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土木工程材料期末考题
12.国家标准规定,测水泥强度所用标准胶砂试件尺寸为( )。
A.240mm×115mm×53mm B.40mm×40mm×160mm C.150mm×150mm×150mm D.70.7mm×70.7mm×70.7mm 四、问答题
1.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2.防止水泥石腐蚀的措施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3.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什么?其危害如何?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应如何处理? 4.为什么要规定水泥的凝结时间?
5.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比较,在强度、水化热、耐腐蚀性方面有何区别?为什么? 答案: 一、 略
2
二、1.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 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5. ≥300mkg 、10% 12.抗折、抗压 13.40mm×40mm×160mm 15.大于45min不大于390min 17.6%~20% 18. 硅酸二钙 19. 硅酸三钙 20. 硅酸二钙 21.低 22.高 23. 毛细孔 24.钙矾石 25.低 26.好、不宜
三、1.D 2.A. 3.A 4.D 5.A 6.A 7.B 8.A 9.B 10.D 11.A 12.B 四、
1.(1)强度高,且强度发展快;(2)抗冻性好;(3)耐腐蚀性差;(4)水化热高;(5)抗碳化性好、(6)耐热性差、(7)干缩小、(8)耐磨性好。
2.(1)合理选择水泥品种,即根据侵蚀介质的种类,选择易受腐蚀成分少的水泥。
(2)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减小孔隙率,使水泥石抗渗性增强,侵蚀介质也难进入。 (3)当腐蚀作用较强,采用上述措施也难以满足防腐要求时,可在结构表面用防腐能力强的材料设置保护层。
3.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
(1)水泥中含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钙或游离氧化镁; (2)石膏(或:SO3)掺量过多。
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可使混凝土或水泥制品产生膨胀性开裂、甚至完全破坏。因而,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不得使用。
4. 水泥的凝结时间在施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初凝时间太短,即凝结硬化过快,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水泥与混凝土进行搅拌、运输和浇注,给施工带来不便,甚至无法施工;终凝时间太长,则水泥的强度增长较慢,不利于下道工序的进行或不利于使用。 5. 水泥石是硬化后的水泥浆体,是由凝胶体(凝胶和晶体)、未水化颗粒内核、毛细孔等组成的。
随时间的增长, 水泥水化的不断进行,水泥石中凝胶体的数量增加,未水化水泥颗粒内核和毛细孔数量的减少,水泥石的强度增加。
5. 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比较,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1)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发展快。这是因为水泥熟料少,混合材料掺量多,所以水泥初期水化产物少,早期强度低。但后期因熟料水化生成物不断增多,并激发活性混合材料的活性,使其水化产物增多,故后期强度发展快,甚至可以超过同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2)水化热低。因为水泥熟料少,故水化热低;(3)耐腐蚀性好。因为水泥熟料少,其水化产物中易受腐蚀的Ca(OH)Al2O3·6H2O 2和3CaO·
生成的少,且活性混合材料的水化进一步降低了Ca(OH)2的数量,故耐腐蚀性较好。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5:混凝土
一、 名词解释
1.混凝土的徐变 2.混凝土的碳化 3.碱集料反应 4.合理砂率 二、填空
1.砂的粗细程度,用 表示。
2.体积密度小于1950kg/m3的混凝土为 。
3.在相同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强度比卵石混凝土的强度 。 4.骨料的压碎指标愈小,说明骨料抵抗压碎能力 。
5.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性能,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 。
7.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随时间的延长而 ; 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随温度的升高而 。
9混凝土在持续荷载作用下,随时间增长的变形称为 。 11.混凝土抗冻标号F50中的50表示 。
12.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徐变的危害是 。 14.钢筋混凝土的碳化危害是 。
15.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的木质素磺酸钙,在保持流动性及强度不变的条件下可以 。 16.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氯化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 。 17.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引气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 。
18.轻骨料混凝土特别适用于高层和大跨结构,主要是因为其具有 的特点。 20.轻骨料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比普通混凝土的变形 。
21.混凝土的抗渗等级P6表示混凝土可承受的水压为 。 26.评定砂的粗细,通常采用 表示 。 36.在一定质量或体积下,细砂总表面积 。 43.混凝土标准试块尺寸为 。
4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该满足和易性、耐久性、经济性和 的要求 50.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控制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是为了 。 51.水泥用量越多,混凝土的干缩 。 53.湿热处理混凝土的目的是 。
54.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是水灰比和 。 55.采用合理砂率时,可使混凝土获得 的流动性。 59.轻骨料混凝土特别适合用于 。
65.引气剂可显著改善硬化后混凝土的 。 三、选择填空
2.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用( )表示.
A.沉入度 B.分层度 C.坍落度 D.针入度 3.在夏季施工混凝土时,宜选用( ).
A.NFB. B. CaCl2 C.Na2SO4 D.木钙 4.混凝土标准试块尺寸为( ).
A.200mm×200mm×200mm B.150mm×150mm×150mm C.100mm×100mm×100mm D.40mm×40mm×160mm 7.砂的粗细用( )表示。
A.细度模数 B.级配曲线 C.单粒级 D.连续粒级 11.成型条件允许时,尽量选用最大粒径大的骨料,是为了( )。
A.节省骨料 B.节省水泥 C.提高和易性 D.提高密实度 14.混凝土标准养护的相对湿度应大于( ) A.95% B.90% C.85% D.80% 16.混凝土的碳化可以使( )。
A.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 B.混凝土中的碱度提高 C.混凝土的耐久性提高 D.混凝土的体积增加 18.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如果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fcu等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值fcu , k ,则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为( )。 A.95% B.84% C.70% D.50% 19.属于早强剂的是( )。
A.UNF B.FDN C.NF D.NaCl
24. 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更宜用于( )。
A.有抗震要求的结构 B.水工建筑 C.地下工程 D.防射线工程 26.在拌制混凝土时,应该使用( )。
A.含硫酸盐的水 B.含糖类的水 C.自来水 D.pH值小于4的水 28.试配混凝土时,发现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砂率 B.增加用水量 C.增大W/C D.W/C不变,加入水泥浆 29.试配混凝土时,发现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砂率 B.砂率不变,加入砂石 C.降低W/C D.W/C不变,加入水泥浆 30.抗渗等级为P8的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为( )。 A.8kN B.8MPa C.0.8MPa D.0.8 kN
32.为减缓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工程上常加入( )。 A.亚硝酸钠 B.氯化钠 C.硫酸钠 D.木质素磺酸钠 33.骨料中针、片状颗粒的增加,会使混凝土的( )。
A.用水量减小 B.耐久性降低 C.节约水泥 D.流动性提高
37.配制混凝土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的粗骨料应满足( )。 A.最大粒径小、空隙率大的; B.最大粒径小、空隙率小的; C.最大粒径大、空隙率大的; D.最大粒径大、空隙率小的。 39.决定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最基本因素是( )。 A.水泥品种 B.骨料条件 C.砂率 D.用水量 4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确定砂率的主要依据( )。
A.骨料的品种与粗细、所要求的流动性大小 B.骨料的品种与粗细、水灰比 C.所要求的流动性大小、混凝土的强度 D.骨料的品种与粗细、用水量 44.混凝土的各配合比中的水灰比相同为( )。
A.初步配合比和基准配合比 B.初步配合比和实验室配合比 C.基准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 D.基准配合比和实验室配合比 四、问答题
1.分析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2.提高混凝土强度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混凝土耐久性包括哪些方面?它们还影响混凝土的哪些性能? 4.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是什么?
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的四项基本要求是什么?为什么? 6.配制混凝土时,为什么要严格控制水灰比?
六、计算题
1.已知混凝土经试拌调整后,各项材料的拌合用量为:水泥9kg,水5.4kg,砂19.8kg,碎石37.8kg,测得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密度(容重)为2500kg/m3。 (1)试计算1m3混凝土各项材料用量。 (2)如上述配合比可以作为实验室配合比,施工现场砂子含水率为3%,石子含水率为1%,求施工配合比。
2. 某工地施工配合比为:水泥308kg,水128kg,砂700kg,碎石1260kg,砂、石含水率分别为4.2%、1.6%,求实验室配合比。
一、略
二、1. 细度模数 2. 轻混凝土 3.大 4.强 5.保水性 7.降低、降低 9. 徐变11.冻融循环次数12. 使钢筋预加应力受到损失14.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能力降低 15.可节省水泥用量 16.早期强度 17.耐久性 18.比强度高 20.大 21.0.6Mpa 26.细度模数 36.大43.150mm×150mm×150mm 44.强度50.满足耐久性的要求 51.大 53.提高早期强度 54.水泥强度 55.最大 59.高层、大跨结构 60.粘聚性 61.大 62.差 63.降低 64.和易性 65. 耐久性
三、2.C 3.D 4.B 7.A 11.A 14.B 16.A 18.D 19.D 24.A 26.C 28.D 29.B 30.C 32.A 33.B 34.C 35.D 36.B 37.D 39.D 43.B 44.A 四、 1.
(1).水泥强度和水灰比:水泥强度愈高,水灰比愈小,则混凝土强度愈大;反之,强度愈小。
(2).骨料的品种、质量和级配:同条件下,卵石混凝土强度小于碎石混凝土强度;骨料质量好、级配合格的混凝土强度更高
(3).温度、湿度和养护龄期:混凝土强度的发展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较大的湿度(或养护好),养护龄期长使水泥充分的水化,可保证混凝土强度不断地发展。
(4) 施工质量:计量准确、搅拌均匀、成型密实(机械搅拌、机械振动成型),是保证混
凝土强度的基本因素。
2.(1) 采用高强度水泥(或高强度等级的水泥)。 (2)保证和易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灰比。
(3)采用杂质少、粒径适宜、级配合格的粗细骨料。
(4)加强养护,保证适宜的养护温度和湿度。可利用高温养护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5)加强混凝土的质量管理,改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或采用机械搅拌和机械振动成型)。 (5) 采用减水剂、早强剂等外加剂。 3.
(1)混凝土的抗渗性:还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腐蚀性等。 (2)混凝土的抗冻性:抗冻性不好,导致混凝土强度的下降。
(3)混凝土的抗腐蚀性:抗腐蚀性不好,导致水泥石的破坏,混凝土强度下降。 (4)混凝土的碳化:碳化可使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和引起混凝土的开裂。
(5)碱-骨料反应:是水泥中的碱(氧化钠Na2O与氧化钾K2O)和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
硅(或活性碳酸盐岩)反应,生成碱-硅酸凝胶(水镁石等),吸水膨胀,导致混凝土的开裂。
4. (1)正确选用水泥品种:如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抗渗性较好(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耐腐蚀性较普通硅酸盐水泥高)。 (2)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3)选用杂质少、级配合理、坚固的砂石骨料。
(4)掺用混凝土减水剂或引气剂,可降低水灰比或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保证养护条件。
5.(1)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和易性差则不能满足施工要求,不能保证施工质量(或不能保证混凝土的成型质量、或不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2)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强度等级达不到,则不能保证结构的使用与安全性。 (3)满足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达到相应的耐久性才能保证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与寿命。
(4)满足经济性的要求(或水泥用量少)。 6.
因为水灰比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耐久性、变形等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水灰比大,混凝土的流动性大,但是粘聚性和保水性降低,使硬化后的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降低,干缩和徐变加大。水灰比小,混凝土的流动性小,但是粘聚性和保水性增加,使硬化后的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提高,干缩和徐变减小。但水灰比过小,则不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成型,会使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下降。 六、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