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整理)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第1框《家的意味》精品教案
3.7.1家的意味
一、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家的内涵、功能、意义。 2、中国人心目中家的意味。 3、孝亲敬长的原因与要求。 能力目标:
增强对家庭的理解能力,提高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孝亲敬长的具体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感悟家庭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认同中华文化“孝”的价值观念;增强孝亲敬长的责任意识与情感,践行孝亲敬长。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家的作用;如何做到孝亲敬长。
教学难点:中华文化中的“家”;如何将“孝”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景法、活动法、讨论法、情感交流法
学法:探究交流、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情境分析法、阅读法 二、教材分析
本框题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学习了与同伴、老师的交往,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亲人的交往,是他们学习
1
与其他人交往的落脚点。而宝贵的生命来自于父母,所以本框题也为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龄一般为12周岁,正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处在这个阶段的部分孩子或过多的享受家庭带来的关爱,却很少关爱家庭,或出现青春期逆反心理,缺少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四、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展示:爱国主义教育 导入新课
课前三分钟激起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国家是我们的“大家”,我们每个人都应热爱我们的祖国。同时,我们也都有自己的小家,老师也一样,家对我来说意味着是一束温暖的阳光,可以融化掉心上的冰雪寒霜;意味着明灯,可以照亮前进的方向;也意味着清风,可以拂去烦恼和忧伤;那家对每个人来说都有着不同的意味,你的家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家的意味。 新课讲授
首先进入目标导学环节明确我们今日需要掌握的重点问题:1、家的内涵、功能、意义。2、中国人心目中家。3、孝亲敬长的原因与要求。
第一目:生命的居所
过渡:提起家总能触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老师想听一听你眼中的家是什么?
活动一:我眼中的家
2
生:(四到五个)
师:有同学说家是地域、有同学说家是住所是爸爸和妈妈、也有人把家比喻成温暖的避风港、一片天、一把伞、一个安乐窝,其实这些说法都代表了家的不同意义。那请同学判断下面图片中的人是因何种关系组成的家庭。
生: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
总结: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结合而成的亲属生活组织。此外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
过渡:我们因各种关系组成了家庭,那你的家为你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支持?这些支持体现了家庭的什么功能呢?
活动二:创设情景体会家的功能
你的父亲、母亲赚钱养家——经济功能
国家放了二胎政策你的母亲准备给你添一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生育功能
你的父母为你准备衣食住行——抚养功能
你在外面受了委屈只想在母亲的怀抱里躲一躲——情感交流功能 此外,周六日一家人做在一起游戏——体闲娱乐功能 当你父母年纪大了你要照顾你的父母——赡养功能 生:经济功能等
过渡:正是因为家庭具有的生育、经济、情感交流、扶养和赡养等方面的功能,所以,“家”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独特意义和重要价值。
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来自家庭,没有家庭就没有我们的存在。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3
这是家的意义之一。
过渡: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视频,请你思考,家之所以温暖,是因为那一所房子吗?
活动三:看视频,思考问题 生:不是,是爸爸,妈妈
师:没错,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之所以温暖是因为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是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这是家的意义之二。
过渡:好了,在刚才第一目:生命的居所中,我们通过家的内涵功能,意义等多角度分析得出:家对于我们每一个都无比重要,由其在我们中国人眼中,家又被赋予了神圣的含义,接着我们进入第二目:中国人的“家”。
活动四:图片中国特有的春运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春运吗?春运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在中国的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现象。我们先通过几张图片感受一下春运。(图片展示)人山人海,回家可谓困难重重。那你觉得为什么这么困难人们仍要选择在这个时侯回家呢?
生:因为过年必须回家团聚。
总结:中国的春运,可谓是独一无二的景观,有一种表情叫做归心似箭,有一种信仰叫做回家过年。回家潮代表了最具有中国味的浓浓的亲情。在中国人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共同体,也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过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不仅是一个避风港,它还是我们的天然学校。为了保证家庭的和谐、幸福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制定家规、家训的优良传统。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