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第1和2节同步练习测试题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第1和2节同步练习测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0:01:18

九上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3。1-2) 同步练习

应知应会

1.人体七大营养素是: 。 其中 能被直接吸收; 需要消化才能吸收; 不能被人体吸收。

2.人体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 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消化。消化有 性消化和 性消化。当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管壁进入 的过程叫做吸收。

3.食物中的蛋白质初步消化的部位是 ,最终在 中消化成 被吸收;糖类初步消化的部位是 ,最终在 中消化成 被吸收;脂肪初步消化的部位是 ,最终在消化成 被吸收。所以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4.酶是由生物体细胞制造的具有 能力的 ;酶的特点是: 、 、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 等。 5.下列每100克食物中,含蛋白质最多的是( )

A.芹菜 B.黄豆 C.苹果 D.面粉

6.小刚设计了一份食谱:米饭、红烧肉、蛋汤、糖醋鱼、麻辣豆腐。为使营养均衡,你认为最好还要补充 ( ) A.牛肉 B.蔬菜 C.牛奶 D.糖果 7.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都要消耗能量,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8. 吃馒头时,越吃越感觉甜,是因为 ( ) A.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葡萄糖 B.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C.唾液变成了葡萄糖 D.口腔内产生了葡萄糖

9.既能消化糖类,又能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液是 ( ) A.胰液 B.唾液 C.胆汁 D.胃液 10.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催化作用大大降低,原因是( ) A.酶发挥催化作用只有一次 B.胃蛋白酶被小肠稀释

C.小肠内的温度高于胃内的温度 D.小肠的酸碱度比胃内的酸碱度高

11.如图是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活动示意图。对于该活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

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

C.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的能量多少作出比较 D.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

12.人体发生“中暑”时,代谢出现紊乱的原因是 ( ) A.体内能量增多 B.酶的催化功能下降 C.血液循环出现障碍 D.体内水分过少

13.2010年3月28日,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在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钻了两个“生命之孔”,及时向被困人员输送营养液。该营养液中主要供能物质是( ) A.水 B.葡萄糖 C.维生素 D.氯化钠

14.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可采用静脉注射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但全营养液的成分中肯定没有 ( ) A.蛋白质 B.氨基酸 C.无机盐和维生素 D.葡萄糖

15. 治疗糖尿病人只能肌肉注射胰岛素(一种蛋白质)而不能口服的原因是( ) A.胰岛素不能被消化 B.胰岛素不能被吸收 C.胰岛素被消化成了某种氨基酸 D.氨基酸不能被吸收

16.据报道,某人因为腹痛难忍,到医院看病。医生诊断他患了急性胆囊炎,为他做了胆囊切除手术。没想到病人的腹痛更加剧烈,几天后连肠都坏死了。于是医生不得已又切除了他的全部小肠和部分大肠。病人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的生活从此受到严重的影响。

(1)人的胆囊切除后,食物中的 (选填“糖类”、“蛋白质”或“脂肪”)的消化会受到较大影响;

(2)若人的全部小肠和部分大肠被切除,就只能通过静脉滴注获得营养,这是因为从消化道摄入的食物失去了 的主要场所。

17.吃粗糙的米面比吃精细的米面好,这是因为粗糙的米面中含有较多的 (填“维生素”“蛋白质”或“脂肪”)。

18.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按照每日的摄取量,形象地设计成五级“平衡膳食宝塔”,下表将宝塔中各级食物进行具体分类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数据。分析下表,回答问题。 在“膳食宝塔”中的位置 食物分类 每日摄取量 Ⅴ级 Ⅳ级 Ⅲ级 Ⅱ级 Ⅰ级 油脂类 豆类和奶类 鱼、禽、肉、蛋类 果蔬类 谷类 小于25克 100-150克 125-200克 400-750克 450-500克 (1)我们每天都吃较大比例的谷类食品,因为谷类食品中的 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该物质在人体内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

(2)小明每天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到医院看病医生并未为他开药,而是建议他多摄取表中的 类食物。

(3)处于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摄取表中Ⅲ、Ⅳ级的食物,原因是 。 拓展提升

19.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实验记录,请问该小组同学探究的课题是( )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 度 时 间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甲 乙 丙 丁 浆糊 唾液 0℃ 10分钟 变蓝 浆糊 唾液 浆糊 唾液 盐酸 浆糊 唾液 37℃ 10分钟 不变蓝 37℃ 10分钟 变蓝 100℃ 10分钟 变蓝 A.探究唾液能否消化淀粉 C.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B.探究淀粉遇碘能否变蓝色 D.探究盐酸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20.某兴趣小组做“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表)

编号 ① 馒头碎屑+ 2ml唾液 ② 馒头碎屑+ 2ml清水 充分搅拌;37℃水浴10分钟 充分搅拌;37℃水浴10分钟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 加2滴碘液 加2滴碘液 该兴趣小组同学严格按照实验设计条件操作,实验结果是①和②号试管都变蓝,这与实验目的不相符。为此,实验小组再对实验设计进行讨论分析。你认为他们应考虑的因素是( ) A.馒头碎屑的量 B.水浴的温度 C.搅拌的影响 D.滴加碘液的量

21.为了探究pH是不是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1%淀粉液。

步骤二: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不同的盐酸溶液3毫升,使1- 3号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3.0,4.5,6.0。

步骤三: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l毫升相同的稀释唾液(唾液的浓度满足本实验的要求).摇匀后,放人37℃恒温水浴箱中3分钟。

步骤四: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人1滴碘液,然后摇匀。 步骤五:观察并对比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预期与结论:(填“是”或“不是”)

①若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相同.则pH 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②若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不相同,则pH 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2)实验过程中为什么3支试管都要选择37C ,并且恒温?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九上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3。1-2) 同步练习 应知应会 1.人体七大营养素是: 。 其中 能被直接吸收; 需要消化才能吸收; 不能被人体吸收。 2.人体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 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消化。消化有 性消化和 性消化。当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管壁进入 的过程叫做吸收。 3.食物中的蛋白质初步消化的部位是 ,最终在 中消化成 被吸收;糖类初步消化的部位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