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李凭箜篌引精品课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案 高二(22)班 执教:蒋东梅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吟咏诗韵,提高诵读能力。
2、赏析诗歌中侧面烘托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置身诗境感受音乐魅力 教学条件与方法:
多媒体;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1课时 前置作业
1、回顾白居易的《琵琶行》有关写音乐的诗句及写音乐的手法。(温故知新) 2、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作者和题目的资料,并大概了解本诗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
有人说,如果没有音乐,生活只是一个错误;有人说,如果没有音乐,我们的世界将一片荒芜。音乐,它如同松间的明月,如石上的清泉,如梦中的驼铃,又如奔驰的骏马。音乐让每一段孤独的旅程不再孤单,让每一个醉酒的灵魂都能找到归家的路。
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李凭为我们打造的那个箜篌的世界,一起来感受一场视听的盛宴。 二、初步感知
学生配乐朗读(背景音乐:《渔舟唱晚》), 教师点拨(注意“昆山玉碎凤凰叫”“石破天惊逗秋雨”应读得激越,而“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应读出沉醉状),学生听配乐朗诵。 三、温故知新
同学们以前学过哪首描写音乐的诗?教师领背,学生齐背。(PPT:《琵琶行》片段)
这首诗是怎样描写音乐的?教师点拨:描写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又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大家看看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中又具体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小结:回顾了描写音乐的艺术手法,下面我们来欣赏《李凭箜篌引》是怎样将无形的音乐付诸我们的感官的。 四、合作探究
你比较欣赏这首诗中的哪一句?说说理由,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注意分析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分小组主要负责讨论哪一句,其他小组作补充) 教师小结表现手法: (PPT展示:)
(学生再有感情地把这首诗齐读一遍) 五、拓展提升
请比较韩愈《听颖师弹琴》与《李凭箜篌引》在音乐描写手法上的异同。 六、课后练习
1、背诵《李凭箜篌引》
2、完成《成才之路》39页第6-10题 (再次齐读《李凭箜篌引》,然后在欣赏古曲《琵琶语》中结束本课)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