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面部填充术的理论和临床应用
面部填充术的理论和临床应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谢祥
一、概述
影响面部容貌美的两个基本因素是颅面骨构成的骨性框架和皮肤、皮下脂肪等面部软组织。颅面骨是构成面部形态轮廓的基本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也是比较明显。
皮下脂肪量的分布差异与面部骨骼轮廓一起构成了面部脸型的变化,也是面部填充年轻化的基础。多脂肪区的适度凸起,渐向少脂肪区和无脂肪区的适度凹陷,构成了脸型曲线高低起伏、质地饱满的动态美感曲线。
面部皮下脂肪的分布有较大差异,可以分为多脂肪区、少脂肪区和无脂肪区。多脂肪区位于颊部和颌下区,是面部脂肪抽吸的区域,少脂肪区包括颞区和耳垂下、乳突下。无脂肪区位于口轮匝肌、耳前表面及鼻背。鼻唇沟是面中部多脂肪区和无脂肪区的分界线。鼻唇沟外上方是多脂肪区,内下方是无脂肪区。
随着面部的老化,各脂肪区在位置和容量上都发生着变化。通过填充和抽吸可以明显改善面部老化。脂肪注射补充了脂肪区缺失的容量,同时使各个脂肪区回复到应有的美学位置。
面部脂肪蓬松可以提升到额部、鼻根、鼻背、鼻唇沟、嘴唇,可以做脂肪填充,这些地方都有不同的凹陷。还有一些脂肪量减少的也可以做脂肪填充。
面部填充在很多人眼里是操作简单、无创伤、无风险、恢复极快的美容手段。有人甚至称之为“午餐美容”。事实却并非如此。
面部填充属于医疗操作,医务工作者不能掉以轻心。在进行面部填充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如常规查体和询问病史、用药史和过敏史。在查体过程中应进行美学分析和组织缺损量评估。术前标记出存在的任何不对称、轮廓缺陷和皮肤色斑等,这些都可能会对治疗结果产
生影响。另一项注射填充前的重要工作是评估需要进行的麻醉类型。如果注射过程中保持舒适的状态,就不容易出现与注射治疗相关的高血压以及后期的瘀斑和肿胀。
在各种材料的注射中,脂肪注射属于创伤较大的,除了吸脂部位的创伤外,注射部位也是经常需要适当的剥离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尤其是填充瘢痕性凹陷。这种情况要把瘢痕充分的剥离开才会有好的效果。
如果在注射部位注射麻药,注射部位肿胀,会影响对注射效果的判断,这就需要术前精确的标记线和对注射量的准确判断。在能使用阻滞麻醉的部位,要尽量应用,既能减少病人的疼痛,也能减少局部的麻药注射量。如上唇、鼻唇沟。
如果注射时不用麻药,大范围的注射是不宜进行的,小范围的注射要依据患者的情况酌情进行。有的病人对疼痛的忍耐能力比较强,小范围的注射可以做,比如单独的一条皱纹或小范围的凹陷填充,可以不做麻醉,这种情况要跟病人做很好的沟通,才可以进行。
使用静脉全麻对于注射是奢侈的,但是有些病人还是希望进行静脉麻醉,这些病人的手术体会非常好。还有一种方法也很实用:在注射前和结束后,对注射区直接进行冷敷。这种方法大多在治疗单独的皱纹时使用。另一种方法是:在治疗前 45-60 分钟进行表面麻醉,这种方法只有在将皮肤表面的化妆品和油脂彻底清除后才可使用。
脂肪移植几乎可用于全身各个部位软组织缺损的填充,目前广泛应用于整形美容外科领域,如:面部畸形、凹陷性瘢痕、皱纹、外伤后缺损、眼睑凹陷、吸脂术后皮肤凹陷。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自体脂肪隆乳和面部软组织填充。
最早进行人体自身脂肪移植术的是 v a n d e r Me u l e n ,他于 1889 年首先报道了将游离的大网膜脂肪移植至肝与膈之间, n e u b e r 在 1893 年报告用许多小脂肪块充填软组织缺损 ,但是由于移植后脂肪存在不同的吸收,疗效不稳定,尤其是同时出现了硅胶等组织代用品,脂肪移植一度遭到冷落。随着脂肪抽吸术的普遍开展,国内外对脂肪移植的研究逐渐增多。目前,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充填术已在许多国家广泛应用。
脂肪移植后的生存在认识上存在着两个学派。一种是 1923 年 Neuhof 提出的宿主细胞代替论,认为移植的脂肪细胞不会存活,而是由宿主间质细胞吞噬降解脂肪细胞所释放的脂质,变成新的脂肪组织。另一种是 1956 年由 Peer 提出的细胞存活理论,他们认为部分移植的脂肪细胞能够成活,待炎症细胞反应消退后,这些脂肪细胞最终能保留在移植体内。而宿主组织细胞仅起清除脂质及坏死的脂肪细胞的作用,并不能取代移植的脂肪细胞。这两种理论的关键是植入的脂肪组织是否变成宿主的新脂肪细胞,或移植物中是否存在前脂肪细胞。
二、脂肪移植的手术方法 (一) 抽吸方法
用注射器和吸脂机抽取脂肪。市场上提供的脂肪抽吸机的负压都能达到 630-710mmHg 的水平,在这一负压状态下,从显微镜低下可以见到气泡出现在脂肪组织中。这种情况会导致细胞内器官和细胞膜的破坏,降低移植细胞的成活。但有证据表明过高压力会损伤脂肪细胞,影响成活,因而一般主张负压水平控制在 560mmHg 以下。这样可以保护脂肪细胞有利于成活。
(二) 抽吸管
一般用 3.0-3.5cm 船形开口的吸管,可吸取 2mm 直径左右的脂肪颗粒,在小范围脂肪填充时也可以用更细的吸脂管,有时可以用 2mm 的,这样抽出的脂肪更细些,成活相对容易,注射也比较容易。多数作者认为脂肪颗粒直径小于 3mm 时的成活是最高的。另一个原因是任何大于这个直径的颗粒,都无法不破碎通过注射器连通头,而大量的脂肪转移和置入都要用到这一装置。
(三) 脂肪处理方式
1.静置分离脂肪,此方法对脂肪的破坏最小。
2. 离心:2000rpm离心3min,将水和游离脂肪去除,保留颗粒脂肪。
3. 过滤:将抽出的脂肪置于过滤网上,滤掉水和细小的组织碎片,获取较纯净的脂肪颗粒。
(四) 脂肪的供区
脂肪的供区常见的是 腹部和大腿的外侧、内侧和前部,这些部位脂肪比较多。其次是腰部、背部上部,甚至是膝盖内侧、小腿,还有是侧腰部都可以作为脂肪的供区。
吸脂:膨胀液打好以后进行脂肪抽吸,出血非常少,而且在腿部吸收的脂肪也比较纯,含血量少。用连通器将抽出的脂肪推到另一个容器里。术后包扎。用离心器来浓缩脂肪。将抽吸出来的脂肪放在离心器里进行脂肪浓缩。脂肪和水分开离开。
术前划线:划线目的是标画出脂肪填充的范围和凹陷的最低点、过度点。术前病人一般是在坐位的情况下进行标记,一些面部比较微小的凹陷是通过灯光照射精确标记,这种标记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的好坏。一般做面部脂肪填充用弧线画圈来标记最低点和周围的过渡区。
脂肪填充:脂肪填充是需要术者很高的手术技巧,而且对脂肪量掌握十分准确,要求很高。
(五) 注意事项
1. 做手术之前尽量戒烟,因为烟草、烟雾对血管有影响,会使血管收缩对脂肪的存活不好。 2. 最后要进行冷敷,冷敷可以减少出血肿胀,对手术成功有好处。
3. 固定和制动对脂肪存活非常有好处。脂肪存活好坏和部位有关系,比如嘴唇和鼻唇沟的脂肪存活差一些,一部分原因是这些地方都在动;在颞部面部额部动的比较少的部位,成活率相对比较高。做制动可以贴创可贴或胶布。
(六) 并发症
脂肪填充的并发症主要是淤斑、局部肿胀、不平整、感染。瘀斑见于小的血肿形成,因为反复穿刺抽吸或反复退脂肪,对组织损伤比较大,所以瘀斑出现的几率比较高。肿胀一般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