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Linux 创建RAID5整理
Linux 创建RAID5整理
一、检查系统是否安装mdadm软件包
rpm -qa | grep mdadm
二、对磁盘进行分区
a) 查看分区情况:
[root@TestLinux ~]#fdisk -l b) 对磁盘进行分区:
[root@TestLinux ~]#fdisk /dev/sdb
RAID组需要每一个分区大小一致,分区默认ID为83,需要修改为fd。
三、创建RAID5组
a) 创建
创建RAID5至少需少3块同样容量的磁盘或分区,我这里使用了4个一样大的分区,其中3个分区做RAID5,一个分区空闲做为热备。
[root@TestLinux ~]#mdadm -C /dev/md0 -l 5 -n 3 -x 1 /dev/sdb[1-4] 注:-l RAID级别,这里为5,即RAID5
-n RAID组中磁盘(分区)数量,这里有3块 -x 热备盘数量,这量设置为1块
/dev/sdb[1-4] 使用的是哪些磁盘(分区),这里使用/dev/sdb1~/dev/sdb4一共四个分区(3块建RAID5,1块用于热备)。 b) 将RAID配置信息写入到配置文件
Mdadm --detail --scan --verbose /dev/md0 > /etc/mdadm.conf
注:Linux启动时会自动读取/etc/mdadm.conf,对raid组进行配置。 c) 查看RAID信息
以下两条都可以查看RAID信息,第一个是RAID组的详细信息,第二个是状态信息 i. ii.
四、格式化
a) [root@TestLinux ~]#mkfs.ext4 /dev/md0 五、挂载
a) [root@TestLinux ~]#vi /etc/fstab
在最后面加一行,格式与上面相同,如: /dev/md0 RAID盘
/mnt_array 映射盘
ext4 defaults 0 0
格式
默认配置
表示即便挂载失败也不影响系统启动
[root@TestLinux ~]#mdadm --detail /dev/md0 [root@TestLinux ~]#cat /proc/mdstat
b) 直接挂载(挂载仅对当前运行时有效,系统重启后,消失,如需要一直有效,用上面方法)
[root@TestLinux ~]#mount /dev/md0 /mnt_array
六、对RAID5组的修改
(一)更换RAID5组中的一块硬盘
a) 在一块活动硬盘置为失效:
[root@TestLinux ~]# mdadm /dev/md0 --fail /dev/sdb1
此时系统会启用空闲盘,并对数据进行校验恢复。等待它完成,如果磁盘比较大,这个时间会较长。
[root@TestLinux ~]# cat /proc/mdstat Personalities : [raid6] [raid5] [raid4]
md0 : active raid5 sdb2[1] sdb1[0](F) sdb3[4] sdb4[3]
244056064 blocks super 1.2 level 5, 512k chunk, algorithm 2 [3/2] [_UU]
[>....................] recovery = 0.5%(713528/122028032) finish=117.9min speed=17146K/sec bitmap: 0/1 pages [0KB], 65536KB chunk
unused devices:
b) 将失效的硬盘移除
[root@TestLinux ~]# mdadm /dev/md0 --remove /dev/sdb1 c) 新加一块硬盘进入
[root@TestLinux ~]# mdadm /dev/md0 --add /dev/sdb1
(二)对RAID5组进行扩容
d) 向RAID组时添加磁盘
[root@TestLinux ~]#mdadm /dev/md0 --add /dev/sdc1 e) 设定RAID组的磁盘数量
[root@TestLinux /]# mdadm --grow /dev/md0 --raid-devices=4 f)
重置容量
[root@TestLinux /]#resize2fs /dev/md0
(三)删除RAID5组
g) 取消挂载并删除/etc/fstab中的相关条目
[root@TestLinux /]#umount /mnt_array [root@TestLinux /]#vi /etc/fstab 删除相关条目。 h) 删除
[root@TestLinux /]#mdadm --stop /dev/md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