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京剧征服欧洲主流演出市场
天津京剧征服欧洲主流演出市场
2011年10月至12月天津京剧院第二次赴欧洲巡演,先后在法国、西班牙、瑞士等国演出54场,观众达6万人次,场场爆满,好评如潮。为中欧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续写了2009年初第一次赴欧巡演的辉煌。
此次赴欧巡演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此进行了报道,法国主流媒体争相报道,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也向赴欧演出团发来贺电。
两次赴欧商演超过百场,演出剧场都是欧洲顶级剧院,而时间之长、行程之远、观众之多均创京剧对外交流之最,向欧洲观众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魅力和天津京剧的高超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传统戏曲商业化运作提供了有益借鉴,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内外兼修,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在开拓海外演出市场上,天津京剧院改变以往 “蜻蜓点水”式文化交流性质的演出,坚持在对外演出中建立长效机制,按市场法则办事,不做一次性的巡演,不做损害剧院利益的对外演出,主动寻找海外市场。
在2009年首次欧洲巡演取得成功之后,恰逢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欧洲演出商考虑到成本、收益等因素,对承接演出产生顾虑。天津京剧院与欧洲演出商保持紧密联系,对演
1
出不能如期进行给予充分理解。正是天津京剧院的包容大度和艺术实力使得对方决定继续邀请我院赴欧巡演。
对于巡演剧目,天津京剧院改变过去以武戏为主的演出模式,提出“全面展示京剧风采,完整呈现剧院实力”的方针,为欧洲观众带去大戏《杨门女将》和7出折子戏。之所以选择《杨门女将》是出于此剧更容易和欧洲观众产生共鸣,因为杨门女将和法国民族英雄“圣女贞德”同样是女英雄抵抗侵略的传奇故事。剧院对《杨门女将》上作了较大修改,删除了如“采药老人”这一类分支情节,使演出更加集中、紧凑,其主要目的是将原两个多小时的剧目缩减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长,既为欧洲观众节省了时间,又能标本式地展示完整的一出京剧剧目。
正是在实际运作中,天津京剧院逐渐摸索总结对外演出的成熟商业模式,深刻体会到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寻找到彼此文化间的共通之处,才能为文化“走出去”找到最初的切入点。
二、精益求精,中华民族文化赢得尊重
能不能冲破语言障碍,让欧洲观众看懂剧情,是巡演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天津京剧院围绕台词翻译、角色分工、舞美道具等方面,精心进行准备。在台词翻译中,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并征求有关专家和法国演出商的意见,确保文字顺畅、生动准确,为传统京剧赋予“新语言”,满足欧洲观众欣赏京剧艺术的基本需要;为了达到减人不减质的效果,
2
在角色分工上合理配臵,一名演员分饰多个角色;对舞美道具进行了重新制作,不放过细节。
为了巡演达到最佳效果,天津京剧院积极与法方演出公司沟通协调,配合对方做好前期宣传、剧院预定、门票预售等工作。巡演所到之处,都能看到天津京剧院的演出海报,媒体报道,刮起了“中国风,京剧潮”。
针对欧洲观众的审美情趣和需求,天津京剧院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展示活动。比如,每场演出前,演员们为观众做京剧脸谱勾画展示,京剧服饰道具展示以及京剧音乐展示,讲解京剧历史、服装道具、音乐构成等相关知识,同时,还择机举办见面会、座谈会、专题讲座等,让各界人士“零距离”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京剧艺术无穷魅力。有一次在折子戏《闹天宫》演出结束后,好几位法国“戏迷”来到后台,向扮演孙悟空的演员请教如何在戏台上把一条金箍棒耍得虎虎生风,其中一位法国观众还饶有兴致地用雨伞模仿起演员的动作来,后台笑语一片。
此次赴欧演出几乎让所到之处的政府部门和主流媒体,都对来自中国的传统京剧投来了关注的目光和高度的重视。在法国昂古莱姆和布拉尼亚克,市长亲临现场观看演出,并在演出结束后举行酒会以表祝贺;在西班牙潘普洛纳,当地电视台对在剧场做展示的演员拍摄了脸谱绘制全程,并采访院领导将中国京剧带入西方观众视线的深远意义;在法国拉尼翁,当地记者早在半月前就在报纸上刊登了京剧知识相关
3
信息,致使当地观众将演出票购买一空,一千二百人的剧场座无虚席;在阿尔比的五天演出中,可以说演职员们戏里戏外都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
与此同时,驻法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吕军于2011年11月16日亲自到演出现场观看演出,对全体演职员予以问候,祝贺演出成功。
可以自豪地说,天津京剧院以其美轮美奂、原汁原味的演出,扎实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对民族文化的自豪和热爱赢得了欧洲社会的尊重。
三、精诚合作,打造一支精干的演出队伍
根据此次赴欧演出的特殊要求,院领导班子提出“高标准制作,高质量演出”的要求。赴欧演出团全体演职员本着“让京剧走出国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目的,将巡演作为一次荣誉之旅、友谊之旅,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精诚合作,倾情演出。赴欧的演员平均年龄不足26岁,都是中国京剧的新生代,他们一专多能,身兼数职,分担服装、化妆、装臵、摄影等工作。许多演员轻伤不下火线,生病也坚持演出,表现出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巡演的演出强度之大令人惊叹。几乎每天都要行驶7个小时左右,有时天蒙蒙亮就要出发。剧团每到一处,总是先熟悉场地、组织排练,再考虑休息、用餐,这种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外国工作人员。即便如此,天津京剧院的青年演员仍保证场场动作不减,情绪饱满依旧,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精湛的演技赢得
4
了欧洲观众的尊重、认可、赞美和钦佩!
正是因为高水平的演出倾倒欧洲,天津京剧院已与法国演出商签订第三次赴欧演出协议, 今年的2月份法国演出商将来津挑选2013年赴欧演出剧目。
再度赴欧演出,天津京剧院又一次征服了欧洲主流演出市场,成为中国民族艺术走向欧洲的一次成功范例,京剧在法国正成为中国文化的又一品牌。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