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济宁市2013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
2013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小题各1分,5-10题各2分,本大题共16分。) 1.(1分)(2013?济宁)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它不仅被视为美好和富有的象征,而且还可以其特有的价值造福于人类.常言道:“真金不怕火炼”主要是指( ) A. 熔点高 B. 延展性好 C. 有金属光泽 D. 化学性质稳定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的化学性质分析.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加热条件下也不容易与其它物质发 生化学反应. 解答:解:“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条件下也不容易发生化学变化.体现了金的热稳 定性强.属于金的化学性质.该说法与金的熔点、延展性和金属光泽没有直接关系.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从金的化学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1分)(2013?济宁)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氨气、空气 B. 水、双氧水 C. 烧碱、纯碱 D. 生石灰、熟石灰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氧化物的概念来判断, 物质是否为氧化物,抓住氧化物中至少两种元素,且一种是氧元素. 解答:解:A、氨气是由氢元素和氮元素组成的,不符合氧化物的定义,故不属于氧化物; 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水和双氧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都有氧元素,符合氧化物的定义,故都属于氧化物,故B符合题意; C、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由钠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不符合氧化物的定义,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不符合氧化物的定义,故C不符合题意; D、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由钙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由钙元素、氧元素、氢元素组成,不符合氧化物的定义,故不属于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学案B 点评:应抓住概念的要点来判断物质的类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 3.(1分)(2013?济宁)对下面一些现象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活性炭有吸附性 B. 蜡烛一吹即灭﹣﹣﹣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 用洗洁精去除餐具油污﹣﹣﹣洗洁精有乳化作用 D. 铝质饭盒不宜贮存酸性食品﹣﹣﹣铝易与酸性溶液反应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 法.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 B、根据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温度使其达到着火点以下进行解答; C、根据洗洁精有乳化作用进行解答; D、根据铝易与酸性溶液反应进行解答. 解答: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可用于去除冰箱异味,故A正确; B、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温度使其达到着火点以下,而蜡烛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所以蜡烛一吹即灭,故B错误; C、洗洁精有乳化作用,所以可用洗洁精去除餐具油污,故C正确; D、铝易与酸性溶液反应,所以铝质饭盒不宜贮存酸性食品,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 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4.(1分)(2013?济宁)下列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是( ) A. NH4HCO2NH3↑+CO2↑+H2O B. CaCO3+CO2+H2O═Ca(HCO3)2 C. 2NaCl+2H2O2NaOH+H2↑+Cl2↑ D. 2Mg+CO22MgO+C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 一”;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解:A、属于分解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A错; B、属于化合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B错; C、不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故C正确; D、属于置换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D错. 故选C. 点评:抓住四种反应的特点,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数“多变一”还是“一变多”对所发生 的反应进行类型判断. 2﹣2﹣2﹣
5.(2分)(2013?济宁)S、SO3和SO4是比较常见的离子,对这三种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三种离子中都含有硫元素 2﹣2﹣ B. SO3和SO4都属于氧化物 C. 硫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有﹣2、+4、+6 D. S和H不能结合成酸分子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离子是微观,而元素用来描述宏观进行解答; 2﹣2﹣B、根据SO3和SO4都属于离子进行解答; C、根据硫元素在化合物中有不同的化合价进行解答; 2﹣+D、根据S和H能结合成氢硫酸进行解答. 解答:解:A、离子是微观,而元素用来描述宏观,所以不能说三种离子中都含有硫元素, 故A错误; 2﹣2﹣B、SO3和SO4都属于离子,而不是物质,故B错误; C、硫元素在化合物中有不同的化合价,例如在硫化钠中为﹣2价,在二氧化硫中为+4价,在三氧化硫中为+6价,故C正确; 2﹣+D、S和H能结合成氢硫酸,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做题时注意从题目中找出反应的典型现象, 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推断.本题难度不大. 6.(2分)(2013?济宁)工业上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粗产品为二者混合物),请分析如图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并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A. 曲线上C点两侧,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不同 B. 曲线上A、B两点,对应温度下氯化铵与硫酸钠溶解度不同 C. 结晶法分离出氯化铵,温度应控制在40℃以上 D. 结晶法分离出氯化铵后的母液是硫酸钠溶液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的变化趋势; B、溶解度曲线的相交点表示在此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温度小于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也会结晶析出; D、由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可以判断结晶法分离后母液的成分. 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C点两侧,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不同,正确; B、曲线上A、B两点,是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故对应温度下它们的溶解度相同,错误; C、在温度大于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温没有晶体析出,所以可利用降温结晶得到氯化铵,但温度应控制在40℃以上,小于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也会结晶析出,题目描述正确; D、在温度大于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温没有晶体析出,所以分离出氯化铵后的母液是硫酸钠溶液,正确; 故选B 点评:主要考查了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和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此培养学生的理 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结合题意细致解答. 7.(2分)(2013?济宁)利用“→”上方的试剂可实现下列各物质间转化的是( ) A. B. CuCuCl2 K2CO3KOH C. Na2SO4Na2CO3 D. Cu(OH)2NaOH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专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A、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盐酸反应;B、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 氢氧化钾;C、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D、氢氧化铜属于沉淀与硫酸钠不反应. 解答:解:A、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盐酸反应,故A错; B、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B正确; C、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不能制取碳酸钠,故C错; D、碱和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氢氧化铜属于沉淀,所以氢氧化铜与硫酸钠不反应,故D错.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或有水生成,或有气体放 出,盐和盐反应或碱和盐反应时,必须是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8.(2分)(2013?济宁)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面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是( )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 A 除去氢气中少量的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水蒸气、HCl B 提纯久置变质的氢 先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氧化钠溶液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