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一语文期末诗词鉴赏复习卷12.30
初一语文期末诗词鉴赏复习卷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解释 营:经营
何所营:做什么用
翩翩:轻快洒脱的倩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骑:骑马的人
白衫儿:太监手下的爪牙 驱将:赶着走
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写出了卖炭翁劳动的艰辛。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戝愿天寒“写出了卖炭翁矛盾的心理,表现了他处境的悲惨。
C.“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刻画了宫使强取豪夺、压榨百姓的形象。(得意忘形、狐假虎威的形象)
D.本诗揭示了封建社会“宫市“制度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戝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黄衣使者:皇宫内的太监 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直:通“值”,价值
4、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的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5、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6、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
A.诗的题注为“苦宫市也” ,可见一些意在反映当时宫市的痛苦。 B.诗的开头四句,通过动作描写刻画出卖炭翁伐薪烧炭的艰辛。 C.“把” “称” “叱” “牵”等词,表现了宫使如狼似虎的蛮横。 D.“惜不得”三个字,直接写出了卖炭翁的悲愤、心酸和懦弱。
7、“一车炭,千余斤”在数量上形成鲜明反差,从而体现诗作主题的诗句是 “ 半匹红绡一丈绫 ” 8、这首诗按照情节可大致分为三部分,依次是:卖炭翁烧 碳——卖炭翁运碳
——卖炭翁卖 碳。(每格一字)
9、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衣正单”和“人饥”呼应了“身上衣裳口中食” 。 B.从“晓驾炭车”到“日已高”写出运碳历史之久。 C.“翩翩”一词形容太监及其爪牙得意忘形的模样。 D.“惜不得”表现出卖炭翁的心如刀割,意欲抗争。
10、本首诗的作者是 唐 朝代的 白居易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解释
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所之地 闻笛赋指:晋人向秀所作《思旧赋》 翻似:倒好像 乐天指:白居易
二十三年:诗人遭贬时间 烂柯人指:王质 长精神:振作精神
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2、诗中“长精神“的”长“意思是 振作
3、下面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A.首联写了作者被贬谪的地点和时间,突出了经历坎坷 B.颔联引用两个典故借以表达物是人非而生出悲凉之情 C.颈联采用对偶句,表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 D.尾联表达出在听了白居易的唱歌后,对生活更加乐观
4、下面对有关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首联表达了作者长期被贬谪遭弃置的心酸和愤懑之情。
B.颔联用典,既表达对故友的怀念,又抒发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怅惘感慨 C.颈联作者以沉舟、病树自喻,固然使人惆怅,但更让人感叹的是他豁达的襟怀。
D.尾联点明题意。表现作者感谢好友关怀,有了暂时振作的精神,豪放中因略见沉郁。
5、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6、请选出下列对本诗解说有误的一项( A )
A.“二十三年” ,指白居易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的前后时间;“弃置”指被贬谪,首联表达了诗人的无比辛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
B.“闻笛赋”是指西晋的向秀为怀念自己的好友嵇康所作的《思旧赋》,“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颔联写贬谪归来后的感受,借用两个典故表达怀念旧友和人世沧桑之感
C.颈联写诗人对未来的展望,诗人以“沉舟” ,“病树”自喻,说明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信心百倍,积极进取
D.“听君”中的“君”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尾联不仅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是和友人共勉
7、下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C )
A.“巴山蜀水”指的是四川边远地区。 B.标题中“乐天”是指诗人李白 C.“翻似”的意思是“倒好像” 。 D.典故“烂柯人”表示对友人的怀念。
8、你怎样理解广为传颂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 答:用比喻(反衬、对偶)的方式,(1分)表明诗人面对挫折(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乐观(豁达、昂扬等)精神(1分) 9、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首联表达了诗人被贬谪的无比心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 B.颔联写诗人回到就别的家乡,人事全非,心里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C.颈联用“沉舟、病树”为反衬,表现了诗人感慨年化已逝的悲伤。 D.尾联中点明了酬赠题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10、下列对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 ..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句是诗人诉说自己谪居荒僻之地,不受重用时间之长久,慨叹仕途的坎坷。
B.“到乡翻似烂柯人”以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自己贬谪时间之长,又表现出事态变迁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对仕途沉浮满心惆怅的同时也表达出洞彻世事、达观而豁达的胸襟。
D.整首诗的基调十分沉郁,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后的无限心酸,以及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11、本首诗的作者是 唐 朝代的 刘禹锡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