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018高一新生入学暑假物理预习讲练 Word版含解析

专题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018高一新生入学暑假物理预习讲练 Word版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6:18:42

知识点梳理

1、位移公式的推导过程

运用数学思想得出结论假如把时间t无限分割,情况又会怎么样呢?

依据这个结论和v-t图象,求得位移的计算式

由图可知:梯形OABC的面积

S梯形=(OC+AB)×OA/2

代入各物理量得:

1x?(v0?v)t2

把v=v0+at,代入得:

1x?v0t?at22

2.公式:

x?v0t?12at2 ,

对位移公式的理解:

(1)反映了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公式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因为υ0、α、x均为矢量,使用公式时应先规定正方向。(一般以υ0的方向为正方向)若物体做匀加速运动,a取正值,若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则a取负值.

12at(4)若v0=0,则x=2

(5)代入数据时,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 (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

3.位移公式为矢量式,若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当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物体做匀减速运动,a取负值.并注意x、υ0、a必须选取统一的正方向.

4、利用面积求位移

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中在时间轴上面部分的位移为正,在时间轴下面部分的位移为负。在某段时间内合位移在数值上等于这段时间内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代数和;路程为位移大小之和。

5、多条图象分析——“看交点”

在v-t图象中,往往出现多个物体运动的图象,在分析比较两物体运动性质时,除以上五点需要注意外,还应该清楚图象交点的意义,即在该时刻两物体速度相同。这一交点在以后处理追击相遇问题时尤为重要。

6.在运用位移公式时要注意一下问题

(1).要认真阅读和审题,并学会画物理情境示意图。

(2).使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时应先规定正方向。一般地取初速度方向为正(若初速度为零,一般规定运动方向为正方向)。若为加速运动,a取正值;若为减速运动,a取负值.

(3).一般先用字母代表物理量进行运算,得出由已知量表达未知量的关系式,然后把数值代入式中,求出未知量的值,这样做能清楚地看出未知量和已知量的关系,计算也比较简便。

(4).各物理理单位要用国际单位。 考点题组训练

题组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得关系

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x=24t-1.5t (m),根据这一关系式可以知道,物体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2

A. 1.5 s B. 8 s C. 16 s D. 24 s

【答 案】B

2.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0.5t+t(m),则当物体速度为3 m/s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为( )

A. 1.25 s B. 2.5 s C. 3 s D. 6 s

【答 案】A

2

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 B. 物体的位移一定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 物体的速度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 若为匀加速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加;若为匀减速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答 案】C

【解 析】根据v=v0+at和x=v0t+at可知,A、B选项不正确,由a=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减小但位移可以增大,D不正确

4.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v0=2 m/s,当t=2 s时,物体的位移x=8 m,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

A.1 m/s2 B.2 m/s2 C.3 m/s2 D.4 m/s2 【答案】B

2

可知,C正确.当

【解析】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得x=v0t+at2 a=

m/s2=2 m/s2

5.一辆汽车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2 s(汽车未停下),汽车行驶了36 m.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 )

A. 9 m/s B. 18 m/s C. 20 m/s D. 12 m/s 【答案】C

【解析】由x=v0t+at2,将x=36 m,a=-2 m/s2,t=2 s,代入解得:v 0=20 m/s,选项C正确.

6.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在第10 s末的速度为2 m/s,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前10 s内通过的位移为10 m B.每秒速度变化0.2 m/s C.10 s内平均速度为1 m/s D.第10 s内的位移为2 m 【答案】ABC

7.(多选)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 s内通过的位移是7 m,则( ) A.第3 s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4 m/s2 C.4 s末的速度是7 m/s D.前4 s内的位移是16 m 【答案】AD

【解析】第4 s内通过的位移是7 m,有:at-at=7 m,代入数据解得a=2 m/s2,第3 s内的位移x3=at-at=×2×(9-4) m=5 m,则第3 s内的平均速度

= m/s=5 m/s,A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知识点梳理 1、位移公式的推导过程 运用数学思想得出结论假如把时间t无限分割,情况又会怎么样呢? 依据这个结论和v-t图象,求得位移的计算式 由图可知:梯形OABC的面积 S梯形=(OC+AB)×OA/2 代入各物理量得: 1x?(v0?v)t2 把v=v0+at,代入得: 1x?v0t?at22 2.公式:x?v0t?12at2 , 对位移公式的理解: (1)反映了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公式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因为υ0、α、x均为矢量,使用公式时应先规定正方向。(一般以υ0的方向为正方向)若物体做匀加速运动,a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