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祖国在我心中 赛课稿

祖国在我心中 赛课稿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0:08:22

六上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单元整合说课稿

民心佳园 张长娟

一、教材分析:

《祖国在我心中》这组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二组专题。本组教材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四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通过学习让学生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同时,本组教材还围绕专题安排了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这样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法指导

依据布鲁纳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六年级学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学生的生活经历简单,加之对祖国的历史了解甚少,理解文章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这一状况,我在教学这组教材前,要求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文章内容时,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解疑,在读中感悟。并抓住重点句段,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悟人物的爱国情。同时,让学生课后自主查阅爱国主义方面的歌曲、诗歌、故事、散文等,然后以主题班队会形式,进行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从而加深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教学目标

(过渡)依据课标的要求和我对本专题课文的理解,设计了以下几点为我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施、挠......等19个生字,并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能力目标: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德育目标:

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

感情,让学生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自豪,立志报国。

(说明:以上三个目标的确立主要是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1

四、教学难点

(过渡:而本组课文的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也正是我确立的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说明:那么,如何解决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诵读中理解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意义和作用”“加强朗读,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我将始终贯穿“在读中感受,在感受中读”的思想,指导学生立足文本在“读”中体会关键字词句和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人文精神。)

五、教学方法

(过渡)针对本课的特点,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如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快乐教育”、“情境教学”对学生的智力开发,熏陶情感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当今课堂教学新的生命。因此,我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把课文、图片、音乐完美结合,寓情于景。为学生创设和谐、快乐的学习情景。

2、朗读体味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文章是读出来的,为了让孩子们在读中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本组课文,将各种方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

3、探究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广采博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经历有所思考和感悟,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整个教学流程分为七个部分13个课时完成:1、借助学案,自主阅读。(1课时)2、分享阅读,整体感知。(1课时)3、朗读深入,赏析评价。(3课时)4、诵读课文,强化主题。(1课时)5、范文引路,模仿练笔。(1课时)6、写作点评,分享成果。(1课时)7、海量阅读,博闻强识。(5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借助学案,自主阅读。(1课时)

1、学生自学生字词,包括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词扩词,并过关(小组自测自评)。 2、自读全单元课文,完成《群文阅读记录表》。

2

课题 疑难字词 主题词 主要印象 精彩词、句段质疑(批注) (批注书上)

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初步对课文进行了探索,自主完成《群文阅读记录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感悟能力。带着问题学习,学生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不懂得问题也会在听课中更加专心。老师通过巡视和检查,及早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能更好有的放矢进行教学。

(二)分享阅读,整体感知。(1课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因此,在通过音乐《我的中国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后,我安排了以下问题:

孩子们,预习了四篇课文,请分别说说主人公是谁?他们做了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在这个课时,我首先把全班分成8个合作小组,每组4人,每组孩子在组内完成读一读、说一说、、听一听、记一记4个环节。读4篇课文;说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尽量不与他人重复;听别人的见解,补充自己的疑惑;记下关键字词,养成良好习惯。然后各小组在全班汇报,分享整体阅读的成果,互相补充,各取所长。

这一环节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体验感悟,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让孩子们最终明确,不论是为我国铁路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詹天佑,还是留学德国思恋祖国和母亲的季羡林;不论是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边防战士,还是满满自豪的中华少年;他们都通过不一样的方式表达了一样的情感——深爱祖国。

明确:詹天佑:为国争光 季羡林:魂牵梦萦

边防战士:戍边卫国 (爱国情怀) 一样的情感,不一样的表达 中华少年:无比自豪

3

(三)朗读深入,赏析评价。(3课时)

是啊,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一样的情感,不一样的表达,四篇文章的主人公都通过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对祖国的满腔热爱,那这四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最喜欢哪些词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与作者情感碰撞,找出相关句子,满怀激情的读一读,并抓住关键词谈谈你的感受。

(过渡:通过这样一个问题,我带着孩子们进入教学步骤的第三个环节,这个环节我安排3个课时,学生同样通过小组合作,班级分享的方式,汇报学习成果。通过在读中感悟,感悟中读的方式,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完成情感的积累)

情景假设:季羡林《怀念母亲》第二自然段(同伴互助,老师点拨)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当学生汇报阅读感受,提到从这段读出作者对母亲深深地爱时,我会这样来引导。) 失母之痛——读

孩子,你的体会真好,一下子就到了老师也被感动的段落,

1、同学们看看,这段有没有你不懂的词。如果有,同伴互助,答疑解惑。 生:奔丧、弃养、寝不安席

2、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读这段文字,用心去感受,看看作者对母亲深深地爱,在文中怎样被体现的?在文中抓关键词句。

生:母亲去世后:痛 哭(流泪) 食不下咽 寝不安席 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3、(老师补充)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范读第二自然段的最后四句,全班同学想想,这段文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能用一个字概括吗?

生: 恨 —— 深深悔恨

4、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如此痛苦不堪?

生:因为作者六岁就离开了母亲,而且平时也很少回家,没有很好地帮助母亲分担生活的压力,所以感到很内疚。

生:我觉得还有一点,母亲临终之前都没能看到自己日夜想念的儿子一眼,心里一定也很痛苦。

4

搜索更多关于: 祖国在我心中 赛课稿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六上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单元整合说课稿 民心佳园 张长娟 一、教材分析: 《祖国在我心中》这组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二组专题。本组教材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四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通过学习让学生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同时,本组教材还围绕专题安排了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这样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法指导 依据布鲁纳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六年级学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学生的生活经历简单,加之对祖国的历史了解甚少,理解文章内容有一定的难度。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