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记金华双龙洞教学设计与说课稿

记金华双龙洞教学设计与说课稿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2 20:24:33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可以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思维,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我采用了图画的形式,形象直观,学生从图上就感知了内外洞的大小,及船的小、孔隙的窄,让学生一目了然,真正为理解课文起到了辅助作用。

语文四年级下册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xxx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双龙洞孔隙、内洞的特点,感受溶洞奇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内洞景象。 3、学习作者记叙、表达的方法,渗透游记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抓住重点词句品味; 2、有感情朗读; 3、展开想象,读写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孔隙、内洞的特点。 难点:理解孔隙的特点。 三、学情分析:

因为本班学生年龄小,阅历有限,家境不富裕,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外出旅游的阅历,因此,我在充分阅读的文本的基础上,出示有关双龙溶洞的图片,增加直观感受,并有效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写话、复述课文。丰富的课件制作,充分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外洞特点:

1、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欣赏了沿途和外洞的景色,谁还记得作者的游览过程?(板书:沿途---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2、泉水是作者的向导,谁能说说它的流经路线?(画泉水) 迎着泉水,作者来到外洞。(课件出示:外洞图片) 3、谁愿跟老师合作,解说外洞? 师:到了外洞,你瞧!

生:洞口像桥洞似的--------------------

同学们,听出来了吗,外洞有什么特点?叶圣陶先生用什么方法介绍的?

(二)学习孔隙特点:

1、外洞大得出奇,令人惊叹。来到孔隙,作者心情又怎样? 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自然段,画出一个描写心情的词语。 “好奇”是什么意思?

2、作者对什么好奇?我们从这段话中找答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面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3、交流:

(小船)这只小船有什么奇特之处?你来读读这句话。 你从哪儿看出来小船窄?

4、这只小船窄得少见,真有意思,老师读读。(故意漏掉“仰卧”) “仰卧”漏掉行不行?你又体会到小船有什么特点? 小结:小船窄又低,这是孔隙第一“奇”。 5、作者还对孔隙的什么好奇? 你可以先读句子,再谈看法。

我们发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行船方式——拉船过空隙!这是孔隙第二“奇”。

我们还发现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乘船方式——卧船贴船底!这是孔隙第三“奇”。

6、孔隙为什么有这么多令人好奇的现象?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填空:

读课件,填空:一“奇”小船窄又低, 二“奇”拉船过孔隙, 三“奇”卧船贴船底,

原来孔隙---------------。(板书:窄、低)

7、外洞那么宽、大,孔隙却这般窄、低,只能拉一只小船进出(画出外洞、孔隙小船图),这是谁创造出来的?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作者的写法也同样奇妙!看大屏幕,作者围绕哪个词写孔隙?(指课件) 对,记在书上:说好奇

小结:3个好奇就像3把尺子,作者巧妙地写出了孔隙的低、窄。介绍孔隙特点,第五自然段还有一处神来之笔,谁发现了?

课件出示: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8、这是用什么方法写孔隙?(记在书上:说感觉) 作者写感觉哪些词用得特别精妙?

“挤压”用动作演示。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稍微、一点儿”让学生趴在桌上抬头,问:“在空隙能这样吗?为什么?” 9、孔隙只有一尺低(拿尺子),如果让你卧船过孔隙,你心情如何?带着这种心情读,读出你的感受。

10、男女生赛读。 (三)感受内洞特点:

过了孔隙,内洞到了,这里别有洞天。谁愿读给大家听? 1、指名读,思考:

说说你最喜欢内洞的什么景物?为什么? 解释“变化多端”、“颜色各异”。

2、石钟乳、石笋形态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可以想象成动物、宫室、神仙、器用等40多种,可惜叶老先生没有详细介绍。你能展开想象,具体写一写吗?

课件出示: 我会写: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你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双龙洞的石钟乳和石笋。 课件出示石钟乳、石笋图片。

3、这一切是谁创造出来的?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叶老先生喜欢石钟乳和石笋吗?你从哪儿看出来?

课件出示: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态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搜索更多关于: 记金华双龙洞教学设计与说课稿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可以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思维,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我采用了图画的形式,形象直观,学生从图上就感知了内外洞的大小,及船的小、孔隙的窄,让学生一目了然,真正为理解课文起到了辅助作用。 语文四年级下册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xxx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双龙洞孔隙、内洞的特点,感受溶洞奇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内洞景象。 3、学习作者记叙、表达的方法,渗透游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