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义务教育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教学目标 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P12.6 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体会相应的规律。 2、类推练习 仿照上题,改编题目 64÷472÷6 二、课内练习 1、48个同学去采集昆虫标本,每3人分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 2、小明在图书室借了一本98页的故事书,准备一个星期把它看完。他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3、食品店里一袋面包4元,50元钱最多能买多少袋面包?还剩几元? 4、同学们去划船,女同学20人,男同学23人,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需要租多少条船? 三、拓展练习 P13.思考题,先由学生独立思考,也可同桌交流想法。 在上面基础上组织交流讨论,说说推想过程。 四、练习指导 在学生独立审题理解的基础上,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共同讨论,理清思路,总结方法。 五、全课总结 六、作业:P13:7——9 教学后记: 实践活动:农村新貌 教学内容 P14——15 教学目标 1、根据课本情境解决现有问题,并能解决在具体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 2、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有序的观察能力。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根据情景,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谈话,播放课件,感受农村新貌。 二、创设情境,进行实践活动 1、整体感知 课件演示农村新貌全景,整体感知画面内容。 问:在幸福村,你看到什么? 仔细看看每个地方,阅读图中人物说的话,把你看到的、读到的说一说。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⑴小组合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在幸福村中,有宽阔的大道,大家可以自由地参观,但在参观的过程中,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边参观,边根绝所给出的信息, 提出问题,行吗? 学生分小组活动,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问题,并整理出来。 ⑵全班交流,选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教师板书提出的问题,如: 幸福村有几排楼房? 幸福村有多少人? 幸福村的街上有多少个灯柱? 小华用3分钟的时间能从家走到果园吗? 玩具厂每天做的玩具可以装几箱? 果园里有多少棵果树? 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从以上问题中选自己喜欢的问题,解答出来。 再在小组内交流,并互相评价。 最后在班级内汇报,同时要求说出解决每个问题的思路和过程。 三、应用拓展,积累经验 这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新农村,在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或想法吗?随着社会的进步,你觉得农村还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教学后记: 第十一课时 认识整千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1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整千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直接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的含义;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明确计数单位“万”所在的位置;会读、写整千数和一万。
2、探索并掌握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3、体会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体育馆吗?在哪里见到的?您所见的体育馆有多大?能坐多少人?今天,老师将带你们去参观一个万人体育馆,想去看吗?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并告诉学生这座体育馆大约能作10,000人。据想知道10,000有多大,10,000怎么写吗?(板书课题:认识整千数)
二、师生合作,获得新知。 1、感受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
教师出示一个大正方体。谈话:你知道了一个大正方体有几个小正方体吗?一个正方体表示一千。接着出示2个大正方体,提问:这是几千?(二千)让学生依次数下去,一千、二千、三千……九千,当出现10个大正方体时,提问:10个一千是多少?(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现在你知道10,000有多大吗?(一万有10个一千)
2、借助计数器教学读写整千数和一万。
教师先在计数器的千位上拨出3粒珠,提问:千位上的三粒珠表示多少?谁能把这个数写出来?指出:3个一千是3,000。让学生读一读。
指名在计数器上拨出五千、九千,让学生说说有几个1,000。提问:你们能写出来吗?然后读一读。
要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0,你会怎么拨珠?让学生拨一拨,写一写,读一读。
3、找朋友。
教师把写有二千、三千、六千、八千、一万、2000、300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