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2020高考化学第1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第2节含解析) (2)
线
解析:0.5 mol·L的碳酸钠溶液1 000 mL需称取Na2CO3·10H2O 143.0 g,称取106.0 g碳酸钠晶体,结果偏低,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会造成所配制溶液的体积偏小,结果偏高;未冲洗溶解碳酸钠晶体的烧杯,会造成碳酸钠损失,结果偏低;④的操作会造成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答案:①、③、④ 三、溶液配制的综合考查
7.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密度为1.16 g·cm)配制成1 mol·L的稀盐酸。现实验室需这种盐酸220 mL,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盐酸时,应选用________mL的容量瓶。
(2)经计算需要________mL浓盐酸,在量取时宜选用________量筒。 A.5 mL B.10 mL C.25 mL D.50 mL
(3)在量取浓盐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等稀释的盐酸的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②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容量瓶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的液面与瓶颈的刻度线相切。
③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上述操作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4)在上述配制过程中,用刚刚用蒸馏水洗涤洁净的量筒来量取浓盐酸,其配制的稀盐酸浓度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或未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则配制的稀盐酸浓度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 000ρ×w解析:(2)c(HCl)=
M
1 000 mL·L×1.16 g·mL×36.5%= -1
36.5 g·mol=11.6 mol·L。
加水稀释前后HCl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11.6 mol·L×V(HCl)=250 mL×1 mol·L
-1
-1
-1-1
-1
-3
-1
-1
,解得V(HCl)=21.6 mL,应该选择25 mL的量筒量取。
(4)用刚刚洗涤洁净的量筒来量取浓盐酸,量取的盐酸被稀释了,其物质的量比实际偏
小,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若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或未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则一部分溶质损失,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
答案:(1)250 (2)21.6 C (3)③①④②
9
(4)偏低 偏低
8.实验室需要0.1 mol/L NaOH溶液450 mL和0.5 mol/L H2SO4溶液45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本实验所需玻璃仪器E的规格和名称是____________。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长期贮存溶液 C.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D.量取220 mL溶液
(3)在配制NaOH溶液的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将________0.1 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若NaOH溶液未冷却即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则所配制溶液浓度将________0.1 mol/L。
(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0 mL、25 mL、50 mL规格的量筒,应选用________mL的最好。
(5)如果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刻度线,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解析:(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用不到题图中的平底烧瓶和分液漏斗;仪器C的名称为分液漏斗;需要0.1 mol/L NaOH溶液450 mL和0.5 mol/L H2SO4溶液450 mL,实验室没有450 mL容量瓶,所以应选择500 mL容量瓶。
(2)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溶液,不能配制或量取不同于容量瓶规格
3
10
的任意体积的液体,不能用于长期贮存溶液,不能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3)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若NaOH溶液未冷却即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大。
1 000×1.84×98%3
(4)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的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c=
98mol/L=18.4 mol/L,设配制0.5 mol/L硫酸溶液500 mL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 L,则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得:V L×18.4 mol/L=0.5 mol/L×0.5 L,解得V=0.013 6 L=13.6 mL,选择25 mL量筒量取。
(5)如果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刻度线,则实验失败,必须重新配制。 答案:(1)AC 分液漏斗 500 mL容量瓶 (2)BCD (3)小于 大于 (4)13.6 25 (5)重新配制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中的误差分析 1 误差分析的理论依据
nB
根据cB=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B和溶液的
V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溶液配制过程中引起了nB和V怎样的变化。若nB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B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2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11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