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一章、家政服务的定义、分类和意义
第一章 家 政 服 务 概 述
一、家政服务行业的定义
家政服务是指将部分家庭事务社会化、职业化,由社会专业机构、社区机构、非盈利组织、家政服务公司和专业家政服务人员来承担,帮助家庭与社会互动,构建家庭规范,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以此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家政服务分类
1、一般家务:制作家庭便餐、家居保洁、衣物洗涤、园艺等等,以器物的服务为主;
2、看护婴幼儿:对婴幼儿的照料、看管; 3、护理老年人:照料、陪护老年人; 4、照顾病人:在家庭或医院照料、看护病人;
5、护理产妇与新生儿:护理产妇与新生儿,亦称月子保姆; 6、家庭教育:主要是对幼儿或小学生的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智力开发和学业辅导;
7、家庭理财:对客户日常生活开支的管理,包括采购、记账等; 8、家庭秘书:从事家庭或家庭企业的文书档案处理、电脑操作、公关事务、汽车驾驶等;
9、家庭安全员:一类是负责家庭器物的维修与安全,如负责水电、电器、电脑、住宅的维修服务与安全等,又称家庭技术员;另一类是负责家人的安全,又称家庭保安员;
1
10、陪伴:陪同购物或聊天,主要满足客户舒缓情绪,排遣孤独感,或通过其他陪伴方式满足客户的心理需求;
11、管家:对客户的家庭事务进行全面安排,具体安排其他家庭服务员的日常工作。能针对客户家人的不同特点,调配膳食,美化家庭环境,科学体育锻炼,安排家庭休闲娱乐、旅游,迎送宾客,指导合理的作息等等;
12、居家服务的家政从业人员(保姆)其服务项目一般是全面多项的,而钟点工、计件工则有单项或多项的,其具体服务项目应以客户与家政企业或家政从业人员所签订的合同内容为准。
13、单位、社区的服务项目,因其后勤服务比较专业化,其项目一般以单项或几项为主。 三、发展家政服务的意义
1、家政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着家庭生活质量提高和家庭生活幸福美满。现代社会,一方面是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双职工家庭增多,大家都追求事业上发展,能用于家人沟通和家务劳动的时间减少,家庭功能向社会转移,家人关系容易出现问题;另一方面人们对家庭精神生活、物质生活质量、对子女教育与发展老人赡养等又有比较高的要求。家政服务业的出现,正好为家庭担当了这方面的责任。 2、为社会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岗位。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化、电器化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必然导致劳动力的剩余,出现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的失业现象。而我国有三亿多家
2
庭,家政服务业作为现代社会的新兴产业,为城市、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
3、促进社会安定与精神文明建设。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幸福美满,能增加社会活力,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家政服务员工作提高了家庭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质量,家政服务业为社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减少了失业,这就直接促进了家庭生活的稳定与幸福。因而,也促进了社会的安定与精神文明建设。
4、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一大批国外境外投资者纷纷落户我国各大城市,但由于那些投资者对我国的民风习俗、饮食文化、生活习惯不甚了解和适应,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而涉外家政服务正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缺,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改革开放。
3
第二章 家政服务员职业操守
一、家政服务员道德修养
家政服务作为一种新的职业,有它特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所颁布的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里明确规定:家政服务员是“根据要求为所服务的家庭操持家务;照顾儿童、老人、病人;管理家庭有关事务的人员”。对家政服务员的职业道德要求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二是职业守则。 (一)家政服务员职业道德
1、家政服务员要处理好与家政职业的关系,应做到爱岗敬业。 2、家政服务员要处理好与用户的关系,要诚实守信、办事公道。 3、家政服务员要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要有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
(二) 家政服务员的职业守则
1、遵纪、守法,讲文明、讲礼貌、维护社会公德。 2、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
3、守时守信、尊老爱幼、勤奋好学、精益求精。 4、尊重用户、热情和蔼、忠诚本分。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