是空海,在唐朝学习密宗,回国后在日本宣传密宗,成为日本密宗的开创者。他开创的《篆隶万象名义》是日本第一步汉字字典,所著《文镜秘府论》一书,专论唐朝诗文的修辞法,还采用汉字草体创造了新体文字“平假名”,对沟通中日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日本的阿倍仲麻和中国的高僧鉴真做出了重大贡献。阿倍仲麻吕(707~770年),汉名晁衡,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717年他与吉备真备等人随遣唐使使船到达中国,进入长安国子监学习。后进士及第,在唐做官。他与大诗人王维、李白等人交好,常互赠十二诗文。753年阿倍仲麻吕东归遇到风暴,误传被淹死,李白写下《苦晁卿诗》一首:“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日不归沉碧海,白云绕色满苍梧。”表达了两人间的深厚感情。后来阿倍仲麻吕的船舶漂到安南,重返长安,最后客死长安。
鉴真(688~763年),唐代律宗高僧,俗姓淳于,扬州人。742年,鉴真应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的邀请东渡日本,前后历经十一年,六次出发,五次失败,历经艰险,终于在7454年到达日本。鉴真在奈良大寺建坛传戒,创立日本律宗。鉴真东渡时带去大批的典籍、佛像、法物,并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学、书法、绘画等介绍到日本,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于759年建立唐昭提死,代表盛唐时期建筑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对日本古代建筑艺术有重要影响。寺中至今还收藏着鉴真的坐像,成为中日人民友好的象征。
唐朝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王朝就是这样以开阔的胸襟和宏伟的气势与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国家人民进行着交流。短暂而又漫长的三个世纪中,不仅人员制度发生着交流,还有各种生活物品成为交流在民间的主要内容,比如家畜、野兽、飞禽、皮毛、羽毛、植物。木材、食物香料、药物、纺织品、颜料、工业用矿石,宝石、金属制品、世俗器物、宗教器物、书籍等等,为唐朝贸易繁荣的主要标志.
在每个时代,外来物品都对人有神奇的魅力,新奇的外来之物,之所以能在当时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并不在于这些事物的价值的高低,而在于这些事物对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想象力所产生的强烈的影响,外来物品的形体可能很快会消失,而他留在当时人们头脑中的印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会通过诗歌绘画和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长久
的存留下来,从而影响接受的这个民族当时或者后世的生活和文化,并最终成为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发现,唐代的开放首先源于开放的大民族的观念,唐时已经不隔华夷,这种初步形成的“华夷一家”观念,不仅超越了前人,对后世的华夷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唐代的对外开放是多方位的。在丝绸之路上流动着的不仅是物质资料,还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唐代对外文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也就是说,既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又兼容并蓄、不拘一格地吸收外来文化。第三,唐代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册封制度和羁縻府州制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民族关系与相对平稳的外部环境,从而为开放和兴盛提供了政治保障。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唐朝对于少数民族和外来文化的和谐与宽容以及大胆开放的魅力与魄力也为其盛世局面的开创提供了条件。
在今天看来,唐代的开放有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留给后人许多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唐代对外开放中的许多特点和经验,值得我们今天进行深入审思,从历史得到的经验是,只有全面而持久的开放,才是国家繁荣和民族发展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唐代的外来文明》????爱德华.谢佛 《唐会要》????宋 王溥 《旧唐书》????后晋 刘昫
论唐朝的对外开放
姓名:张 新
班级:08级文秘教育 学号:2008131009
姓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