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附20套中考模拟试题】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附20套中考模拟试题】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9:01:14

∵四边形ABCD是菱形, ∴CO=

11AC=3,BO=BD=,AO⊥BO, 22∴BC?CO2?BO2?32?42?5. ∴S菱形ABCD?11BD?AC??6?8?24. 22又∵S菱形ABCD?BC?AE, ∴BC·AE=24, 即AE?24?cm?. 5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也涉及了勾股定理,要求我们掌握菱形的面积的两种表示方法,及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10.B 【解析】 【分析】

连接BC,由网格求出AB,BC,A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所求. 【详解】 如图,连接BC,

由网格可得AB=BC=5,AC=10,即AB2+BC2=AC2,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AC=45°, 则tan∠BAC=1,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直角三角形,以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 11.A 【解析】

由题意可知,不透明的袋子中总共有2个白球,从袋子中一次摸出3个球都是白球是不可能事件,故选B.

12.A 【解析】

【分析】利用不等式组取解集的方法,根据不等式组无解求出a的取值范围即可.

?x?3a?2【详解】∵不等式组?无解,

x?a?4?∴a﹣4≥3a+2, 解得:a≤﹣3,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熟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方法“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处找”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3. 【解析】 【分析】

可以先由韦达定理得出两个关于?、?的式子,题目中的式子变形即可得出相应的与韦达定理相关的式子,即可求解. 【详解】

得?+?=-2m-3,??=m2,又因为

21?2+1?=?+?-2m-3==-1,所以m2-2m-3=0,得m=3或m=-1,因2??m2

-4×m2=12m+9>0,为一元二次方程x??2m?3?x?m?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0,得(2m+3)

所以m>-【点睛】

4,所以m=-1舍去,综上m=3. 3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将根与系数的关系与代数式相结合解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3,2). 【解析】 【分析】

过点P作PD⊥x轴于点D,连接OP,先由垂径定理求出OD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PD的长,故可得出答案. 【详解】

过点P作PD⊥x轴于点D,连接OP,

∵A(6,0),PD⊥OA, ∴OD=

1OA=3, 2在Rt△OPD中 ∵OP=13 OD=3, ∴PD=2 ∴P(3,2) . 故答案为(3,2).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2(a+1)(a﹣1). 【解析】 【分析】

先提取公因式2,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 【详解】 解:2a2﹣2, =2(a2﹣1), =2(a+1)(a﹣1). 【点睛】

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 16.1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进而结合相反数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a,b互为相反数,

∴a+b=1,

∴a2﹣b2=(a+b)(a﹣b)=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以及相反数的定义,正确分解因式是解题关键. 17.1或-1 【解析】

【分析】

b=(a+b)b,列出关于x的方程(2+x)x=1,解方程即可. 根据a?【详解】

依题意得:(2+x)x=1, 整理,得 x2+2x=1, 所以 (x+1)2=4, 2, 所以x+1=±所以x=1或x=-1. 故答案是:1或-1. 【点睛】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①把原方程化为ax2+bx+c=0(a≠0)的形式;

②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使二次项系数为1,并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 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④把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一个常数;

⑤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就可以进一步通过直接开平方法来求出它的解,如果右边是一个负数,则判定此方程无实数解. 18.3 【解析】 【分析】

连接OA.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可得OB=OC,那么S△OAB=S△OAC=

1S△ABC=2.求出直线y=x+2与y2轴交点D的坐标.设A(a,a+2),B(b,b+2),则C(-b,-b-2),根据S△OAB=2,得出a-b=2 ①.根据S△OAC=2,得出-a-b=2 ②,①与②联立,求出a、b的值,即可求解. 【详解】 如图,连接OA.

由题意,可得OB=OC, ∴S△OAB=S△OAC=

1S△ABC=2.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四边形ABCD是菱形, ∴CO=11AC=3,BO=BD=,AO⊥BO, 22∴BC?CO2?BO2?32?42?5. ∴S菱形ABCD?11BD?AC??6?8?24. 22又∵S菱形ABCD?BC?AE, ∴BC·AE=24, 即AE?24?cm?. 5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也涉及了勾股定理,要求我们掌握菱形的面积的两种表示方法,及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10.B 【解析】 【分析】 连接BC,由网格求出AB,BC,A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所求. 【详解】 如图,连接BC, 由网格可得AB=BC=5,AC=10,即AB2+BC2=AC2,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AC=45°, 则tan∠BAC=1, 故选B. 【点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