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课《第1框 我与社会》优秀教案
1.1我与社会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地与父母、老师、社会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能力目标: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
知识目标: 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掌握融入社会的方法。 【重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过程】 自学提纲: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2.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3.个人与社会关系是什么? 4.社会关系分为哪几种? 一、感受社会生活
探究一:李铭的一天
情境一:周六早上6点30分,李铭和爷爷到公园晨练。 情境二:上午8时20分,李铭和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 情境三:下午3点15分,李铭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
1
人用手机。
情境四:晚上8点10分,李铭和爸爸一起看电视节目并交流看法。
1.结合以上情境,说说李铭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答:(1)到公园晨练(2)到菜市场(3)到敬老院 (4)看电视
探究二:图片欣赏
(1)农民辛勤劳作 (2)工人在工作
(3)琳琅满目的商品
2
(4)观看升旗仪式
2.结合以上图片,我们可以有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1)到农村或农田(2)到工厂 (3)到商场 (4)观看升旗仪式(5)到南海博物馆
3.通过这些方式了解到社会生活,你有哪些感受? 答:(1)感受到公园里有公共设施,方便市民运动。 (2)感受到市场上商品种类多样。
3
(5)南海博物馆 (3)在敬老院感受人们的相互关爱。
(4)观看电视感受到我们关注社会的发展,工匠精神名不虚传 (5)感受到在农村农民辛勤劳作。 (6)感受到工人在工厂里有条不紊工作。 (7)观看升旗仪式时感到自豪。 (8)感受博物馆里展品各有特色。
知识归纳: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社会生活,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探究三:李铭的假期生活 7月16日
我到科技馆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精疲力竭,却很有成就感! 7月25日
在外婆家,我和表弟一起到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既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8月2日
参加社区活动,听取消防叔叔的演讲,学习消防和急救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8月3日
在报纸上看到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纪实报道,我心潮澎湃,对航天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