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医重点
第一章 绪论
一、法医学的定义
法医学(forensic medicine)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学科。 二、法医学与医学:
谈谈医学与法医学的关系:
答:1、法医学属于应用学科,它应用医学各科学的理论技术知识:遗传学、人类学、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化、免疫、药理毒理等; 2、法医学是一门独立学科,有自己的研究内容(各法医学科) 3、法医学的发展为丰富医学知识作出贡献(死亡学说、医疗纠纷) 三、法医学分支学科 (一)法医病理学
? 概念:是研究与法律有关的人身伤亡的发生发展规律的法医学分支学科。 ? 研究内容:1、死亡的发生发展过程、表现形式、影响因素; ? 2、死亡形成的机制;心肺脑功能不可逆丧失的条件;
? 3、不同原因死亡时病理组织学变化的特征,各种生物学活性物质表达的特点;
? 4、死亡后尸体物理化学变化的规律及法医学意义; ? 5、损伤、中毒和疾病与死亡的关系。
? 检验目的:1、确定死亡原因 系统解剖、全面检验、多因素分析 ? 2、判断死亡方式 自杀、他杀、意外灾害
? 3、推断死亡时间 4、推断致伤物 5、个人识别 6、医疗事故鉴定 (二)法医物证学
? 检验目的、任务:1、亲权鉴定 2、个人识别 (三)法医临床学
? 研究内容:损伤性质、损伤程度、劳动能力、性功能、伪装、造作等 ? 检验目的任务:损伤鉴定:损伤类型、成伤机制、致伤物推定、损伤性质、损伤程度、损伤时间等劳动能力鉴定: (六)司法精神病学
? 意义:1、被告作案时的行为能力、责任能力
? 2、被告作案后、审判、服刑期间的承担责任的能力、 ? 3、被害人和证人的行为能力
一、临床医生与医学鉴定人;二、临床医生与证据证人;三、临床医生与患者;四、临床医生与保险医学;五、临床医生与医疗纠纷
一、现场勘验;二、活体检验;三、尸体检验;四、物证检验;五、书证检验
一、中国法医学史 《洗冤集录》,林几教授
1
第二章 死亡与尸体现象
? 一、死亡的概念:不可回归点,古今中外一直在寻求确定这个点。 ? 脑死亡------概念:全脑功能,不可逆的完全丧失
? 哈佛标准:1、不可逆的深度昏迷(排除可逆性疾病、中毒、麻醉、低体温)
? 2、自发呼吸停止(停止辅助呼吸3分钟) ? 3、脑干反射消失 ? 4、脑电波消失 二 、死亡的过程
生物学死亡期、全体死亡、分子死亡:心肺脑功能;其它器官:超生反
应
三、假死与诊断 假死的概念:
四、法医学的死亡分类
(一)暴力死、非自然死亡
1、自杀死2、他杀死 3、意外死 (二)非暴力死、自然死
1、老衰死2、病死 猝死的概念:
安乐死 :中国目前不允许;属于故意杀人(从轻)
尸体现象 ,概念: 一、早期尸体现象:主要包括肌肉松弛、尸僵、尸体痉挛、皮革样化、角膜混浊、尸斑、尸冷、自溶和自家消化。
? 2、尸僵
? 概念:肌群、关节
时间 现象 备注 ? 意义:1、确证死亡,2、推断死亡
时间、死亡原因,3、判断死亡姿势,4、
1-3h 下颌、小肌尸体是否被移动。
群 ? 3、尸体痉挛
? 概念:
4-6h 发展至大再僵
关节 直
? 2、尸体的局部干燥、皮革样化
12-24 最坚硬 ? 概念:
36-48 开始缓解
(三)血液相关现象 ? 尸斑 :
概念:
2
? 分期:坠积期、扩散期、浸润期
? 尸斑发展过程分期: 分期 坠积期 扩散期 浸润期 时间 血液 指压 两侧性 1-12 血管内 退色 6h内尸斑转移 6h后两侧性尸斑 12-24 血管内和组织间 稍退色 24- 组织间和细胞内 不退色 ? 尸斑的法医学意义:1、死亡确证 ? 2、估计死亡时间 ? 3、分析死因
4、推断死亡时的体位,以及推断是否移尸
(四)热量相关现象 ? 尸冷 algor mortis ? 概念:
二、晚期尸体现象
? 尸体改变:1、尸臭,2、尸绿,3、腐败气泡和水泡,4、泡沫器官,5、腐败静脉网,6、巨人观,7、死后呕吐和口鼻血性液体流出,8、肛门、阴道、子宫脱垂,9、死后分娩(棺内分娩) 白骨化------ 概念:
三、保存型尸体现象
? (一)木乃伊 mummy
? 尸体改变:1、重量减轻,2、呈现褐色
? 形成条件:1、干燥,2、通风,3、高温,4、中毒,5、脱水、失血
3
第三章 机械性损伤
一、损伤的概念
(一)按致伤物的性状分类
1、钝器伤 徒手伤咬伤咬伤、棍棒伤、砖石伤、挤压伤、高坠伤等。 2、锐器伤 切创 砍创 刺创 、剪创 。 3、火器创 枪弹创 散弹创 爆炸伤 (二) 特殊类型损伤 ? 1、交通损伤 汽车交通损伤 铁路交通损伤 航空交通损伤船舶交通损伤。 2、坠落伤。 3、颅脑损伤。 (三)按照损伤性质
? 1、自杀伤 受伤者自己采用机械性暴力加害自身引起的损伤。 2、他杀伤 受伤者被他人采用机械性暴力加害引起的损伤。
3、意外或灾害伤 自然界灾害或非故意的人为暴力引起的损伤。 二、形成机制
? (一)影响机械力作用的物理学因素
致伤物运动所产生的动能和形成损伤的大小,决定于致伤物的质量和运动速度。
1、力F=ma; ? 2、Ek=1/2mv2; 3、势能Ep=mgh; 4、压强P=F/S;
5、动量P=m2v2-m1v1=Ft;
6、力的矢量分解;7、流体动力学;8、剪切力;9、旋转力;10、力的传导;
(二)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特征和反应性
要素:强度、弹性、韧性1、皮肤2、脂肪3、肌肉4、肌腱5、骨骼;6、肺脏;7、肝脏、肾脏;8、血管9、心脏;10、脑 三、检查与记录
(一)全面检查记录(二)记录合并症 一过性功能障碍(三)真实记录(四)准确记录(五)记录致伤物的附属物和残留物(六)尸体检验全面(七)客观记录
第二节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 一、以形态改变为主的损伤 (一)擦伤 abrasion概念: 形成机理:压、擦、撞 ? 形态特征:
愈合过程:1天:充血水肿、渗出、结痂;3天:痂周围开始剥离;5-7天:痂脱落。
? 常见分类:1、抓痕 2、擦痕:3、撞痕4、压擦痕 ? (二) 挫伤 (皮下出血)概念: ? 形成机理:撕拉、血流撞击血管
? 形态特征:体表及皮下软组织: 内脏:心肺脑肝脾肾胃肠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