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复习】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九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专题能力提升练B

【重点复习】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九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专题能力提升练B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7:14:19

最新试题资料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两点:

(1)体温调节的方式:神经—体液调节。寒冷条件下机体通过增加产热量、减少散热量来维持体温。 (2)病毒感染机体后,一般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的扩散,病毒进入细胞后靠细胞免疫将病毒释放,再借助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将其消灭。

【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和生命活动的调节。(1)由题图可知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即点S的左侧,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高于热敏神经元。一方面通过神经调节,增加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减少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使体温恢复正常;另一方面通过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也增加,加快细胞代谢,使产热量增加。

(2)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点S右移,出现发热、体温升高的现象,体温的升高会使人体内酶活性降低,进而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3)当流感病毒(抗原)突破第一、二道防线后,吞噬细胞将摄取处理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与少量相应的流感病毒共同作用于B细胞,此时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分泌与相应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抗体和相应的流感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同时,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并将处理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在接受病毒的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接触相应的流感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后使其裂解,释放出入侵的流感病毒,流感病毒与抗体进一步结合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并被清除。 答案:(1)高于 神经—体液 产热量 散热量 (2)失调 (3)

9.(22分)(2018·丰台一模)脂质体是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的闭合球形囊泡,其在生物学和医学上有多种用途。

(1)将抗癌药物包埋于脂质体内,将单克隆抗体连接在脂质体膜上,单克隆抗体可以与癌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_结合,用于癌症的靶向治疗。

(2)在基因工程中,利用脂质体膜的________________性,将________________包埋于脂质体内,从而使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内。

欢迎下载这些资料库资料! 最新试题资料 (3)脂质体还可以用于包埋疫苗。将重组乙肝疫苗(HBS)包埋于阳离子脂质体(DOPAT)内,如图所示。

为研究包埋后的疫苗是否能提高免疫效果,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HBS和包埋有HBS的DOPAT分别溶于磷酸缓冲液中,以一定剂量分别于第0天和第28天注射于小鼠体内,然后在第14、28、42天采血测定相应抗体的含量(用几何平均滴度表示。滴度越大,抗体含量越高)。结果如表:

组别 HBS组 DOPAT包埋组 14天 565.69 2 690.87 28天 1 600 102 400 42天 58 688.3 1 448 155 ①实验中使用的HBS是由转入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的酵母菌分泌产生的。与传统疫苗(灭活的乙肝病毒)相比,该疫苗只含有________成分。

②表中数据显示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42天检测的抗体水平很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该实验说明包埋乙肝疫苗能显著提高____________免疫的水平。据图推测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本实验还有不足之处,请指出并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将抗癌药物包埋于脂质体内,将单克隆抗体连接在脂质体膜上,单克隆抗体可以与癌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用于癌症的靶向治疗。(2)在基因工程中,利用脂质体膜的流动性,将重组DNA分子包埋于脂质体内,从而使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内。(3)①实验中使用的HBS是由转入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的酵母菌分泌产生的,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的表达产物。可见,与传统疫苗(灭活的乙肝病毒)相比,该疫苗只含有蛋白质。②表中信息显示:相同时间内检测,DOPAT包埋

欢迎下载这些资料库资料! 最新试题资料 组的相应抗体的含量显著高于HBS组,说明与HBS组相比,DOPAT包埋组能显著提高抗体水平。③第42天检测的抗体水平很高的原因是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进而快速产生大量抗体。④分析可知,该实验说明包埋乙肝疫苗能显著提高体液免疫的水平。据图推测其原因:表面带阳离子的脂质体复合物更容易被带负电荷的细胞膜吸引,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疫苗,从而诱导激活体液免疫;疫苗被脂质体包裹,保存时间长。⑤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包埋后的疫苗能否提高免疫效果,只设置了将HBS和包埋有HBS的DOPAT分别溶于磷酸缓冲液中的两个实验组,只检测了体液免疫的效果。可见,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有:一是缺对照,应增加磷酸缓冲液、空白脂质体对照组;二是未检测细胞免疫的效果,还应增加效应T细胞活性检测。 答案:(1)抗原 (2)流动 重组DNA分子

(3)①蛋白质 ②与HBS组相比,DOPAT包埋组能显著提高抗体水平 ③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④体液 表面带阳离子的脂质体复合物更容易被带负电荷的细胞膜吸引,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疫苗,从而诱导激活体液免疫;疫苗被脂质体包裹,保存时间长

⑤缺对照,增加磷酸缓冲液、空白脂质体对照组;未检测细胞免疫的效果,还应增加效应T细胞活性检测

欢迎下载这些资料库资料!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最新试题资料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两点: (1)体温调节的方式:神经—体液调节。寒冷条件下机体通过增加产热量、减少散热量来维持体温。 (2)病毒感染机体后,一般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的扩散,病毒进入细胞后靠细胞免疫将病毒释放,再借助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将其消灭。 【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和生命活动的调节。(1)由题图可知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即点S的左侧,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高于热敏神经元。一方面通过神经调节,增加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减少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使体温恢复正常;另一方面通过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也增加,加快细胞代谢,使产热量增加。 (2)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点S右移,出现发热、体温升高的现象,体温的升高会使人体内酶活性降低,进而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3)当流感病毒(抗原)突破第一、二道防线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