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3月生物试题 含答案 精品
D. 漂洗时洗去染液防止染色过深
27.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显著变化是( )
A.DNA分子复制 B.出现染色体 C.着丝点分裂 D.形成细胞板 28.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a中合成ATP的部位在基粒类囊体薄膜上 B.b中的ATP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 C.a、c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相同 D.d中能量的去向是用于耗能的生命活动
14
( 29.科学家用C标记二氧化碳,发现碳原子在一般植物体内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是)
A.二氧化碳→叶绿素→葡萄糖 B.二氧化碳→ATP→葡萄糖 C.二氧化碳→五碳化合物→葡萄糖 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葡萄糖
30.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D.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
3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 ) AaBb1AB:1Ab:1aB:1ab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
A.① B.② C.③ D.①和②
32.孟德尔发现遗传两大定律很好的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其中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时,针对发现的问题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 )
A. 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B. 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
等的配子
C. F1产生数目和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
D. 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33.基因A、B分别控制酶1、酶2的合成,可将一原本无色的物质转变为黑色素,即: 无色物质( )
A.1/16 B.3/16 C.9/16 D.6/16
34.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DNA分子复制、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形成及消失依次发生在( ) A.间期、前期、中期、间期 B.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C.间期、后期、中期、后期 D.间期、后期、间期、后期 3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X物质
黑色素。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个体交配,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
A.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该阶段没有发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 B.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C.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则赤道板存在于上一时期的细胞中 D.若图丙表示某动物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b组细胞分裂时可能出现四分体
36.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
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氧浓度(%) 产生CO2的量 产生酒精的量 a b c d
A. 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 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
37.关于孟德尔的豌豆自由组合规律的实验,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
B.F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产生yr和YR两种配子,F1表现型为黄色圆粒,基因型为YyRr
9 mol 12.5 mol 15 mol 30 mol 9 mol 6.5 mol 6 mol 0 mol
C.F1产生配子时,Y和y分离,R与r分离,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 D.F1产生雌雄各4种配子,有16种结合方式,且结合的机会均等
38.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中
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
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染色单体 B.图1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对应图3中的AB段
39. 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雌蜂由受精卵发育。现有一雄蜂和一雌蜂
交配后产生的F1中,雄蜂基因型有AB、Ab、aB、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有AaBb、Aabb、 aaBb、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A.aaBb×Ab B.AaBb×Ab C.AAbb×aB D.AaBb×ab 40.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
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此操作模拟了( ) ①等位基因的分离 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1.让高秆(D)抗锈病(T)与矮秆(d)不抗锈病(t)两种纯合子的小麦进行杂交。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l)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F1产生雌配子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是 #网]
(2)F2的性状表现有 种,性状表现及比例为 , 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 种。
(3)F2中我们需要的性状类型是矮秆抗病,其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 和 ;若F2有
320株,则符合需要的纯合子约有 株。
(4)在F2中,抗病与不抗病植株数目之比是 ;高秆与矮秆植株数目之比是 。 2.某雄性生物体细内的DNA含量为2a,下图表示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
的DNA变化。据图回答:
(1)从A到G表示的是_________分裂过程;曲线由J到O表示的是_______分裂过程。 (2)能表示初级精母细胞的时期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E时期的细胞叫___________细胞;
G时期的细胞称___________。
(3)由A→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由D→E,DNA的含量又减少
一半,原因是____________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由F→G,DNA含量再减少一半,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
(4)由H→I,DNA的含量又增加一倍,恢复到原来的数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I时的
细胞称为__________。
3. 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 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