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灌溉练习题2
《节水灌溉技术》练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 简答题
1. 简述我国水资源概况以及我国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2.我国农业灌溉历史发展情况如何?取得的成效怎样?(可从网上查阅资料) 3.灌溉方法评价指标标准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第二章 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
一、 名词解释
1.作物需水量 2.作物系数 3.灌溉制度 4. 灌水定额 5. 有效降雨量 6.灌水率(灌水模数) 7.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 8.田间持水量 二、填空
1.土壤含水量应控制在允许最大和最小之间,允许的最大含水量为( )、允许的最小含水量为( )。
2.干旱可以分为:( )、( )、( )。
3.土壤水按其形态不同可分为( )、( )、( )、( )。 4.单位换算:1m3/亩=( )mm。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在灌溉设计年内,为保证作物各生育期需水要求,除该时段的降水供给水量外、尚有部分亏缺水量,需灌溉补给,这部分亏缺水量为净灌溉用水量。( )
2.农作物的灌溉制度是指播种前及全生育期的灌水次数、灌水日期、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 )
3.作物需水量是指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从播种至收获消耗于植株叶面蒸腾和株间蒸发的水分的总和。( )
4.对于旱作物,湿润年份及南方地区的灌水次数少,灌溉定额小;干旱年份及北方地区的灌水次数多,灌溉定额大。( )
四、选择填空(将其中一个正确的题号填在括号内)
1.影响作物田间需水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 A.土壤 B.气象 C.作物 D.农技措施
2.作物需水量指( )
A.叶面蒸腾量 B. 叶面蒸腾量+深层渗漏量
C.叶面蒸腾量+棵间蒸发量
D.叶面蒸腾量+棵间蒸发量+深层渗漏量
3.以水面蒸发量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一般适用于( )作物需水量的估算。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 棉花
4.灌区的灌水率是指灌区( )过程线。
A.单位面积用水量 B.单位面积灌水定额
C.单位面积上的净灌水流量 D.净灌水流量
5.( )宜采用畦灌。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棉花
6.土壤水分中与作物关系最密切的是( )
A.膜状水 B.毛管水 C.重力水 D.吸湿水
7.作物因缺水而产生凋萎,当作物产生永久性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称( )
A.吸湿系数 B.田间持水率 C.最大分子持水率 D.凋萎系数
8.吸湿水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之为( )
A.吸湿系数 B.田间持水率 C.毛管持水率 D.凋萎系数
9.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之为( )
A.最大分子持水率 B.毛管持水量
C.田间持水率 D.饱和含水率
10.土壤吸力小于( )的那部分称为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称为有效水。
A.1.5MPa B.2MPa C.2.5MPa D.3MPa
11.由于降雨过大或降雨连绵造成地下水位抬高、土壤含水量过大,形成的灾害称( )
A.洪灾 B.涝灾 C.渍灾 D.洪涝灾害
五、简答题
1.如何确定灌溉制度?
2.什么是适水种植技术?
3.描述作物水分生产效率的术语有哪些?
4.什么是充分灌溉制度?
5.什么是非充分灌溉制度?
6.为什么要对初拟灌水模数图作必要的修正?如何修正?
7.灌溉用水量计算方法有几种?
六、计算题
1.播前灌水的目的就是使土壤在播种时的含水率适于发芽需要,并供给苗期蒸发蒸腾的需水,同时使计划湿润层内储存足够的水分,以便在作物的根系深扎后使用。已知: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H=0.75m,土壤的平均孔隙率n=38.6%,土壤田间持水率θmax=75%(占孔隙体积
2.冬小麦播前灌水定额计算
播前灌水的目的是使土壤在播种时的含水率适于发芽需要,并供给苗期蒸发蒸腾的需水;同时使最大计划湿润层内储存足够的水分,以便在作物根系扎深后使用。
基本资料:
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H=0.8m
土壤平均孔隙率n=41.3%(占土体)
土壤田间持水率θmax=75%(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播前土壤天然含水率θ0=48%(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要求:
计算播前灌水定额。
3.用水量平衡方程式估算冬小麦全生育期的灌溉定额
基本资料:
某灌区冬小麦全生育期田间需水量E=380m3/亩,设计降雨量P=150mm,降雨有效利用系数σ=0.8,全生育期地下水补给量K=30m3/亩。生育初期土壤计划湿润层的深度取0.3m,生育后期取0.8m。土壤孔隙率n=48%(占土体),田间持水率θ田=70%(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在冬小麦播前进行灌溉,灌后使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的范围内的含水率皆达到田间持水率,收割时可使土壤含水率降至田间持水率的80%。
要求:
用水量平衡法,估算冬小麦全生育期的灌溉定额。
七、做图题
1.作物产量Y和投入水量之间的关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