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含解析 精品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下图是我国人口数、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是( ) A.深刻的环境危机 C.资源短缺
B.生活贫困 D.人口素质过低
2.下列农业生产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①将能种植粮食的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浇灌技术 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 ④在一些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1.C 2.B 从图中可以读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说明资源短缺问题。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会破坏生态环境,可以将部分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林地、草地开垦为耕地,但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陡坡开垦耕地、修梯田,会造成水土流失。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读图,回答3~4题。
3.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C.过度围垦
B.过度放牧 D.过度养殖
4.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解析:3.A 4.D 第3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分析地形结构与农业用地结构的关系。由左图可知,该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对应的农业用地应为林果业,但右图中显示此地
种植业比重过大,林业、牧业比重偏小,即存在过度开垦的现象。第4题,大牧场放牧业适宜在地广人稀的草原地区发展,A项错误;该地种植业比重过大,不应继续扩大种植业面积,B项错误;该地人口压力大,若全面封山育林,尽管可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但会降低经济效益,C项错误;丘陵地区应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项正确。
读某地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图,完成5~6题。
5.有关该地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商品率高 C.科技比例大
B.劳动力投入少 D.机械化程度高
6.在“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订单农业”抑制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 B.循环经济实现了对环境污染物的零排放 C.精深加工有利于促进当地工业化的发展 D.品牌优质大米主要靠精深加工环节实现
解析:5.A 6.C 第5题,该地种植的水稻经过精深加工面向市场,商品率高。第6题,精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促进该区域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只是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并不能实现零排放。
右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7~8题。
7.维持这一“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的关键是( )
A.江河 B.森林 C.村寨 D.梯田 8.哈尼族人的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 )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B.为了避免洪涝灾害 D.为了观赏梯田美景
解析:7.B 8.C 第7题,该生态系统位于地势起伏较大的南方地区,森林在这一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如果森林被破坏,将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此处的农田、村寨、河流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第8题,将村寨布局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可以获得较清洁的水源,免得水源受农业生产的污染。
下图是我国人口总量、GDP、能源生产量、能源消费量变化及预测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描述符合2010~2017年变化特征的是( )
①人均能耗不断下降 ②人口增长明显变快 ③万元GDP能耗呈下降趋势 ④能源消费量大于能源生产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下列措施中,能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是( )
①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②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 ③结合国情,增加煤炭使用量 ④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C.②③
B.②④ D.①④
解析:9.B 10.D 第9题,我国人口增长呈减缓趋势,人均能耗呈增长趋势。第10题,加快产业升级应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为缓解能源紧张、保护环境,应该大力发展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一、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1~2题。
1.该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 ①资源储量减少,某些资源面临枯竭 ②黑土肥力下降
③农业生产规模小,产品商品率低 ④环境污染严重,企业转型困难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2.有利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全面发展核能 C.重点发展轻型工业,实现产业转移
D.发展交通,全面利用区外资源以保护本地资源
解析:1.B 2.A 图示为东北地区,工业发达,对资源的需求量大,资源储量减少,某些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企业转型困难,过度开发导致黑土肥力下降。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产业升级,有利于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所示的某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B.臭氧层空洞 D.全球气候变暖
4.图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三角洲
解析:3.C 4.A 从图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环境问题,可知该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该环境问题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
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回答5~6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