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化学 考前三个月 选择题满分策略 第一篇 专题二 无机物及转化复习题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化学 考前三个月 选择题满分策略 第一篇 专题二 无机物及转化复习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22:43:41

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一定被氧化 C.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

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能产生黄色沉淀

[解题思路] 本题首先以还原性的强弱为突破口,然后结合离子反应进行分析。 答案 D

3.某容器中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H2O、ClO、CN、HCO3、N2、Cl六种粒子,在反应过程中测得ClO和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2+

2+

A.还原剂是CN,氧化产物只有N2 B.氧化剂是ClO,还原产物是HCO3

C.配平后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 D.标准状况下若生成2.24 L N2,则转移0.5 mol电子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以确定,该反应为2CN+5ClO+H2O===2HCO3+N2↑+5Cl。还原剂是CN,氧化产物是N2和HCO3,氧化剂是ClO,还原产物是Cl,A、B错;标准状况下若生成2.24 L N2,则转移1 mol电子,D错。

4.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是还原剂,其中氮元素被氧化 B.生成物中的N2是氧化产物,K2O是还原产物

C.每转移1 mol电子,可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35.84 L D.若有65 g NaN3参加反应,则被氧化的N的物质的量为3.2 mol 答案 C

解析 KNO3中氮元素由+5价变为0价,KNO3是氧化剂,其中氮元素被还原,A项错误;N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B项错误;每生成16 mol N2,转移10 mol电子,转移1 mol电子时,可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22.4 L·mol×1.6 mol=35.84 L,C项正确;若有65 g (1 mol) NaN3参加反应,被氧化的N的物质的量为3 mol,D项错误。 [新题预测]

5.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绿色杀菌剂,下列有关ClO2的制备与杀菌作用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1

A.可用Cl2和NaClO2反应制备ClO2,其中n(氧化剂)∶n(还原剂)=1∶2 B.ClO2在强碱性环境中使用失效:2ClO2+2OH===ClO3+ClO2+H2O

C.ClO2处理饮用水时残留的ClO2,可用FeSO4除去:ClO2+2Fe+4H===2Fe+Cl+2H2O D.等物质的量的ClO2的杀菌效果比Cl2、HClO的强

[思路点拨] 判断B、C项的正误时,可综合利用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 答案 C

解析 A项,Cl2和NaClO2反应制备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2+Cl2===2NaCl+2ClO2,NaClO2作还原剂,Cl2作氧化剂,n(氧化剂)∶n(还原剂)=1∶2,不符合题意;B项,ClO2在强碱性环境中发生反应2ClO2+2OH===ClO3+ClO2+H2O,不符合题意;C项,所给离子方程式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ClO2+4Fe+4H===4Fe+Cl+2H2O,且若加入FeSO4会引入SO4,影响水质,应选用FeCl2,符合题意;D项,ClO2~5e~Cl,Cl2~2e~2Cl、HClO~2e~Cl,不符合题意。

6.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产生白色CuI沉淀,溶液变棕色。向反应后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溶液变成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还原产物 B.通入SO2后,溶液变无色,体现SO2的还原性 C.整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I2>SO2 答案 C

解析 由题目所给现象分析,CuSO4与过量K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O4+4KI===2K2SO4+2CuI↓+I2,通入SO2后的反应为SO2+I2+2H2O===H2SO4+2HI。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 7.衣服上不小心沾到了蓝色墨水,可以先涂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即可除去蓝墨水中的鞣酸亚铁,再用乙二酸的稀溶液擦洗,可以迅速除去过量的KMn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4+H2C2O4+H―→CO2↑+Mn+H2O(未配平)。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鞣酸亚铁和乙二酸都具有还原性

B.用已知浓度的H2C2O4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不需要外加指示剂 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5∶2 D.若有6 mol H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10 mol 答案 C

解析 酸性KMnO4溶液呈紫色,当紫色消失时即可判断达到滴定终点,B项正确;MnO4为氧化得5e失2e2+剂,MnO――→Mn,H2C2O4为还原剂,H2C2O4――→2C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和还原剂

4

2+

2+

2-

2+

3+

2+

3+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5,C项错误;反应2MnO4+5H2C2O4+6H===10CO2↑+2Mn+8H2O中,6 mol H参加反应,转移10 mol电子,D项正确。

-+2+

角度三 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的判断

1.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方法

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准则:看离子在所给条件下能否反应。其判断步骤:先看条件,后看反应。

(1)先看条件——题干条件

一看准题干要求,需辨别的离子组是“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是“可能”还是“一定”。

二看准附加条件,如①溶液的颜色,若为无色溶液则MnO4、Fe、Cu、Fe等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②溶液的酸、碱性;③特定离子或分子的存在等。 (2)后看反应——所给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熟记发生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的几种情况

反应类型 生成沉淀 复分解反应 生成气体 生成弱电解质 3+2+2--

3+

2+

2+

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Ba与CO3、SO4、SO3;SiO3与H不能大量共存 H与CO3、HCO3、S、SO3等不能大量共存 H与OH、ClO、F、CH3COO不能大量共存 Fe能氧化S、I等;MnO4、ClO在酸性、碱性、中性条件下都有强氧化性,能将I、Fe、SO3等氧化 Al与AlO2、HCO3、CO3、S、HS等水解彻底,Fe与AlO2、HCO3、CO3等水解彻底,不能大量共存 Fe与SCN;Ag与NH3·H2O 3+-+-2-3+--2-2--3+--2+2-2----+----+2--2-2-2-2-2-+氧化还原反应 盐的双水解 络合反应 (3)“5点”特别提醒 ①澄清溶液不代表无色。

②含有大量Fe的溶液,隐含是酸性溶液,并具有强氧化性。 ③含有大量NO3的溶液,隐含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隐含是碱性溶液。 ⑤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也可能大量共存。

如:NH4与CH3COO、CO3,Mg与HCO3等组合中,虽然存在相互促进水解情况,但水解程度较小,在溶液中仍然能大量共存。 2.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技巧

(1)观察离子方程式中的符号是否正确、合理,如非可逆反应用“===”,可逆反应用“气体符号为“↑”、沉淀符号为“↓”。

”,

2-

2+

--

3+

(2)离子方程式中必须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有难溶于水的物质(如AgCl、BaSO4等)、难电离的物质(如弱酸、弱碱等)、非电解质(如SO2、CO2等)。

(3)离子方程式中的微溶物[如Ca(OH)2等]有时用化学式表示,有时用离子符号表示,作为反应物时,若为澄清溶液则写离子符号,若是浊液则写化学式;作为生成物时一般写化学式。 (4)注意酸式盐中酸式酸根离子的书写方式,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如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离子是Na和HCO3,其中HCO3不能写成H和CO3;而强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必须拆写,如NaHSO4在离子方程式中应该写为Na、H和SO4。

(5)注意灵活应用电荷守恒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守恒,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

2-

2-

例1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ClO、S、Na、K B.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Na、Al、NO3、MnO4 C.含有大量NO3的溶液:NH4、Na、SO4、Cl D.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思路点拨]

审题干(该题要求“一定”) ↓

分析指定溶液的性质(酸性、碱性及指定离子的特殊性质) ↓

???1?选项中的离子间能否反应分析能否大量共存?

??2?指定离子?或物质?与选项中的离子能否反应?

-12

2-

3+

2-

mol·L的溶液:K、Mg、SO4、NO3

-1+2+2--

定答案

解析 A项,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呈碱性,在碱性溶液中,ClO、S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存在,错误;B项,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在酸性溶液中,由于存在NO3,不能放出氢气,在碱性溶液中Al不能大量存在,错误;C项,含有大量NO3

2-

3+

2-

的溶液中NH4、Na、SO4、Cl之间不发生反应,正确;D项,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

-12

mol·L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在碱性溶液中Mg不能大量存在,错误。

-12+

答案 C

例2 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AlO2+3H2O+CO2===2Al(OH)3↓+CO3 B.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稀硫酸、双氧水:2I+2H+H2O2===I2+2H2O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一定被氧化 C.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 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能产生黄色沉淀 [解题思路] 本题首先以还原性的强弱为突破口,然后结合离子反应进行分析。 答案 D 3.某容器中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H2O、ClO、CN、HCO3、N2、Cl六种粒子,在反应过程中测得ClO和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2+2+ A.还原剂是CN,氧化产物只有N2 B.氧化剂是ClO,还原产物是HCO3 C.配平后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