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
从上面介绍的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可以看出,汉字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一般是,
横、竖、撇的起笔较重,点、撩的起笔较轻;转折处要略顿笔,稍重、稍慢;提和钩,开始要略顿笔、稍重,尔后逐渐转为轻快,收笔出尖;撇、撩雌出尖。所有笔画都是一笔写成,不能重描。这些笔画在组成汉字时,有的形状会略有变化,因
此,在书写时,要注意多观察,把笔画形状写准确。
9
钢笔楷书笔画书写要领
汉字的特点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钢笔楷书的笔画是以单线条为其表现形式。由于汉字结构的干变万化,不同的笔画表现的线条形态不同,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中又表现为不同形态的线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
直与弧。一般横、竖为直;撇、捺、钩为弧。书写时,做到直如线,弧如弓,直而不僵、弧而不弱。弯与折。一般带有弯的笔画,如竖弯、竖弯钩的弯处为弯;折画的折处为折。书写时,弯处要圆转,用提笔;折处要折中带圆,用顿笔。做到弯而不软,折而无死角。
长与短。这是笔画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由于字的结构需要决定的。如长横相对短横为长,短横相对长横为短;长竖相对短竖为长,短竖相对长竖为短;长撇与短撇也是同理。等等。粗与纫。这也是笔画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因笔尖用力大小不同而形成的。如横、竖下笔和收笔较重,线条粗;行笔较轻,线条较细,带有尖状的笔画,如撇、钩、捺、提画的下笔和行笔较重,线条较租;收笔时(捺画的下笔处)用提笔,线条细、出尖。
斜与正。这是指汉字笔画形态的可变性。同一种笔画在不同结构类型的字中形态会发生一些变化,以求得结构的平稳。比如撇画,在“人”字中写成斜撇,而在“月”字中就要写成竖撇;横画在“上”字中要平,而在“七”字中就要写成左低右高的斜横。这样“七”字的笔画才均匀,重心才平稳。
上述笔画的这些特点,反映了钢笔楷书线条的丰富性、可变性,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汉字笔画线条的动态美和力度美,为钢笔书法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学习楷书,首先要从练习笔画开始,笔画书写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字的结构效果。笔画好比零件,结构好比装配,笔画写得笔笔过硬,装配成字,就容易做到个个合格。钢笔楷书的笔画书写的要求,主要可概括为三个字,这就是“写、挺、准”。写,就是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下笔(或重或轻)、行笔(轻一些,线条或直或弧或弯)、收笔(或顿笔或轻提出尖)三个步骤,不能乎拖或平划。在汉字的基本笔画中,横画比较能代表各种笔画的运笔过程。其道理在于:千万条笔画,生于一点,以点成画,积画成字。比如一点延伸到右方就是横,横垂直向下就是
10
竖,横向左下就是撇,向右下就是撩,等等。只要掌握了写横的基本要领,即: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其它笔画也离不开这条运笔路线,只是用力部位和形态不同而已。横画运笔路线,见上图:
书写笔画时,是写,还是平拖平划,笔画表现出的效果是不同的。见下图
挺,就是要将笔画写得挺拔、刚劲、有力。体现笔画“挺”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带有横或竖的笔画要乎、要直,笔画不能上下或左右颤抖,做到直如线。二是带有“弧”或“弯”的笔画不能出现折弯,应圆转自如,做到弯如弓。见下图
准,就是每写一个笔画之前要看准下笔的位置,这主要指在临摹字帖过程中,一要看准字帖上字的笔画在格子中间的位置;二要看准笔画的形态,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当中或在同一个字的不同部位有长、短、横势、竖势、斜势等不同的表现形态,应看准、写准;三要看准笔画的粗细,是重下笔还是轻下笔,收笔是顿笔还是出尖,要看准、写准。做到位置准确、长短适宜、租细恰当。见下图
11
大家都知道,偏旁部首是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偏旁部首的标准与否直接影响合体字的整体效果。我们根据偏旁部首在合体字中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上部偏旁(即字头)、下部偏旁(即字底)、左部偏旁、右部偏旁及字框(字框又包括半包、三包和全包三种情况)。
下面分别看一下:
1、上部偏旁(字头):在上下结构字的上半部,特点是扁而宽,有一部分字头左伸右展将下半部严严遮住,这在《黄自元楷书九十二法》中称为“天覆”, 还有一部分字头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抓住直中线这个主轴,呈左右对称式书写,如文字头、人字头、宝盖头、禾字头、穴字头、党字头、雨字头、羊字头、山字头、等等。
草、等、宝、军、空、令
呈、姜、京、委、党、雪
2、下部偏旁(字底):显然是位于字的下半部,有的字底将上半部托起来,通常称为“地载”类偏旁。常见的有:心字底、火点底、皿字底等等。
热、志、至、要、贤、孟
3、左部偏旁:在左右结构字中的左边,种类比较多。有一部分形体窄而长,这一类偏旁一般横短竖长,撇放捺收。还有一部分偏旁形体较短,如:口、田、石等,书写这类偏旁时宜向上移,笔画较多的左部偏旁可做字的主体,但比例不宜过大。常见的有:单人旁、两点水、竖心旁等等。
什、快、扶、呼、砚、相
4、右部偏旁:与左部偏旁相对,往往作字的主体,同样是形体窄而长,但是撇收捺放。常见的有:立刀旁、反文旁、右耳刀等等。
刘、邓、败、顺、般、封
12
5、字框:包围结构有半包围、三包围和全包围三种情况,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要力求把笔画放开,形体宽大。这样才能把里面的结构包住,常见的有:走之旁、同字框、国字框等等。
勺、过、病、闪、区、凶
下面以木字为例来研究一下各类偏旁部首的特点,木字虽然只有四笔,但是却包含了横、竖、撇、捺四种使用频率最高的基本笔画,而且木字在字的上下左右各个部位都出现过,例如:
李、集、村、林
通过这四个字再和独体字的木相比较,我们明显发现:左右结构字中的偏旁横短竖长,上下结构字中的偏旁竖短横长;左右结构字中的左部偏旁捺收撇放,右部偏旁撇收捺放;上下结构字中的撇捺或者尽力左右伸展或者收缩变点。
还有两类字在这里补充说明一下左中右结构字和上中下结构字,这两类字在汉字当中不经常见到,大家记住一句“三下五出二”就可以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无论是上中下结构字还是左中右结构字都是从一分为二的上下结构字和左右结构字中分化出来的,只不过式把原来的两份变成了三份,如果分化出来的三部分比例相等那就各占三分之一依次书写,如果三部分不相等,我们就把字分成五个部分,他们之间的比例或者是2:1:2或者是1:2:2或者是2:2:1随情况不同而灵活运用,大家记住一点越是结构复杂的字越好写,最难写的恰恰是画简形单的独体字。
1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