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市十三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上海十三校2015届高三学科测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这强调的是 ( )
A.古为今用 B.以古讽今 C.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
2.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中国、印度、希腊三大文明在哲学思想上各有侧重,其内容大致可分为:甲、参悟生死问题;乙、探索人的理性;丙、规范社会秩序。与上述内容相对应的国家应是 ( )
A.中国:甲;印度:乙;希腊:丙 B.中国:丙;印度:甲;希腊:乙 C.中国:丙;印度:乙;希腊:甲 D.中国:乙;印度:丙;希腊:甲 3.“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中国
4.在梭伦执政的年代,我们能能看到的是 ( )
A.国王住在有巨石围墙的王宫中,统治全体臣民 B.公民步行走向各自选区,参加选举公民代表 C.公民大会正就公职津贴是否要增加展开激烈辩论 D.在法庭上,其审判员从所有公民中抽签选举产生
5.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
A.最高权力机关有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6.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终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制定“十二铜表法”。与此事时代相近的是 ( )
A.在古代中国,秦发动战争兼并六国 B.在古代西亚,汉姆拉比法典制订 C.在古希腊,雅典的“伯里克利时代” D.在地中海东岸,基督教创立 7.“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自称“臣下”者的身份最有可能是 ( )
A.封建贵族 B.封建农奴 C.城市市民 D.基督教徒
8.对于同一个历史事实,往往由于视角、史料的差异而产生不一样的解释。下列选项中,由于新史料的发现而导致不同解释的是 ( )
A.哥伦布到达美洲被称为“发现新大陆”,也被称为“文明的相遇” B.魏晋南北朝被称为“分裂的时代”,也被视为“思想的自由时代” C.欧洲中世纪被称为“黑暗的时代”,也被目为“田园牧歌的时代”
D.商朝一度被认为是“传说中的时代”,也被认为是“信史时代”
9.炎帝(神农氏)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相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 )
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10.“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三千年前“帝都”的名称是 ( ) A.镐 B.殷 C.咸阳 D.长安
11.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 ( )
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中西文化基础 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12.“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愈设而敌人愈多。”
这符合哪派学说的思想 (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13.观察右图,判断图示时期出现在地区③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
A.商鞅变法 B.焚书坑儒 C.迁都洛邑 D.《孟子》著成
14.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为加强对西域的控制,设置 ( )
A.陇西郡 B.河西四郡 C.安西都护府 D.伊犁将军
15.西汉后期流行这样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籯(竹笼),不如一经。”造成这种心态的主要原因是当时 ( )
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 B.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C.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
16.右图为湖南长沙马王堆—座墓葬中出土的丝织品,上面用当时通行的字体抄写了一部典籍。这种字体开始通行于 ( )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17.北魏改革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
并要求男子达到l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 )
A.抑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
18.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源 D.抗衡佛道
19.能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所用的地图是 ( )
A B C D
20.史载,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21.历史上,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如孟子与亚里士多德是同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下列人物组合与此相似的是 ( )
A.徐光启和伽利略 B.朱元璋和拿破仑 C.悉达多和穆罕默德 D.曹雪芹和孟德斯鸠
22.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 )
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
23.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主张,认为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这一主张 ( )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24.“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导致上述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25.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足指 ( )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26.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和经验”基于 ( )
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B.自然科学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 C.民族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27.启蒙思想家洛克关于国家政治的思想,与卢梭明显不同的是 ( )
A.议会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B.国家源于社会契约 C.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 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28.“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包括 ( ) ①君主立宪政体确立 ②圈地运动的开展 ③机器工厂的出现 ④海外市场的扩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9.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 A.共和制度的确立 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30.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
这反映了当时日本 ( )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伯里克利)“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尚书》)。对这两个“民主”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两个“民主”的含义不同,但两者都对各自的“民主”持赞扬态度 B.前者“民主”是指“公民做主”,后者“民主”是“指为民做主” C.在古代的中国和希腊,都有人在思考政治制度的合理选择 D.无论是古代雅典还是古代中国,实现“民主”是民众的普遍愿望
32.右图为商代的铁刃铜钺。经化验,它是用陨铁锻造成薄刃后,浇铸青铜柄部而成。对该金属工具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 )
A.商朝是中国进入铁器时代的开端 B.因陨铁量少,不足制造整件工具 C.商人开始认识铁的优点并加以利用 D.这可以作为商朝手工业水平的证据
33.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说法中最符合材料原意的是 ( )
A.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B.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34.李大钊说:“19世纪全世界之文明如政治或社会之组织等,罔不胚胎于法兰西血潮之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法国大革命所产生的政治制度孕育了西方民主制度 B.法国的政治、思想革命深刻影响了之后的世界文明 C.19世纪世界资本主义文明发展与法国有着必然联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