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年中央电大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幼儿园课程论》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资料全 (2)

2018年中央电大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幼儿园课程论》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资料全 (2)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8:16:02

(4)各种幼儿园课程都能在反映课程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的连续体中找到适合的位置,并以此作为决定幼儿园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评价等的依据。(3分)

2.举例说明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处理好儿童生成的学习活动与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在了解儿童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预设活动;(2分) 引发儿童的认知冲突,引导儿童的学习向纵深方向发展;(2分) 创设活动情景,让儿童有选择和自主活动的机会;(2分) 善于捕捉时机,把握儿童生成活动的的教育价值,实现促进儿童发展的目的。(2分) 举例说明(6分)

试卷代号:251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幼儿园课程论 试题 2011年1月

一、填空题(空1分,共10分)

1.幼儿园课程最为核心的方面是( 课程的教育理念)。 2.光谱方案的理论依据是(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3.现在幼儿园课程中,常见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是(以学科为中心 ) 、(以儿童为中心)两种。 4.直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或行为理论))

5.蒙台梭利课程的教育内容由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 ) 、 ( 肌肉训练) 、 ( 初步知识的学习) 这四个方面组成。

6.结构化程度高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更多地会表现出 (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程的行为目标为导向,以( 结果为评价标准)的课程特征。 二、选择题

1.张宗麟认为,“幼稚园课程者,由广义的说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动也。”张宗麟对幼儿园课程的定义是从( B.课程即经验 )的维度来下的。

2.以皮亚杰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幼儿园课程方案有( BCD )。A.光谱方案 B.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

C.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 D.海伊斯科普课程

3.“ECCD”(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词汇的出现说明了国外(尤其是西方)幼儿园课程( B保育与教育相整合 )的趋势。

4.在幼儿园课程中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会( AB )。

A.强调早期儿童人格的培养 B.强调学龄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C强调教师的直接教学 D.强调儿童的动手能力

5.凯兹等人按活动目的将方案活动中的幼儿活动分为( ABD )。A.建构活动 B.调查活动C.日常生活练习活动 D.戏剧扮演活动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五指活动课程:是陈鹤琴刨编的。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儿园课程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了他所谓的五指活动: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陈

鹤琴以5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2.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小系统:是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

3.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4.多元文化课程: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已让儿童参与多元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在多元化社会中能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方案活动主题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1)选择的主题应与儿童的生活相贴近,并能被用于他的日常生活。(2分)(2)应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并能运用已学的技能。(2分)

(3)应能为儿童未来的生活做准备。(2分)(4)应有益于平衡幼儿园的课程。(1分)(5)应能充分运用幼儿园和社区的资源。(1分)

2.低结构教育活动的一般特点有哪些?

(1)儿童与教师共同确定学习的目标;(2分)(2)活动主要由儿童发起;(2分) (3)活动的动机主要是儿童的需要;(2分)(4)强调活动的过程。(2分)

3.简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

(1)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向的是实施课程以后在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3分)(2)生成性目标。生成性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关注的是过程。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和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3分)

(3)表现性目标。表现性是指每一个儿童在具体教育情境的各种相互作用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强调的是个性化,目标指向的是培养儿童的创造性。(2分)

4.为什么说心理学理论不能作为幼儿园课程唯一的基础?

(1)心理学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基础,这是由学龄前儿童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心理学理论并不等于教育理论:

①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描述的是带有普遍性的东西,而教育理论包含着对具体教育实践的陈述,两者不是同一的。(2分)

②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涉及的是对于发展或学习的最低限度的说明,而教育理论要涉及到影响发展或学习的最高限度的说明。(2分)

③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主要是从“实然”的角度来考察人的发展或学习过程,而教育理论是从价值的“应然”角度来考察人的发展或学习过程。(2分)

因此,把心理学理论当作幼儿园课程的唯一理论基础会出现很多问题,这样做不仅在理论上是有局限性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难以行得通的。(1分)

(2)心理学理论不可能单独为幼儿园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幼儿园课程同样受到哲学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因此对于幼儿园课程的设计来说,哲学和社会文化也是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1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谈谈你对幼儿园综合性课程的理解。

(1)综合性课程就是将课程的各种因素综合化的课程。(2分)

(2)课程的综合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例如学科领域的综合、发展方面的综合、通过专题的综合、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等,但是,最为常见的则是通过主题的综合。(2分)

(3)不管以何种方式综合,综合性课程都可以有不同的结构化程度,这就是说,将课程的各种因素加以综合化,这只是形式,而其本质是,结构化程度高的综合性课程,反映的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的行为目标为导向,以结果为评价标准的课程特征,而结构化程度低的综合性课程,反映的则是以儿童为中心,以课程的过程、原则为取向,以活动过程为评价依据的课程特征。(4分) (4)综合性课程的长处在于:(4分)

①综合性课程是有关联的课程,对儿童各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有意义的联系。②综合性课程能促进儿童主动的学习。

③综合性课程由儿童一起参与设计,并能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④综合性课程能使儿童发展与知识结合成一体。

(5)综合性课程也有其弱点:(2分)

①综合性课程不可能达到知识完整性的要求;

②失却了每个科目的独特性,不利于把握不同科目的学习方法以及表述方式。 2.举例说明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直线式组织和螺旋式组织的特点。

(1)直线式组织有益于儿童逻辑地思考问题,而且对于一些接受性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具有较高的效能。螺旋式组织有益于儿童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获得经验,原有经验将在新经验的获得中起着连接作用、有利于学习过程的迁移,有利于学习活动的深入,也有益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7分) (2)举例(7分)

试卷代号:251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幼儿园课程论试题2010年7月

一、填空题(每小空1分,共10分)

1.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课程即科目)、课程即经验、(课程即目标) 、(课程即计划)。

2.泰勒认为,在课程编制中,编制者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它们是:(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3.幼儿园综合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两种倾向:(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 、( 儿童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

4.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理念来自3个方面,它们是(欧洲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思潮) 、(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学理论) 、 (或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战后意大利的左派政治改革。 二、选择题

1.以学科维度定义课程,课程通常表现为( BC )。 A.学习者的经验 B.教学大纲 C.课程计划 D.教科书

2.具有下列哪些特征的幼儿活动通常可以被认定为游戏?( ABD ) A.非真实性 B.积极情绪 C.目的导向 D.自由选择

3.知识是儿童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这反映了( C )的价值取向。

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C.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D.课程内容是教学计划 4.下列关于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D )

A.过程模式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B.过程模式绝对反对课程目标的存在

C.过程模式是由布鲁纳提出的 D.依据过程模式,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是内容的选择而非目标的预设 5.“ECCD”词汇的出现说明了( A )的趋势。 A.保育和教育相结合 B.反偏见课程的出现 C.课程全纳化 D.课程多元文化化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和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

2.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旨在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

3.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就是将幼儿园课程分为若干学科(领域),以学科或领域为单位组织和实施教育的课程。

4.“光谱方案”:建立于1984年,是哈佛大学“零点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学前和初小教育的评价和课程的改革所作的研究。其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光谱方案的研究者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其能力的长处,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和教育机会能促进智能发展。光谱方案在8个知识领域里为教师提供了不同类型活动的样板,使教师能够看到儿童的长处,并能够在儿童长处的基础上有所作为。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方案教学主题的选择需遵循哪些原则?

(1)选择的主题应与儿童的生活相贴近,并能被用与他的日常生活。(2)应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并能运用已学的技能。

(3)应能为儿童未来的生活做准备。(4)应有益于平衡幼儿园的课程。 (5)应能充分运用幼儿园和社区的资源。

2.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有哪三种取向?这三种取向会如何影响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

(1)课程内容即教材的取向,将课程内容看作是向儿童传递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必

然会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和系统性。 (2)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的取向,强调儿童主动参与各种活动。(3)课程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4)各种幼儿园课程都能在反映课程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的连续体中找到适合的位置,并以此作为决定幼儿园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评价等的依据。(3分) 2.举例说明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处理好儿童生成的学习活动与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在了解儿童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预设活动;(2分) 引发儿童的认知冲突,引导儿童的学习向纵深方向发展;(2分) 创设活动情景,让儿童有选择和自主活动的机会;(2分) 善于捕捉时机,把握儿童生成活动的的教育价值,实现促进儿童发展的目的。(2分) 举例说明(6分) 试卷代号:251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幼儿园课程论 试题 2011年1月 一、填空题(空1分,共10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