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实践课活动设计方案
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 . 考察科学发现的历程,感受并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所必备的精神和品格 . 亲身实践,学会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仪器 .
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形成对自己的周遭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措施
1、健全组织,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合作小组。
2、切实制订好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同年级可以制订相同的活动方案。 3、抓实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性管理,收集和保存好学生的活动过程性资料,这些资料作为教师五认真查阅的资料。
4、开展理论学习和研究,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比赛。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方法: (一)、给学生提供自由学习的空间
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在这个空间里,要让学生尽情地观赏一切,分析一切,这一切原本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也正因为陌生,给了他们以新奇的感觉,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开展广泛的交流,并对获得的种种信息和现象进行充分的,毫无拘束的争辩,在争论中认识,在争辩中深化。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这对于我们也提出了一个严厉的挑战,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因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拓展文化结构和自身素质。活动给了他们欣然求知的乐趣,活动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二)、给学生搭建主动学习的舞台
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它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
在准备阶段,在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室里讨论,由我来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做出活动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孩子将模糊的问题有效合理地表述出来,并帮助与指导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
在实施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还有安全问题,活动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我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些指导,对一些必要的专题讲解和方法的介绍,并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组织活动小组,确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题及内容,确定研究的目标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精心设计过程,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调控。在综合实践中,研究方式的选择,学习小组的组成,活动过程中的计划、活动成果的构想,都完全在学生自己手上。 四: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1)学生方面的评价:个人自评,从情感态度,信息加工,实践创新,合作交流,成果展示等五个方面评价。小组互评:建立个人档案,每学期给予自我总结评定。(2)、教师方面的评价: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的方式。活动的过程。活动的效果。
总之,学生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能真正做到锻炼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我的成功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