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中国各时期织物纹样与文化的特点 - 图文
西安工程大学 纺织科技史---结课论文
十二章花纹是寓意纹,是仰视俯察天地间万物之象择而用之于服饰上的图案的源泉 从十二章花纹表现形式和象征意义来看,这些纹样表明人们已不是仅仅把图腾崇拜作为唯一的服饰图案装饰了,而且已能够运用各种自然界的物象纹样来装饰自己,表现出了奴隶社会人们的审美意识。但是,这种审美意识有着社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等级差别上。也就是说,统治阶级将这些图案视为阶级的划分,使本来是自然的美好的物象蒙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例如,天子服饰可尽享十二章花纹;诸侯自龙衮而下至黼黻,士服藻、火,大夫加粉米。就此我们看到,这一时期的服饰纹样在设计上注意了艺术的表现,作为一种文化表现来看,表明人们的审美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9 / 27
西安工程大学 纺织科技史---结课论文
图2:十二章花纹纹样
周代冕服制度是中国古代章服制度的核心,作为奴隶制国家制度的一部分,其庄重威严的服装形制,充分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成为后代统治者礼服定制的范本,对中国服装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4春秋战国时期
10 / 27
西安工程大学 纺织科技史---结课论文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社会思潮的活跃,装饰艺术风格也由传统的封闭转向开放式,造型由变形走向写实,轮廓结构由直线主调走向自由曲线主调,艺术格调由静止凝重走向活泼生动。但商周时期的矩形、三角形几何骨骼和对称手法,春秋战国时期仍继续运用,不过不受几何骨骼的拘束,往往把这些几何骨骼作为统一布局的依据,但并不作为“作用性骨骼”。即图案纹样可以根据创作意图超越几何框架的边界,灵活处理。
战国时期服饰纹样的题材,具有一定的象征含义,当时最为流行的龙凤既寓意宫廷昌隆,又象征婚姻美满。鹤与鹿都象征长寿。翟鸟是后妃身份的标志,鸱鸺(猫头鹰)象征胜利之神,以上题材多用于刺绣中。丝织纹样因受提花工艺的限制,战国时多限于菱形纹、方棋纹、复合菱形纹及在这类几何纹内填充人物、车马、动物等的变体纹样。
春秋战国时期的流行纹样主要有:蟠螭纹、蟠虺纹、攻战纹、渔猎纹、小几何纹饰中的锦勾连纹、锦塔形纹等等。
3.5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的织造技术精湛,踏板斜织机流行,提花织物经锦达到高峰,汉代的织绣工艺表明,这一时期是我国染织史上第一个兴盛期,织物品种与纹样布局都达到了很高水平。根据考古的发现,西汉时期的高级服装衣料,主要为刺绣及手工印染,织锦、绒圈锦作为镶缘等用,至东汉织锦生产发展才作为普遍的衣料,西汉时的刺针法以辫子股锁绣为主,纹样紧密,豪华富丽。
具有代表性的服饰实物,以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西汉墓出土的最为集中和完整,出土的纺织品除少数麻布外,绝大多数为丝织品,品种有平纹丝织的绢、纱,素色提花的绮和罗,彩色提花的经锦,起绒提花的绒圈锦,以及经过印花彩绘和刺绣加工的丝织品和装饰衣物用的窄带绦等。
汉代延续战国时期的服饰纹样风格,在图案的追求上更加趋于大气、明快、简练、多变。在服饰面料图案的装饰上,一改商、周代中心对称、反复连续图案的组织形式,而是以重叠缠绕、上下穿插、四面延展的构图出现了,并以幻想和浪漫主义手法,不拘一格地进行变形,纹样风格细腻、色彩丰富,常用数个动物合体穿插、 盘叠,或植物体共生,构成了龙飞凤舞的形式美,形成了活泼的云纹、鸟纹和龙纹图案。代表纹样有龙凤纹、流云纹、各种动物纹及四神纹、 铭
11 / 27
西安工程大学 纺织科技史---结课论文
文、 几何纹 、汉锦茱萸纹 ,其中云气动物纹成为丝绸纹样的主流。装饰纹样主要也是舒展、流动的变形云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但漆器工艺品上较多的是云纹。
3.6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时期内,服装的款式和服饰纹样,是服饰文化面貌的标志。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北方各族入主中原,将北方民族的服饰带到了这一地区。同时,大量民族服饰文化也影响和同化了北方民族的服饰。随着胡服盛行,服饰纹样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空前的变化。
这一时期的纹样种类与前代大体相同,但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变化。圆形或方形对称图形中填充动物或植物的纹样图案十分普遍。传统纹样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较深,纹样的题材很多,内容大都与佛经有关。
代表纹样有:狮子纹、忍冬纹、八宝纹、莲花纹、玉鸟纹、鹿纹、飞天纹及禽兽、经络、树纹等。
1.传统的汉式山云动物纹
此类纹样盛行于东汉、紧凑流动的变体山脉云气间分列奔放写实的动物,并于间际嵌饰吉祥文字,如1995年在新疆民丰尼雅遗址出土的一批魏晋时期的衣物中,有一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铭文的山云动物纹锦护膊,保持了汉代传统风格,十分珍贵。
12 / 2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