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丘陵山区柑桔园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果实着色推迟,风味变酸,果皮增厚,肉质粗糙。柑橘4~7个月叶龄的春梢叶片,全氮含量以2.7%~3.0%适宜。
氮素肥料种类很多,一般分为两大类,即有机氮素和无机氮素。
(1)有机氮素:农家肥料除草木灰外都含有氮素,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促使有机质矿质化,所以说农家肥是迟效,不断腐解、不断释放养分,施用时宜早施深施。农家肥一般用做基肥,肥效长,改土效果好。
(2)无机氮素:无机氮肥的特点是养分含量高和具有易溶性,容易或直接被柑橘根系吸收,肥效快,但损失率高。
柑橘常用的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等,施用时一般作为追肥浅施,但碳酸氢铵则宜深施,并及时覆土,以减少挥发,提高肥效。酸性土壤应少施硫酸铵等生理酸性肥料,以免造成土壤酸化的提高。此外,还有复合肥中的磷酸铵,硝酸钾、硝酸磷肥等,都含有不等量的氮素。复合肥宜做基肥施用,肥效长,养分稳定,效果好。
31. 柑橘园怎样施用磷肥?
增施磷肥能促进花芽分化和果肉细胞的分裂,使果实含酸量降低,果皮薄,外形光滑。柑橘4~7个月叶龄的春梢叶片,全磷量以0.12~0.18 %适宜。柑橘缺磷时,自老叶开始,叶片变小,呈古铜色或青铜色,早期脱落;花量少,果皮厚而粗糙,果肉疏松,中心柱大,果汁少,味酸。
农家肥中都含有磷肥,宜做基肥深施。柑橘常用的磷肥有过磷酸钙,磷矿粉和钙镁磷肥以及骨粉等。过磷酸钙是速效磷肥,含磷酸量为14~20%,容易被柑橘根系吸收。磷矿粉、骨粉、钙镁磷肥等,都属于非溶性磷酸化合物,施入土壤中只能缓慢分解被吸收,为迟效磷肥。磷在秋季施用,可以提高果实品质,有利花芽分化。冬季施用对下一年春梢抽发,开花稳果都有良好的效果。磷容易被土壤固定,施用磷肥要讲究方法:(1)深施、集中施、施在根系附近。有条件最好与堆肥等有机肥料混合施用。(2)注意调整土壤pH值,在pH6~7时利用率最高。(3)同时缺镁的柑橘园最好施用钙镁磷肥;根外喷施适宜采用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
32.为什么柑橘投产树应增施钾肥?
柑橘对钾的需要量仅次于氮,增施钾肥能增强光合作用,促进营养生长,提高抗寒抗病的能力,同时能明显增大果实,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促进着色,减少裂果,故有“果
肥”之称。柑橘4~7个月叶龄的春梢叶片,全钾量以0.8%~1.5%适宜。缺钾植株营养生长不良,叶片变小,叶尖附近首先黄化,以后扩展至下部,叶片卷缩呈畸形,果实小,皮薄,含酸量少,耐贮性降低。但钾肥施用过量,则抑制柑橘对氮、镁、钙、锰、锌的吸收,果皮增厚,酸量增加,着色不良。
柑橘果实含钾量很高。据测定钾含量的40%集中在果实中。每年采收后果实带走大量的钾,钾的损失不可低估。投产树随着果实的增大和产量增加,对钾肥的需要量增加。为了充分发挥氮、磷肥的作用,也必须增施钾肥,一般施钾量为施氮量的一半或氮、钾相等,也有的施钾量超过施氮量。上述三种施钾量,在生产上都获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
施用钾肥必须和氮、磷配合,才能充分发挥钾素的肥效,而且还要根据土壤是否缺钾加以应用。红、黄壤酸性土缺钾应考虑多施。紫色土含钾丰富应适当少施,有机肥含钾高,施有机肥多,钾肥可以少施;施有机肥少,钾肥可以适当多施。
目前施用的钾肥品种,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等。氯化钾是目前生产上大量应用的钾肥,来源广,价格便宜。硫酸钾是很好的钾肥,但来源少,价格高。10年生以内的投产树施硫酸钾或250~500克/株、年,10年生以上500~1000克/株、年(氯化钾不超过500克),即随产量增加施钾量逐年增加。幼果期(6月)至果实转色前喷施0.5~1%硫酸钾或硝酸钾有利于增大果实和减少裂果,以硝酸钾效果最好。
33.柑橘园可以施用氯化钾吗?
柑橘园能否施用氯化钾,一直存在不同看法:一些人认为柑橘属忌氯作物,不能施用氯化钾;另一些人认为柑橘属半忌氯作物,可以施用氯化钾,但应注意施用量和连续施钾的时间。 柑橘能否用氯化钾作钾肥的原因何在呢?主要是氯化钾中的氯离子(Cl~),对柑橘果实品质有不良影响,降低含糖量。施用量大或与氯化铵同时施用,也会枯枝落叶死树。因此柑橘是半忌氯作物,可以施用氯化钾,但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结果树一次施用量不宜过高(不超过250~500克/株);(2)不宜连年长期施用(施3~5年,停施1~2年),以防氯离子积累;(3)不要与其他含氯肥料同时施用,以免产生氯害。
34.柑橘为什么容易出现微量元素缺乏?
柑橘必须的营养元素除C、H、O来自水和空气外,其他均来自于土壤。其中氮、磷、钾、钙、镁、硫为常量元素,铁、锌、锰、硼、铜、钼为微量元素。每一种元素都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缺乏或过多,都会对柑橘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微量元素缺乏在柑橘较常见,其主要
原因是:
(1)柑橘为多年生植物,长期固定生长于一地,土壤能供给的营养元素逐年消耗,积累量减少,而生产上多重视氮、磷、钾肥的施用,对其他元素的补充未引起重视。
(2)多数柑橘园分布在南方的丘陵山地,土壤保水、保肥力差,春夏季雨水多,常造成水土大量流失,营养元素淋洗现象比较严重。
(3)土壤酸碱度不适宜,在酸性土或碱性土中一些营养元素容易被固定,使有效性降低。 (4)多数柑橘园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有机肥施用少,土壤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差,土壤结构性、透气性和渗漏性不能得到改善,且有些微量元素如硼、钼等无法从土壤有机质中得到补充。
35. 怎样矫治柑橘缺钙症?
柑橘是含钙量较多的果树,柑橘4~7个月叶龄的春梢叶片,含钙量以2.5%~4.5%适宜。钙能调节土壤酸碱度,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促进树体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和耐贮性。柑橘缺钙,首先在新叶上部叶缘开始退绿,呈现黄白色,叶幅变小,新梢顶端枯萎,根尖受害,甚至腐烂,果实变小。在酸性红壤土上栽植的柑橘,叶片中钙含量较低;在山坡地栽植的柑橘,如果水土流失严重,也易产生缺钙。长期施用酸性肥料和土壤改良剂,也能诱发柑橘缺钙症。
矫正方法:(1)当发生轻度缺钙时,可喷施0.3%~0.5%的硝酸钙或0.3%的磷酸二氢钙液或2%的消石灰液。(2)对酸性红壤土,施用石灰进行矫治,一般每667平方米(亩)施石灰60~120千克。土壤混施石灰与过磷酸钙,或混施石膏与石灰,效果都很好。(3)对酸性红壤土,多施有机肥料,适当少施氮和钾等酸性化肥。对砂质土壤,挑培客土,适当改换肥沃粘性土壤。
36. 怎样矫治柑橘缺镁症?
镁是叶绿素的构成成分,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元素。柑橘4~7个月叶龄的春梢叶片,含镁量以0.3%~0.6%适宜。叶片缺镁失绿黄化后,比正常叶片提早脱落,有的树因此而落果。由于镁在树体内容易移动,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耗镁量多,缺镁现象多发生在果实生长后期的老叶上,尤以近果处的症状显著。缺镁症状初期表现为叶缘两侧的中部呈现不规则的退色条斑,呈倒“V”形,以后黄色条斑逐渐扩大,仅在叶尖和叶基部保持绿色的三角区域。柑橘在幼果期对镁的吸收量大。砂性土壤和酸性土壤中镁易流失,常发生缺镁症;强碱性土壤中镁易变
为不可给态镁,不能被吸收;过多施用磷、 钾、钙、锌、硼、锰肥,亦易妨碍镁的吸收利用。
矫正方法:一般在酸性土宜用白云石粉及钙镁磷肥,白云石粉每亩一次用量为50千克左右。,因为钙对镁的拮抗作用较大碱性土则应采用不含钙质的镁肥,如硫酸镁等,每667平方米(亩)施入30~50千克。轻度缺镁可叶面喷施1%硝酸镁和0.3~0.5%硫酸镁。每月喷一次,连喷三次。
37.怎样矫治柑橘缺硫症?
柑橘4~7个月叶龄的春梢叶片,含硫量以0.2%~0.3%适宜。柑橘缺硫时,新梢叶片全面发黄,而老叶仍保持绿色,形成明显的对比。病叶变小,主脉比其他部位稍黄,尤以主脉基部和翼叶部位更黄,易提前脱落;枝梢易发黄,新梢生长纤细,多呈丛生状。硫素在柑橘树体内移动性较差。柑橘生长结果所需的硫素,主要来自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缺乏的柑橘园,容易产生缺硫;土壤中钼素过多,对硫产生拮抗作用,妨碍硫的吸收。
矫正方法:(1)扩穴翻埋有机肥料,同时,每667平方米施人石膏60千克和硫黄粉20千克,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硫的含量。(2)叶面喷施硫酸盐溶液,如0.3%硫酸锌或0.3%硫酸铜溶液等。(3)土壤含钼较多的柑橘园,要适当加大施硫量。
38. 怎样矫治柑橘缺锌症?
缺锌是柑橘常见的缺素症,几乎全世界的柑橘产区都有发生。其典型症状是叶片主脉和侧脉间显著退色,呈浅绿至黄白色,新叶狭小斑驳,枝梢节间短丛状,果变小,皮光滑色浅,果肉木质化。柑橘4~7个月叶龄的春梢叶片,含锌量以25~100毫克/千克适宜。多种类型土壤均可缺锌,酸性红、黄壤土中有效锌含量较低;中性至碱性土壤,如紫色土和盐碱土中,锌往往是难溶状态,不容易被吸收利用;春季雨水过多,有效锌易流失,秋季干旱易降低锌的有效性。其次,土壤过干、过湿,施用磷肥过多也可导致缺锌症。
矫正方法:(1)春季叶面喷布0.2%硫酸锌液加0.1%的熟石灰液,每10天一次,连喷2~3次。(2)严重缺锌的柑橘园,每3年根际施硫酸锌一次,一般视树冠大小,每株施50~100克。(3)扩穴改土,增施有机肥料如厩肥等,同时在春季注意开沟排水,秋季干旱时及时灌水,防止旱涝灾害发生。
39. 怎样矫治柑橘缺铁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