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六安大别山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方案
由于无人看管,无经费投入缺少管理机构和人员。在200多处纪念设施中,除5所陵园设有管理机构(分别为科、股级),其余的均无管理机构,大都处于无人看管状态。
(1)破损较严重:目前,县乡管理的纪念建筑物破损、锈蚀、霉变、虫害等现象十分严重,有的面目全非,有的成为垃圾场,环境卫生极差。
(2)投入不足:现每年除民政部门从事业经费中挤出一点维修外,县乡两级财政几乎没有投入
(3)开发利用不够: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筑设施,除了纪念、祭奠革命烈士的特殊功能外,还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由于目前开发建设不足,很多建筑物或遗址不具有开展旅游和教育的条件,部分场所不通车;不具有接待的基本条件,更没有现代教育手段。景区之间不连接,难以形成旅游线路和旅游产业。
三、红色旅游发展思路
1、指导思想
(1)坚持把发展红色旅游同弘扬革命传统,加强爱党爱国教育、保护革命文物相结合,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带动老区旅游发展。
(2)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以红色旅游为主线,重点建设精品景区和红色旅游热线,形成红色旅游基地。
(3)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加强资源整合和利用,从实际出发,把握建设规模与标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多措并举,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加大投入;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筹集资金,运作项目,促进红色旅游事业向前发展。
2、基本思路
充分发挥六安红色旅游资源优势,促进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同红色旅游资源相结合,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主线,开发旅游资源,兴建设施,开拓市场,逐步建成皖西大别山红色旅游基地,成为华东乃至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以红色党史、红色军史、红色政史和红色文化史为特色,努力建设各具特色的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和水平,开发旅游系列产品,构筑旅游产业群体,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带动六安老区人民加快奔小康。
3、重点景点及旅游线路
(1)六安市大别山红色旅游基地。以六安市五县三区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六安市、金寨县、霍山县和叶集区博物馆和景区为重点,六安市重点开发红色党史、金寨县重点开发红色军史,霍山县重点开发红色政史,叶集区重点开发红色文史,形成以六安至叶集至金寨至
霍山至六安为重点区域,以金寨至白塔畈至独山革命旧址至独山机场至苏埠战役旧址至横排头风景区至许继慎烈士陵园至张家店战役旧址经施桥镇达六舒公路,以此为黄金热线。南通舒城、霍山、岳西,北连寿县、霍邱,对内牵动旅游网络,对外构成开放格局,形成六安市大别山红色旅游基地。
(2)金寨县红色旅游基地
即创建一座旅游名城(梅山),开辟一条精品线路,开发一批特色景点,依托宁西铁路、沪汉蓉快速铁路、合武高速公路和312国道,辐射全国,充分发挥基地在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
(3)红色旅游名城及重要景点
①六安红色旅游名城重要景区:皖西烈士陵园、六霍起义纪念园、皖西博物馆、“三农”及“中国革命小组”旧址;刘邓大军南下临时指挥部旧址;中共六安特支旧址(1925年西门横街谢杏典家);六安兵变旧址;省抗日动委会旧址;中共安徽省工委机关旧址;朱蕴山于庆安街10号驻地旧址;唐晓光处决九汉*旧址;中共六安特区委成立旧址(紫竹林);周狷之就义旧址;丁香墀就义旧址。
②金寨县梅山红色旅游名城主要景区: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金寨县红色文化园、将军摇篮休闲渡假村、金寨县文物展览馆。
③霍山县衡山红色旅游名城主要景区:霍山县革命烈士陵园、安徽省红色区域中心展览馆、红三十三师首克霍山县县城旧址、安徽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成立旧址,长山冲保卫战旧址。
④除三大名城景区外,主要景点还有:独山革命旧址群,苏家埠战役旧址、许继慎烈士陵园,张家店战斗旧址,朱蕴山旧居及系列景点,冇牛岗起义及汪孝芝系列景点,立夏节起义旧址、红28军旧址、红32师成立旧址、红33师师部旧址、中共鄂豫皖省委旧址、列宁小学旧址、赤城县邮政局旧址、新四军四支队兵站旧址、六安六区苏维埃政府旧址、邓小平在下楼房村主持会议旧址、新四军四支队旧址、西镇暴动旧址、诸佛庵革命旧址群、诸佛庵兵变旧址、霍山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白马尖红二十七军突围旧址、舒传贤旧居、鹿吐石铺大捷旧址、叶集未名四杰广场、红二十五军霍邱保卫战旧址、寿县瓦埠暴动旧址、中共小甸集特支旧址。
(4)主要旅游线路
以皖西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结合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交通发展规划,规划红色旅游线路网络。即以两铁(宁西铁路、合武高速铁路)和两高(商景高速公路、合武高速公路)为主骨架,重点发展对外旅游。以六安、叶集、金寨、霍山四城镇为重点区域形成红色旅游圈,重点开发圈内景点,形成红色旅游黄金线路。以“四纵四横” 公路为主骨架,重点发展区域旅游线路。
①两铁两高主骨架线路。以宁西铁路、拟建的合武高速铁路、商景高速公路、合武高速公路为主,沟通合肥、南京、上海、武汉、郑州、西安大区域交通,拓展红色旅游市场。
②红色旅游圈及黄金线路
以六安市、叶集镇、金寨县城和霍山县城为主,构筑红色旅游圈。在此基础上,重点开发红色旅游黄金线。即金寨县城—白塔畈(蒋光慈旧居)—独山革命旧址群—汪荣华家乡—独山机场—苏家埠战役旧址—横排头风景区—许继慎烈士陵园—土门店党支部旧址—岩湾风景区—张家店战役旧址—打山渡槽—施桥镇达舒城、六安。
③四纵四横网络线路 “四纵”为:
六安—舒城—万佛湖—新四军旧址—万佛山; 六安—张店—毛坦厂—东石笋—查湾—岳西;
六安—许继慎烈士陵园(横排头、苏家埠)—霍山—黑石渡(佛子岭水库)—道士冲—天堂寨;
六安—(叶集)金寨—南溪(古碑)—丁埠—斑竹园—天堂寨。 “四横”为:
六安—叶集—金寨;
六安—施桥—张店—苏埠—独山—金寨;
舒城—毛坦厂—霍山—张冲—金寨—铁冲—固始;
舒城—晓天—查湾—磨子潭—太阳(包家、岳西)—道士冲—天堂寨
四、重点景区建设方案
△一、皖西烈士陵园建设方案
△二、独山革命旧址群建设方案
△三、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建设方案
△四、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建设方案
△五、红二十八军军部及重建旧址建设方案(金寨县)
五、效益评价
1、有利于红色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皖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诞生了红33师、31师、红25军、28军,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境内拥有众多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革命遗迹和文物。抓住机遇,实施红色旅游资源基地规划建设,必将对加强革命遗址保护、恢复发挥重要积极的作用。
2、有利于促进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革命遗迹和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红色化资源,是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是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实施该项目建设,改善基地设施和条件,有效保护红色资源,更有利于对党员、干部和群众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和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挖掘爱国主义
教育基地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内涵,使之更好地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服务,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继承先烈遗志,增强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育和造就新世纪现代化建设新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的历史意见。
3、有利于促进老区小康建设步伐加快。皖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人民是无私奉献的人民。但由于战争创伤、交通闭塞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六安仍十分贫困。实施红色旅游基地建设,对整合绿色、红色旅游资源,发挥旅游经济关联度大,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丰富的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六安小康建设进程。
4、有利于皖西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竞相发展、相映生辉,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市已将主打绿色、红色两大品牌作为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重点策略。随着红色旅游基地规划和实施,将为红色旅游的发展,红色品牌的成长、壮大,促进红色旅游、绿色旅游相互融合、产业联动发挥重要作用。
六、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大别山红色旅游工程领导小组、市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计划委员会,重点负责组织规划的编制,项目的争取和监督实施工作。
2、整合红色、绿色旅游资源,强化产业联动。积极开发红色旅游产品,挖掘推出红色基地的红色电影、歌曲光盘及革命书籍、将军传记、画册、连环画等文化旅游产品,同时积极开展“绿色产品红色化”的策划宣传,促进两大品牌互相发展。
3、加大与旅游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红色旅游重点推进道路建设,提高主要景点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水平;加大旅游环境整治力度,创造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文明有序的旅游环境和高雅舒适的游乐环境。
4、加大宣传力度。创新营销方式,提升红色旅游的形象和知名度。加大营销力度,挖掘红色电影、电视剧题材,举办革命人物、革命歌曲、革命故事探访活动等。
5、推进旅游管理体制的创新,提高红色旅游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红色旅游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上的改革,努力促进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六安 大别山 红色旅游景区 建设方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