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及其应用第一章试题1
数据库及其应用第一章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关系模型中,实现实体之间联系是通过( ) A.关系 B.指针 C.表 2.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的( )
D.公共字段
A.正确性 B.安全性 C.可恢复 D.可移植性 3.有关系R和S如下图所示,关系代数运算 的结果是( ) A.(2 4 6 5) B.(2 4 6 7) C.(3 5 7 5) D.(3 5 7 7)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局E-R模型设计的是( ) .A.确定公共实体类型
C.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
B.消除冲突
D.合并局部E—R模型
5.在下列对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关系中的列称为属性 B.关系中允许有相同的属性名 C.关系中的行称为元组 D.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域
6.有关系表R(学号,姓名,性别),若要检索R中所有男同学的元组,则该操作的关系代数表达式为( ) A.Ⅱ性别(R) B.σ性别(R) C.Ⅱ性别="男"(R) D.σ性别="男"(R)
7.若关系R属于1NF,且不存在非主属性部分函数依赖于主键,则R属于( ) A.1NF B.2NF C.3NF D.BCNF 8.关系中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 ) A.域 B.元数 C.元组
D.基数
9.由局部E-R图向全局E-R图转换时,需要消除冲突,其中不包括消除( ) .A.属性冲突 B.结构冲突 C.命名冲突 D.语法冲突 10.用来表达用户需求观点的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型称为( ) A.逻辑模型 B.外部模型 C.内部模型 D.概念模型
11.从用户需求观点看,对数据库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是数据库的( ) A.概念模型 B.逻辑模型 C.外部模型 D.内部模型 12.下面关于各个模式之间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逻辑模式是内模式的逻辑表示 C.内模式是逻辑模式的物理实现
B.外模式是内模式的直接表示 D.外模式是逻辑模式的部分提取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关系模型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 .
A.数据结构 B.数据操纵 C.数据安全性定义 D.数据完整性规则
14.有关系模式:S(学号,姓名,班级,课程号,课程名,成绩),为了使分解后的关系均达到3NF,则至少需要将S分解成( )
A.2个表 B.3个表 C.4个表 15.以下不属于数据库技术特点的是( ) .
A.数据结构化 B.数据共享 C.数据冗余小 D.以记录为单位对数据进行操作 16.设有关系R(A,B,C)和S(B,C,D),则R S的属性个数是( ) A.3个 B.4个 C.6个 D.7个 17.如果要将一个关系模式规范化为2NF,必须( )
A.消除非主属性对键的部分函数依赖 B.消除主属性对键的部分函数依赖 C.消除非主属性对键的传递函数依赖 D.消除主属性对键的传递函数依赖 18.若关系模式R属于1NF,且所有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R的主键。则R属于( ) A.1NF B.2NF C.3NF 19.三级模式间存在两种映射,它们是( ) A.模式与子模式间,模式与内模式间
B.子模式与内模式间,外模式与内模式间 C.子模式与外模式间,模式与内模式间
D.4NF D.5个表
D.模式与内模式间,模式与模式间
20.从关系中挑选出指定的属性组成新关系的运算称为( ) A.“选取”运算 B.“投影”运算 C.“联接”运算 D.“交”运算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1. 若关系模式R中属性K是另一个关系模式的主键,则K在R中称为_____________。
22. 在关系模型中,利用________实现关系之间的联系。 23. 在关系模型中,关系中元组的个数称为________。
24. 设关系模式R(A,B,C)中,有函数依赖A→B和B→C,则R中存在______。 25. 若两个没有公共属性的关系进行自然连接,则其自然连接将转化为______操作。 26. 关系R有8列属性,关系S有4列属性,则R×S有____________列属性。 27. 数据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发生变化时,可以不用修改使用数据的____________。 28. 提供数据库定义、数据装入、数据操纵、数据控制和DB维护功能的软件称为______。 29. 数据独立性分为______和______。
30. 分解关系的三条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数据独立、________和减少了数据冗余、数据的安全性、使用操作方便性。 32. 关系代数中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________。 33. 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是建立在________基础上的。
34. 从关系规范化理论的角度讲,关系的规范化过程实际是对关系进行________的过程。
35. 关系数据操作语言(DML)特点是:操作对象与结果均为关系、操作的非过程性强、语言一体化、并且是建立
在________基础之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 5分,共25分) 36. 简述关系的基本性质。
37. 简述DBMS的5个主要功能。
38. 简述在关系规范化过程中,从1NF到2NF和从2NF到3NF转换的规则。
39. 有关系模式:S(学号,姓名,性别,班级,课程号,学时数,成绩),下图是关系S的一个实例。 S 40. 学号 47. 20071 54. 20071 61. 20072 68. 20072 75. 20073 48. 魏明 55. 魏明 62. 李仪 69. 李仪 76. 魏明 77. 男 78. 2班 79. 102 80. 36 81. 90 70. 女 71. 1班 72. 102 73. 36 74. 75 49. 男 56. 男 63. 女 41. 姓名 42. 性别 43. 班级 44. 课程号 50. 1班 51. 101 57. 1班 58. 102 64. 1班 65. 101 45. 学时数 52. 72 59. 36 66. 72 53. 80 60. 85 67. 84 46. 成绩 (1)判断S属于第几范式?
(2)写出S的主键;
(3)分析关系S中存在的问题。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0.将以下两个局部E-R图合并为全局E-R图,并将全局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
(注:每个学生的总分是他所选课程成绩的总和。)
41.某企业需要采购多种材料,每种材料可由多个供应商提供,且每个供应商可以为企业提供多种材料。材料有材料编号、材料名称和规格等属性;供应商有供应商号、名称、地址和电话号码等属性;采购时需要记录采购日期、单价和数量等信息。
要求:(1)根据上述语文设计E-R模型,要求注明联系类型,可省略属性; (2)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并指出每个关系的主键和外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