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市临川学校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D.A、B球带等量异种电荷,则h=H
【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带电小球要分同种还是异种电荷,同种等量电荷相碰后,电荷量不变,电场力整体不做功,相当于只有重力作用;而异种电荷相碰后,电荷量中和,则没有库仑力作用,则上升电场力不做功.
【解答】解:A.B、若两球带等量同种电荷,碰撞前后两球电荷量不变,根据能量守恒,整个过程中,电场力对A球做功为0,所以H=h;故A错误,B正确.
C.D、若两球带等量异种电荷,碰撞后两球电荷中和,均不带电,碰撞前电场力做正功,碰撞后没有电场力做功,整个过程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转化为机械能,根据能量守恒,所以h>H;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点评】考查重力做功与电场力做功,及相碰后电量平分,同时分同种与异种电荷.并要掌握能量守恒的应用.
9.如图所示,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右移动时,三个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是( )
A.L1变亮,L2和L3皆变暗 B.L1变暗,L2不能确定,L3变暗 C.L1变暗,L2变亮,L3变亮 D.L1变亮,L2变亮,L3变暗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专题】恒定电流专题.
【分析】电灯L2与变阻器串联后与灯泡L3并联,最后再与L1串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电阻R减小,故总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判断干路电流的变化情况,然后逐步判断各个各个部分的电流和电压情况.
【解答】解: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电阻R减小,故总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干路电流增加,故灯泡L1变亮;
并联电路的电压U并=U﹣IRL1,故并联电路电压变小,灯泡L3变暗;
干路电流增加,而通过灯泡L3的电流变小,故通过灯泡L2的电流增加,灯泡L2变亮; 故选D.
【点评】对于动态分析问题,通常按照局部→整体→局部的思路进行分析,不难.
10.加在某台电动机上的电压是U(V),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P(W),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Ω),则电动机线圈上消耗的热功率为( ) A.P
B.
C.
D.
【考点】电功、电功率. 【专题】恒定电流专题.
2
【分析】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电路,电功率P=UI,热功率P热=IR,输出功率P出=P﹣P热. 【解答】解: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电路,电功率为P=UI,故电流为I=,故热功率P热=IR=
2
()R=
2
;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明确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电路,电功率等于热功率与输出功率之和.
11.理发用的电吹风机中有电动机和电热丝,电动机带动风叶转动,电热丝给空气加热,直到热风将头发吹干.设电动机线圈电阻为R1,它与电热丝的电阻R2串联后接到直流电源上,电吹风机两端电压为U,电流为I,消耗的电功率为P,则有( )
22
①P=IU ②P=I(R1+R2) ③P>IU ④P>I(R1+R2)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电功、电功率. 【专题】恒定电流专题.
2
【分析】在计算电功率的公式中,总功率用P=IU来计算,发热的功率用P=IR来计算,如果是计算纯电阻的功率,这两个公式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但对于电动机等非纯电阻,第一个计算的是总功率,第二个只是计算发热的功率,这两个的计算结果是不一样的.
【解答】解:①③、电吹风机消耗的电功率P是总的功率,总功率的大小应该是用P=IU来计算,所以总功率P=IU,所以①正确,而③错误.
22
②④、电吹风机中发热的功率要用IR来计算,所以总的发热功率为I(R1+R2),吹风机的总功率P=IU要大于发热部分的功率,所以②错误,④正确. 故选:B.
【点评】对于电功率的计算,一定要分析清楚是不是纯电阻电路,对于非纯电阻电路,总功率和发热功率的计算公式是不一样的.
12.一个初动能为Ek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垂直电场线方向飞入两块平行金属板间,飞出时动能为3Ek.如果这个带电粒子的初速度增加到原来的2倍,不计重力,那么该粒子飞出时动能为( )
A.4.5 Ek B.4 Ek C.6 Ek D.9.5 Ek 【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专题.
【分析】带电粒子垂直飞入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运用运动的分解法,得出偏转距离与初速度和初动能的关系,由动能定理得到电场力做功与初动能的关系式,再用同样的方法
得到初速度增加到原来2倍时电场力做功与初动能的关系,由动能定理求解该粒子飞出时的动能.
【解答】解:设平行金属板的长度为L,板间距离为d,场强为E. 当初速度为v时,则有: y=at=
2
()=
2
…①
根据动能定理得,qEy=3Ek﹣Ek,得:2Ek=…②
当初速度为2V时,同理可得:y′==…③
电场力做功为 W′=qEy′=…④
由②④比较得:W′=0.5Ek
根据动能定理得:W′=Ek′﹣4Ek,得: Ek′=4.5Ek 故选:A 【点评】本题是动能定理和类平抛运动知识的综合应用,用相同的物理量表示电场力做功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题3小题,共20分)
13.如图所示,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如果不知道待测电阻的大概值时,为了选择正确的电路以减少误差,可将电压表一个接头分别在a、b两点接触一下,如果安培表读数没有显著变化,则P应接在 a 处,如果伏特表读数没有显著变化,则P应接在 b 处.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 【专题】实验题;恒定电流专题.
【分析】本题的关键是对欧姆定律和串并联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当电流表采用外接法即P接在a处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是电压表的分流作用,所以当电压表内阻越大时,电压表的分流作用越小,电流表示数变化越不明显,所以若电流表读数变化不明显时,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同理,若电压表读数变化不明显,说明电流表分压作用较小,即电流表内阻较小,应采用内接法.
【解答】解: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规律可知,若电流表示数没有显著变化,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较小,即电压表的内阻很大,由于电压表内阻越大时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误差较小,所以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即P应接在a处;
如果电压表读数变化不明显,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较小,即电流表内阻较小,由于电流表内阻越小时,电流表采用内接法时误差较小,所以P应接在b处. 故答案为:a,b
【点评】应明确电流表采用外接法和内接法的条件和选择方法:当满足
时,电流表
应用外接法;当满足时,电流表应用内接法.
14.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下列器材可供选用: A.干电池一节
B.直流电流表(0.6A,0.15Ω;3A,0.025Ω) C.直流电压表(3V,5kΩ;15V,25kΩ) D.滑动变阻器(0~15Ω,l A) E.滑动变阻器(0~1kΩ,0.5A) F.电键 G.导线若干
(1)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D (填序号),选用电流表的量程是 0.6A ,选用电压表的量程是 3V ;
(2)将选用的器材在实物图上连线.要求实验误差最小.
【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