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5最新宏观经济学习题

2015最新宏观经济学习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8:05:30

严浩

宏观经济学

2015

7.试列举在不同的情况下,政府应如何混合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 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概念

所谓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通过控制支出和税收进而影响总需求的经济政策。其主要工具是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

所谓货币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总需求的经济政策。其主要工具是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此外还有一些选择性政策工具和直接控制手段、道义劝告等。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形式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共同点在于通过影响总需求来影响产出。在调控经济活动时,为了避免相互抵消作用,增强调控力度,这就需要二者的相互配合。 a)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该搭配适用于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经济中存在大量未被利用的闲置资源。从IS-LM图上看,表现为在利率r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需求y大幅增加。

b)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搭配。该搭配适用于扭转严重的经济过热,抑制恶性通货膨胀,但要防止出现经济萎缩。从IS-LM图上看,表现为在利率r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需求y大幅减少。

c)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该搭配适用于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又不太严重时。从IS-LM图上看,表现为在利率r降低,社会总需求y变化不大。 d)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适用于经济萧条又不太严重时,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又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从IS-LM图上看,表现为在利率r上升,社会总需求y大幅增加。

17 / 26

严浩

宏观经济学

2015

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基本概念

总需求 总需求函数 总需求曲线 利率效应 实际余额效应 汇率效应 总供给 总供给函数 总供给曲线 潜在就业量(充分就业量) 潜在产量 古典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常规总供给曲线

二、判断题(F,T)

1.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时,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相应移动。( ) 2.名义货币供给不变时,价格水平的变动将引起总需求的变动。( ) 3.IS曲线的利率弹性越大,AD曲线越陡峭。( ) 4.LM曲线斜率越大,AD曲线越平坦。( ) 5.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AD曲线越陡峭。( ) 6.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AD曲线越平坦。( ) 7.财政政策通过对LM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AD曲线。( ) 8.货币政策通过对IS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AD曲线。( )

9.当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时,对应每一价格水平的总需求水平都有提高。( ) 10.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同比例的移动。( ) 11.总供给曲线同时反映了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状态。( ) 12.当劳动的边际产品一定时,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 13.劳动需求曲线由均衡的实际工资水平和就业水平所决定的点组成。( )

14.根据新古典总供给模型,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的交点处既不存在失业,也不存在工作岗位的闲置。( )

15.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意味着长期而言经济能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 16.长期总供给曲线即潜在产量线。( ) 17.在短期生产函数中,由于时间与其他因素的限制,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均不能改变。 ( ) 18.主流学派认为,经济在长期内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因而政府的经济政策是不必要的。( )

三、单项选择题

1.价格水平上升导致( )。

A.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左移 B.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右移 C.实际货币供给上升,LM曲线左移 D.实际货币供给上升,LM曲线右移 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 )。

A.国外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 B.消费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 C.投资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 D.以上几个因素都存在 3.其他条件不变时,( )因素引起AD曲线左移。

A.价格水平下降 B.政府支出减少 C.税收减少 D.名义货币供给增加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般而言,在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要素的数量均可变动

B.在有关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研究中,常使用资本量不变的总量生产函数 C.充分就业量即所有劳动力都得到工作时的总就业量

D.在有关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研究中,常使用就业量不变的总量生产函数

18 / 26

严浩

宏观经济学

2015

5.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假设有( )。

A.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工会对劳动力供给的一定程度的垄断 B.劳动者存在“货币幻觉” C.货币工资率具有刚性

D.劳动供给和需求均可立即对工资率的变化作出反应 6.在( )的情况下,总供给水平与价格水平同向变动。 A.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均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作出反应

B.劳动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作出反应,而劳动需求则不作反应 C.劳动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作出反应,而劳动供给则不作反应 D.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均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作反应 7.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前提假定是( )。

A.价格不变 B.收入不变 C.生产函数不变 D.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可以调整 8.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一垂线,则税收减少会导致( ) A. 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上升 B.价格水平上升,而实际产出不变 C.实际产出上升,而价格水平不变 D.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均不变 9.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一垂线,当名义货币供给增加20%时,( ) A.价格水平不变 B.利率增加 C.名义工资增加20% D.实际货币供给增加20% 10.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一垂线,当政府支出增加时,( )

A.利率增加,且产出的组成发生改变 B.实际货币供给增加,且产出的组成发生改变C.对实际货币供给及产出的组成均无影响 D.对利率及产出的组成均无影响 11.在古典总供给曲线分析中,如已实现充分就业,则名义货币供给增加时,( )。 A.实际货币供给增加,且产出的组成发生改变B.对实际货币供给及产出的组成均无影响 C.实际产出同比例增加 D.利率降低,产出的组成发生改变 12.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则税收降低会增加( )。 A.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 B.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C.实际产出,但对价格水平无影响 D.价格水平,但对实际产出无影响

13.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则总需求曲线左移会降低( ) A.实际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 B.名义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 C.劳动生产率和实际产出 D.劳动需求、就业量和实际工资

四、多项选择

1、当宏观经济短期均衡时,实际收入可以( )

A低于充分就业收入; B 等于充分就业收入; C高于充分就业收入; D低于充分就业收入但价格水平较低; E等于充分就业收入但价格水平较高。 2、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的原因有( )

A生产技术的进步; B人口的增加; C预期利润率的提高; D价格水平的上升; E资本的增加 3、短期总供给曲线左移的原因是( )

A工会要求更高的工资; B卖方垄断厂商要求更高的价格; C 政府税收的减少; D预期利润率的提高; E劳动生产率的降低 4、总需求曲线右移的原因有( )

A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B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

C 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 D税率的上升; E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 5、总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上升( )

19 / 26

严浩

宏观经济学

2015

A会提高利率减少投资; B减少消费; C减少政府购买支出; D 增加税收 6、当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时,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使经济恢复充分就业均衡( ) A增加政府购买支出; B增加货币供给量 C 增加税收 D降低法定准备率 7、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左移会使( )

A收入减少; B价格上升; C 收入增加; D价格下降; E就业减少

五、计算题

1.已知消费c=90+0.8 yd、投资 i=150-6r、税收t=100。政府购买g=100、名义货币供给M=160、货币需求L=0.2y-4 r,试求当价格水平分别为1.00和1.25时,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

六、思考题

1、说明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2、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 3、简单的凯恩斯模型、IS—LM模型、AS—AD模型有何内在联系? 4、简析古典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与常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区别。

5、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互动,说明宏观经济中的萧条、高涨和滞胀的状态。

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二、判断题(F,T)

1F 2T 3F 4T 5T 6F 7F 8F 9T 10F 11T 12T 13F 14T 15T 16T 17F 18F 三、单项选择题

1A 2D 3B 4B 5D 6C 7D 8B 9C 10A 11B 12A 13B 四、多项选择

1、ABCDE 2、ABCE 3、ABE 4、ABE 5、ABD 6、ABD 7、ABE 五、计算题

1.当P=1时,均衡收入为1000,利率10%。当P=1.25时,均衡收入为904,利率为13.2% 六、思考题

1、说明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答:(1)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若价格水平提高,则国民收入水平下降;若价格水平下降,则国民收入水平上升。

(2)这种关系的内在机制是: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LM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效应造成投资需求下降,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水平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和国外需求减少,引起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可以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即IS-LM模型,推导出总需求函数。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0 / 26

搜索更多关于: 2015最新宏观经济学习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严浩 宏观经济学 2015 7.试列举在不同的情况下,政府应如何混合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 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概念 所谓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通过控制支出和税收进而影响总需求的经济政策。其主要工具是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 所谓货币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总需求的经济政策。其主要工具是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此外还有一些选择性政策工具和直接控制手段、道义劝告等。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形式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共同点在于通过影响总需求来影响产出。在调控经济活动时,为了避免相互抵消作用,增强调控力度,这就需要二者的相互配合。 a)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该搭配适用于出现严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