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陋室铭》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陋室铭》优秀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0:35:53

《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陋室铭》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全文只有9句,寥寥81字,以立意鲜明,构思精巧,韵味深长而脸炙人口,流传百世,显示了它永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本册之前,学生已学习一些文言文,但对文言文自主翻译能力不是很高,对结合时代背景总体领悟文言文能力不足。本文语言精辟,整篇用韵,对偶工整。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以读为主,让学生从读中感受文章语言的优美,体味作者内心世界。在读的基础上紧扣一个“陋”字展开,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作者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铭”的体裁特点。

(2)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感知文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疏通文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铭文的特点;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是如何借陋室表达自己的高尚的情操和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趣。

教学方法:诵读法 探究讨论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导入新课。 1、谈话交流,了解“铭”。

老师首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是老师的座右铭,你们有自已的座右铭吗?学生交流,谁知道什么是座右铭吗?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座右铭是铭文样式之一,铭原指镂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以记功颂德传扬于后世,这种文体一般讲用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被尊为铭辞中的长者的铭文──(板书:陋室铭、刘禹锡)。

2、朗读课文,认识诗豪。

注意韵脚,要读得韵味悠长。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3、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颇得白居易推崇。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理应住衙门里

的三间宽敞大屋,可是和州知县多方刁难,半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二、朗读课文,积累实词,理解大意。 1、声情并茂,读出文意。

结合注释,同桌合作,串译课文,疑问处做标记. 2、师生交流,疏通课文。

提醒学生:“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使用了互文手法,翻译时注意。 补充注释:名。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乱。劳。“之”字用法。 三、品读课文,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精神世界。

1、下面,我们去参观一下刘禹锡的陋室!大家发挥想象,根椐文中句子,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就学生答案整理。

景----------环境优美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人----------交友不俗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事----------兴趣高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大家说,陋室陋么?不陋。简直可以与诸葛亮的草庐,杨雄的子云亭可以媲美。连刘禹锡自已最后也拿他们自况,还把孔子的名言来点题:何陋之有?一句反诘,充分表现了陋室不陋。

2、再细品课文,思考:陋室不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结合全文可以看出刘禹锡怎样的情操?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全文文眼,中心主旨句。

品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其实文章一开头就点明了陋室不陋的原因,而且还运用了比兴(“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的手法,以山水引出陋室。结尾也省掉了:君子居之。是人的品德高尚忘却了陋室之陋,是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彩。真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诗人用陋室表达一种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操。 而这种高洁的志趣和品质是通过陋室表现出来的,这种写作手法叫托物言志。如有人用竹子来表达自已正直虚心高洁,有人用白杨来讴歌人民生命力顽强,不折不挠。

四、研读延读,更深刻理解课文。

1、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转眼间我们就要离开陋室,你不想留下点什么纪念吗?老师有个建议,你可以给刘禹锡的陋室起一个雅称,比如──清心斋;也可以给刘禹锡送一块匾额,比如──室陋德馨。也可以对刘禹锡一诉心声……

怡然居 德馨亭 宁静致远 卧龙轩

2、刚才大家对刘禹锡的评价很高,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评价呢? 质疑 是积极入世还是消极遁世?

看似隐居,但自比仙龙,分明是坐待良机,以图再起!刘禹锡,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有的只是大丈夫的傲岸和超拔,有的是大丈夫的铮铮铁骨。刘禹锡,哪怕身居陋室,也绝不会沉溺于孤芳自赏。我们再来读读这千古名篇吧,读出他心灵的呐喊来!

五、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阅读《陋室铭》,认识了身居陋室心怀天下的刘禹锡,读取了他响亮的人生宣言,聆听了他高傲的生命之歌!让我们怀着对刘禹锡的理解和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陋室铭》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全文只有9句,寥寥81字,以立意鲜明,构思精巧,韵味深长而脸炙人口,流传百世,显示了它永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本册之前,学生已学习一些文言文,但对文言文自主翻译能力不是很高,对结合时代背景总体领悟文言文能力不足。本文语言精辟,整篇用韵,对偶工整。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以读为主,让学生从读中感受文章语言的优美,体味作者内心世界。在读的基础上紧扣一个“陋”字展开,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作者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