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3高考要求的生物实验(师)

2013高考要求的生物实验(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12:31:33

(5)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层析液中的苯、丙酮、石油醚容易挥发。 将3mL层析液倒入烧杯中,层析液不能触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 将滤纸条(划线一端朝下)及滤液细线。 插入层析液中,用培养皿盖盖上烧杯。 (6)观察实验结果 图解:

称取5g绿色叶片并剪碎

提取色素 加入少量SiO2、CaCO3和10mL无水乙醇或5mL丙酮

①将干燥的滤纸剪成6cm长、1cm宽的纸条,剪去一端两角

制滤纸条 ②在距离剪角一端1 cm处用铅笔画线

用毛细吸管吸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画一条滤液细线 画滤液细线 ① ②干燥后再重复画2—3次

①倒入烧杯3 mL层析液(以层析液高度不超过滤液细线为准)

纸上层析 ②将滤纸条尖端朝下略微斜靠烧杯内壁,轻轻插入层析液中 ③用培养皿盖盖上烧杯

观察结果 滤纸条上出现四条宽度、颜色不同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

色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蓝绿色的叶绿素a、黄绿色的叶绿素b

5.实验讨论:

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

答: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如触及层析液,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就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实验就会失败。

研磨→漏斗过滤→收集到试管内并塞紧瓶

研钵

叶黄素(黄色) 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b(黄绿色) 胡萝卜素(橙黄色) 烧杯要加盖。 扩散最快是胡四种色素之所以能被分离,是因为四种色素随萝卜素,扩散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慢是叶绿素b,含量最多的是叶绿素a。 5

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关键是什么?

答:提取叶绿体色素的关键是:①叶片要新鲜、浓绿;②研磨要迅速、充分;③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免滤液挥发。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关键是:一是滤液细线要细且直,而且要重复划几次;二是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线。

3.本实验若不用滤纸条,而用一张完整的滤纸,应如何操作?

(四)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1.目的要求

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 2.实验原理

①DNA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氯化钠的浓度变化而改变的。当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以使溶解在氯化钠溶液中的DNA析出。

②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则可以溶于酒精溶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进一步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

③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3.实验材料

鸡血细胞液(活鸡鲜血加入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中静置沉淀或离心)、菜花、洋葱等。

4.方法步骤 操作步骤 (1)溶解鸡细胞核中的DNA 玻璃棒沿一个方向快速搅拌5min。 向烧杯中注入2mol/L的NaCl20mL, 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1min。 (2)析出含DNA的黏稠物 向上述溶液中缓慢加入150mL 蒸馏水, 玻璃棒沿一个方向缓慢搅拌, 使大量含DNA的黏稠物析出并吸附在 玻璃棒周围 (3)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 向烧杯中注入25mL95%的冷却酒精, 将玻璃棒连同吸附的黏稠物转移到酒 精溶液中,沿一个方向搅拌1~2min。 酒精冷却 搅拌 利用酒精溶解去黏稠物中的杂质, 获得含杂质较少的DNA(丝状物) 加入蒸馏水要 加入量 沿一个方向缓 慢搅拌 注意问题 向搅拌 分析 使鸡血细胞吸水胀破(搅拌加 速破裂),释放出细胞核中的 DNA; 使DNA溶解在2mol/L的NaCl 溶液中 使NaCl浓度降低至0.14mol/L, 保持DNA分子的完整性 向15mL 蒸馏水中注入1mL鸡血细胞, 快速沿一个方 缓慢,要控制好 析出DNA 6

(4)鉴定DNA 向1、2号试管中各加入5 mL2 mol/L NaCl溶液,向1号试管加入丝状物并 搅拌,再向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 的二苯胺试剂,振荡,沸水浴3min。 1号试管溶液变蓝色,2号试管不变。 5.讨论

搅拌 沸水浴 丝状物的主要成分为DNA, 遇二苯胺(沸水浴)被染成蓝色 ①提取鸡血细胞中的DNA时,为什么要除去鸡血液中的上清液?

DNA主要存在于血细胞的细胞核中,上清液(血浆)中不含DNA。 ②步骤(1)和步骤(2)中都需要加入蒸馏水,两次加入的作用相同吗?

不相同,步骤⑴加入蒸馏水是使血细胞吸水胀破,释放出DNA;步骤⑵中加入蒸馏水使NaCl浓度降低至0.14mol/L,析出DNA。 ③可以利用兔的肝脏组织提取DNA吗?

可以,但要先将肝脏组织研磨成匀浆。

二.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实验目的: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初步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2.光学显微镜的结构、成像原理、放大倍数计算方法 (1)结构 光学部分:

目镜、镜筒、物镜、遮光器(有大小光圈)和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 机械部分:

镜座、倾斜关节、镜臂、载物台(上有通光孔、压片夹)、镜头转换器、粗、细准焦螺旋。 (2)成像原理

映入眼球内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3)放大倍数

目镜和物镜二者放大倍数的乘积

(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直径倍数,即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

7

3.显微镜的使用

安放 显微镜放置在桌前略偏左,距桌缘8—10cm处

目镜 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越大 选择并组装镜头 物镜 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反之越小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调节光圈 (强光时使用较小的光圈,弱光时使用较大的光圈) 对光

调节反光镜 (强光时使用平面镜,弱光时使用凹面镜) 左眼注视目镜,至视野亮度适中

放置存有标本的装片或切片 将切片或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顺时针),俯首侧视镜筒慢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切片(约

0.5cm),左眼观察目镜,(反时针)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看

到物像时轻微来回旋转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观察 绘图

清洁并将显微镜放回镜箱 取下装片,取出目镜和物镜镜头 4.讨论

(1)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若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像,可能原因是什么? ①物像不在视野中;②焦距不在同一平面 ;③载玻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 (2)如果视野中有污点,如何判断污物在何处?

①污点随载玻片的移动而移动,则位于载玻片上;

②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换目镜后消失,则位于目镜;换物镜后消失,则位于物镜。

低倍镜观察:上下左右移动装片,寻找理想观察的物像(细胞小而数目多)

高倍镜转换和观察:将低倍镜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如物像偏左下方,要

将其移到视野中央,仍向左下方向移动); 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 使用光圈和反光镜调整视野亮度; 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物像清晰; 观察物像(细胞大而数目少)

8

搜索更多关于: 2013高考要求的生物实验(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5)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层析液中的苯、丙酮、石油醚容易挥发。 将3mL层析液倒入烧杯中,层析液不能触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 将滤纸条(划线一端朝下)及滤液细线。 插入层析液中,用培养皿盖盖上烧杯。 (6)观察实验结果 图解: 称取5g绿色叶片并剪碎 提取色素 加入少量SiO2、CaCO3和10mL无水乙醇或5mL丙酮 ①将干燥的滤纸剪成6cm长、1cm宽的纸条,剪去一端两角 制滤纸条 ②在距离剪角一端1 cm处用铅笔画线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