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工商大学 毛概题库(选择题全)
C. 遵义会议 D. 瓦窑堡会议
13.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的著作是( )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4. “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地主 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
A. 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 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 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 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15. 在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中,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的内容的是( )
A.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 B. 土地革命路线 C. 没收官僚资本 D. 保护民族工商业
16. 在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是( )
A.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 土地革命路线
C.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 保护民族工商业
17. 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的著作是( )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联合政府》
18.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 )
A. 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B.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参议会制度
19. 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次实现了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革命政权是( )
A. 工农民主政府 B. 抗日民主政府 C. 陕甘宁边区政府
D. 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 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21. 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
A. 工人 B. 农民
C. 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22. 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
A. 农民阶级
5
B. 城市小资产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开明士绅
23.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
A. 工人阶级 B. 知识分子 C. 农民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24. 近代中国带有两面性的阶级是( )
A. 农民阶级 B. 小资产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地主阶级
25.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 井冈山根据地 B. 左右江根据地 C. 闽西根据地 D. 中央根据地
26. 毛泽东回答“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的文章是(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井冈山的斗争》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27. 1930年5月,毛泽东写的从思想路线的高度为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指明方向,将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建立在坚实的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文章是(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8. 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 国民革命的影响 C. 相当力量红军的存在 D. 共产党的领导
29.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后
A. 八七会议 B. 中共六大 C. 古田会议 D. 遵义会议
30. 毛泽东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农村到城市,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是在(A. 十二月会议 B. 晋绥干部会议 C. 七届二中全会 D. 八届六中全会
31. 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的是( )
A.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32. 在同资产阶级的联盟中必须实行的方针是( )
A. 又联合又斗争
6
)
B. 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C. 一切服从统一战线 D. 团结--批评--团结
33. 国民党反动政权存在的基础是( )
A. 封建土地所有制 B. 官僚垄断资本主义 C. 民族资本主义 D. 个体经济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一、单选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 )的开始 A. 旧民主主义革命 B. 新民主主义革命 C. 社会主义革命 D. 社会主义改造
2. 我国建国初期属于( ) A. 新民主主义社会 B. 社会主义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 A. 资本主义范畴 B. 民主主义范畴 C. 社会主义范畴 D. 共产主义范畴
4. 我国建国初期政权的性质是( ) A. 无产阶级专政 B. 农民阶级专政 C. 资产阶级专政
D. 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5. 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 ) A. 1949年10月至1952年12月 B. 1949年10月至1956年12月 C. 1957年1月至1966年4月 D. 1953年1月至1956年12月
6. 在我国,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 全国大陆的统一 C.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 土地改革的完成
7. 1953-1956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 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B.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8. 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 ) A. 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 没收官僚资本
C. 没收民族资产阶级财产
7
D.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9.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有两面性,其表现为( ) A. 革命性和妥协性 B. 主动性和被动性
C. 剥削工人的一面和接受改造的一面 D. 进步性和顽固性
10.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 )
A. 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
B.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辩证统一 C. 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要目标
D. 符合当时的基本国情,反映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11. 我国在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采取的方针是( )
A. 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 利用、限制
C. 鼓励、支持、扶持
D. 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12. 我国在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取的赎买政策是( A. “四马分肥” B. 定息
C. 加工订货、统购统销 D. 国家资本主义
13. 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是( )
A. 和平赎买
B. 团结—批评—团结 C. 利用、限制
D. 团结、教育、改造
14. 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是( )
A. 委托加工 B. 计划订货
C. 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D. 全行业公私合营
15.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
A. 加工订货 B. 经销贷销 C. 统购包销 D. 和平赎买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 )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本质 C.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8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