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轨道检测车技术需求书
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
轨道检测车技术需求书
车辆中心工务室
一 地铁轨道检测需求
1、轨道检测车广泛运用地铁的目的
随着地铁运营时间的累计,列车对轨道的破坏作用加大,导致轨道状态的恶化加剧。加强轨道动态检测力度,及时掌握轨道质量状态,正确指导线路养护维修,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已成为工务维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轨道检测车在代替人工检查轨道运营状况时节省了大量时间与人力,轨距检测采用光电式轨距测量装置,应用光学、磁学和电学原理,通过不同的传感器把轨距几何量值的变化转换成电容、电感和电流或电压等电气参数的变化,实现动态条件下轨距的无接触测量。测量前后高低和左右水平时,采用惯性基准轨道不平顺测量装置。该装置应用质量-弹簧-阻尼系统构成惯性基准,对轨道不平顺和水平进行测量。车体和轴箱振动加速度检测采用多功能振动测量装置。
轨检车载数据处理系统能对测试结果进行实时处理。由各检测装置测得的模拟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处理结果打印成图表,给出某段线路上各检测项目的平均值、标准值、各级超限峰值几最大超限值、累计超限罚分值等。同时,模拟信号还被记录在波形记录仪或模拟磁带机上,供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用。
2、工作条件
(1)轨道作业于运营结束后进行,要求设备的作业效率高,大于连续六小时作业时间。
(2)设备应满足天津地区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候条件使用要求,可适应地铁隧道内及地面的作业环境。
海波高度:≤500m,环境温度:-15℃~40℃,工作相对湿度:85%。
3、钢轨类型及材质
正线:60kg/m,高碳微矾U75V普通热轧钢轨和U71Mn钢轨
车辆段:50 kg/mU71Mn钢轨(车场线),60kg/mU75V热轧钢轨(试车线、出入段线)
(1)钢轨轨底坡1/40
(2)正线采用无缝钢轨,车辆段采用25m钢轨
(3)最小平面曲线半径300m(正线),150m(车辆段线) (4)道岔号,No.9(正线)、No.7(车辆段线) (5)轨道最大超高120mm
(6)接触轨供电方式、DC750V(接触网供电方式及电压,架空接触网、DC1500V)
(7)最大坡度40‰ (8)最大轴重≤16t
(9)最小通过曲线半径≤100m
(10)线路钢轨内侧有防脱护轨(钢轨作用边离防脱护轨的距离为65mm,比钢轨面高10mm)。 二 主要技术性能和规格
1、可双向检测,在速度为0~80km/h范围内均可正常检测。
2、采用高精度轴头光电编码器测量车体速度;采用里程自动输入系统,能自动识别和校正不同线别不同位置的里程,同时具备人工输入里程功能。里程自动识别系统采用RFID,即射频识别技术,并辅以高精度光电编码器进行修正,实现线路特征点的精确定位。定位精度:2m。轨检系统能自动识别检测方向。
3、悬挂装置和减震器要能有效地吸收振动和冲击。
4、所有工作系统均装有显示故障的报警装置及保证运行的安全装置。所有仪器、仪表应具有防震的特性。所有操作机构、控制的显示设备,安装布局合理,便于操作、观测和检修。
5、网、轨检室内的装修和内部布局,如走线槽、电源插座、机架、工作台、维修工具柜、观察区等,在合同签订后,由轨检系统供应商根据用户需求提供设计方案,经甲方审核后再进行安装。 三 检测技术要求
1、轨道几何状态测量项目 1.1 轨距
轨距为钢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采用非接触式测量装置在靠近车轮处进行有轮载的轨距检测。测量装置安全可靠。同时计算轨距变化率,基线长度可选,默认基长为2.5m。
测量范围:1415mm~1480mm 精 度:±0.8mm 1.2 轨向(左、右轨)
轨向是钢轨内侧顶面下轨距点处沿轨道延长方向的横向不平顺。轨向测量采用惯性原理,应具备同时显示空间曲线(轨道实际不平顺波形)和两档可选弦长输出的能力。
波长范围:1.5m ~50m(分二挡可选择:1.5 ~30m;1.5 ~50m)。 测量范围:±100mm
精 度:±1.0mm 波长≤30m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