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集团公司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
研发人员总数40%,引进一批国内外具有研究成果的高层次技术人才。
健康产业:引进和储备水产养殖、种植、畜牧、生态养老休闲等专业技术人才约80人。
2、金融、贸易人才队伍建设。
金融领域:引进和储备银行、证券、融资租赁、信托等专业的高端技术人才约90人。
贸易领域:引进和培养市场营销、国际贸易、运营管理、风险防控等专业技术人才约50人。
全产业链经营领域:引进和培养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大数据、平台管理等专业技术人才约100人。
(三)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围绕集团公司的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调整,培养、引进能够有效推动企业工艺改造、技术革新和重大项目实施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等领军型高技能人才。每年培养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实用技能人才350名以上,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数量占技能人员总数的10%以上。建成各专业(工种)技能大师工作室30个。每年培养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350名以上,到2020年,集团公司高技能人才总数达到2000人以上。
五、人才队伍建设重点任务
(一)统筹战略布局培养人才。通过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年轻人才、储备核心人才,优化现有人才结构,建立人才储备梯队,为集团公司“十三五”规划实施配置一支高
9
素质人才队伍。为实现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支队伍和各板块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的目标,各板块在“十三五”期间,形成较为明显的人才优势:氯碱板块,建成全国氯碱、电石、热电领域一流的人才队伍;纺织板块,达到疆内人才领先;金融、贸易、全产业链经营等领域,形成明显的人才竞争优势;煤化工、石油化工、健康产业,匹配可起到牵头作用的行业高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要有一定比例的跨区域、跨行业轮岗培养和发展。同时,重视企业党群工作者队伍建设,培养既懂党务政工、又熟悉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围绕产业布局培养人才。按照集团公司“一主两翼”的产业布局,突出引进和培养新涉足产业管理、技术人才。
1、氯碱主业人才发展应立足现状、内部提升,逐步建立公司在行业的专家人才地位。
2、粘胶纺织一体化和石油化工产业,按照与氯碱主业“两翼齐飞”的产业定位,其人才发展布局作为产业人才发展的重点。随着粘胶纤维和纺纱产能规模的不断扩大,该板块应立足现状,培养和引进行业内高端人才,为纤维产品差别化、多样化以及差别化粘胶纤维研发中心的运作储备高端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3、石油化工板块,利用国内、疆内成熟的石油化工产业发展优势,为石油化工油品加工—PX—PTA的发展引进行业内高端技术管理人才。
10
4、为发展以博斯腾湖野生鱼、生态牛羊养殖为基础的健康食品业,以及在后峡、丰收电厂或中心城区发展健康养老业,按照外聘和返聘的方式,引进行业内的高端人才。
(三)着眼长远发培养人才。围绕集团公司“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金融、贸易和全产业链经营等业务的需要,突出引进和培养资本运作、金融、贸易、产业链管理领域高层次人才,建立服务产业、资本、金融“三环联动”的人才新格局。以香港公司和霍尔果斯融资租赁公司为平台,积极取得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资质,引进人才,发展金融产业;探索实行实体经济+互联网的运作模式,引进培养互联网高端人才。利用上海、香港等金融中心、人才中心的优势,为金融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XX物产为平台,以贸易金融为支撑点,开展产业贸易,人才配备以外部引进为主,内部培养为辅。以蓝天物流为平台,发展现代物流和全供应链管理,为适应采购、销售、物流等全产业链经营需要,在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同时,以3年时间为周期,实现采购从业人员不低于50%的轮岗和调整。
六、具体措施
(一)大力开展各类人才培训。一是与区内外各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针对各类人才职业发展和工作需要,以专项培训、综合培训、专题研修等多种形式,分类组织开展人才理念更新、知识更新拓展、实践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技术适应、创新创业等能力提升训练,提升岗位适应、职业发展能力。利
11
用援疆省市人才培养的优势资源,采取双向挂职、“走出去”和“请进来”培训的方式,为企业培养紧缺专业人才。二是积极争取纳入自治区优秀企业家培养、自治区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自治区少数民族骨干人才培养工程选拔计划,以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管理能力、业务知识水平为目标,开展不同层次管理人员培训。争取培养10名自治区优秀企业家,20名自治区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是根据集团公司管理人员现状,制定有针对性培训方案,从管理心理学、组织变革、危机管理、品牌建设、领导力、领导艺术、专业管理等多维度设计课程。到2020年,公司现有各级管理人员每人每年接受培训不少于90课时,外送培训人数约达到管理干部总人数的50%。
(二)搭建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一是实施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工程。依托XX大学(XX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和各公司、园区的培训基地,完善内部培训培养制度,整合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开展技能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每年培养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350名以上,到2020年,集团公司高技能人才总数达到2000人以上。二是实施XX技能大师工作室计划。到2020年,在氯碱、电石、热电和粘胶、纺织等产业板块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挥技能大师在技术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制定《集团公司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办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