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变电站土建工程安全风险控制卡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作业风险控制卡
? ?
施工前准备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深度超过15m的需经专家论证、审查后,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 当桩深大于10m时,井底应设照明,且照明必须采用12V以下电源,带罩防水安全灯具;应设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风量不得少于25L/s,且孔内电缆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 □ 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有无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作业人员配备对讲机便于实时联络。 □ 下孔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和系牢安全带,安全带扣绳由孔上人员负责随作业面往下松放。上、下孔必须使用软爬梯、严禁徒手攀爬孔壁或乘吊渣蓝上下,以防造成高处坠落事故。 □
桩孔口安装水平推移的活动安全盖板,当桩孔内有人挖土时,应盖好安全盖板,防止杂物掉下砸伤人。无关人员不得靠近桩孔口边。吊运土时,再打开安全盖板。 □ 从第二节桩孔开始,利用提升设备运土,桩孔内人员应正确佩戴安全帽,地面人员应系好安全带,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井。 □ 在孔内上下递送工具物品时,严禁抛掷,严防孔口的物件落入桩孔内。
□
吊运土不要满装,防提升掉落伤人。使用的电动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电动葫芦宜用按钮式开关,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围内,3m内不得有机动车辆行驶或停放。 □ 吊运土不要满装,防提升掉落伤人。使用的电动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电动葫芦宜用按钮式开关,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围内,3m内不得有机动车辆行驶或停放。 □ 井下有人作业时,井上作业人员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并应密切注意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情况,通过井孔上下可靠的联络信号(深度20m以内,可通过摇动保险绳或喊话等方式每隔15分钟联络一次)
□
孔深挖至超过操作人高度时,必须在孔口或孔内靠周壁略低处及时装设半圆平护板(网)。吊渣桶、蓝上下时,孔下人员应避护于板(网)下、护板(网)应随孔深增加而增加设置,往作业面下引。在孔内上下传递工具物品时,严禁抛掷,必须严格用吊索系牢后吊送。 □
? ?
?
? ? ?
施工过程控制 ?
?
?
补充安全 措 施
? 认真留意孔内一切动态,如发现流沙、涌水、护壁变形等不良预兆以
及有异味气体时,应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 □ ? 严禁酒后作业,不准在孔内吸烟,不准在孔底使用明火。 □ ? 作业人员每工作4小时需轮换一次。 □
完工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填表说明:表中“作业前检查” 、“风险控制卡”应有工作负责人逐项落实确认打“√”后方可作业。
17
输变电工程安全施工作业票B
编号:TJB-06 工程名称 施工班组(队) 作业内容 施工人数 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施工 作业地点 开工时间 风险等级 主要安全风险:坍塌、物体打击、触电、高处坠落 工作分工: 工作负责人: 安全监护人: 施工人员: 作业前检查 是 否 作业人员是否已按规定要求经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 □ □ 按照规定要求,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取得相关从业资格证或作业证 □ □ 作业人员是否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 □ □ 从业人员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无超龄或年龄不足人员参与作业。(年龄不小于18周岁,高处作业人员最大年龄不大于45周岁) □ □ 施工机械、设备是否有合格证并按要求定期检测,且检测合格 □ □ 是否按照规定对设备和工器具进行准入检查,且检查合格 □ □ 施工现场是否符合Q/GDW250-2009中强制性标准要求 □ □ 是否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中附件3、4、5所列分部分项工程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审批(或专家论证) □ □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中附件6所列作业是否已办理作业票,并审批,交底后实施 □ □ 施工人员着装是否规范、精神状态是否良好 □ □ 施工安全防护用品(包括个人)、用具是否齐全和完好 □ □ 是否编制技术安全措施 □ □ 施工人员是否参加过本工程技术安全措施交底 □ □ 施工人员对工作分工是否清楚 □ □ 各工作岗位人员对存在的施工安全风险和危险点、危险源是否明白 □ □ 预控措施是否明白 □ □ 参加作业人员签名: 18
备注(现场执行情况): 工作负责人: 安全监护人: 签发日期: 四级及以上风险业主项目部签字: 审核人(安全、技术) 签发人(项目经理) 三级及以上风险监理人 员签字: 19
脚手架搭设风险控制卡
?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公司内部审批和业主、监理备案和现场交底后
方可组织施工。 □ 脚手架搭设人员应按规定取得架子工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资格。 □ ? 脚手架搭设前应对脚手架钢管、扣件、木跳板等材料的材质、规格及
外观质量进行检查、选用,确保符合要求。 □ ? 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安全防护用品应佩戴齐全,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安
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鞋,扳手要有防坠绳,高处作业应使用工具袋和传递绳。 □ ? 搭设前应安装好围栏,悬挂安全警示标志,并派专人监护,严禁非施
施工前准备 ???????施工过程?控制 ????????
工人员入内。 □ 脚手架基础必须夯实硬化,基础横向向外要有排水坡度,并做到坚实平整、排水畅通,垫板不晃动、不沉降,立杆不悬空。 垫板材质为木质或槽钢,长度不少于两跨,木质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
搬运垫板时两人一组不得扔摔,铺设垫板要保证垫板和地面接触坚实,位置必须准确。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
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基础上表面小于等于200mm处的
立杆内侧。
当立杆基础在不同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
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立杆底端必须设有垫板,底层步距不得大于2m。整个架体从立杆根部
引设两处(对角)防雷接地。竖第一步架立杆,须有一人负责校正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大于L/200(L为立杆长)。
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应相互错开。立杆顶端应高出
女儿墙上表面1m,高出屋顶檐口1.5m。立杆的横距采用1.05m,纵距一般最大不超过2m。
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得小于3跨。第一步步距不得
大于2m,第二步起每步步距应为1.8m。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水平面内外侧两根纵向水平杆之间等间距加设两根钢管填芯,间距不宜大于300mm。
当墙壁有窗口、穿墙套管板等孔洞处时,应在该处架体内侧上下两根
纵向水平杆之间加设防护栏杆。 当内侧纵向水平杆离墙壁大于250mm时,必须加纵向水平防护杆或加设木脚手板防护。
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得大于100mm。 在搭设两步后操作人员要先搭设好上层的大横杆作为挂安全带的固定
点,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当脚手架搭设到四至五步架高时设置剪刀撑,且下部也要垫实不得悬
空。
必须在脚手架外侧立面纵向的两端各设置一道由底至顶连续的剪刀
撑;两剪刀撑内边之间距离应小于等于15m。 第一层、顶层、作业层脚手板必须铺满、铺稳。 高度大于6m的脚手架不得采用一字型斜道,应采用之字型斜道或非连
续一字型斜道,人行斜道坡度宜采用1比3;运料斜道坡度宜采用1比6。
安全通道顶部挑空的一根立杆两侧应设斜杆支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
宜为45?60度之间,外墙架体部分通道内侧面宜设横向斜撑。安全通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