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SDJ7—79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

SDJ7—79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13:55

图6 单根避雷线的保护范围

图7 两根平行避雷线1和2的保护范围

三、对多支不等高避雷针,各相邻两避雷针的外侧保护范围,按两支不等高避雷针的计算方法确定;如在多角形内被保护物最大高度

水平面上,各相邻避雷针间保护范围的一侧最小宽度

,则全部

面积即受到保护。

四、两根不等高避雷线各横截面的保护范围,应仿照两支不等高避雷针的方法,并按公式(19)计算, 第27条 在山地和坡地,应考虑地形、地质、气象及雷电活动的复杂性对避雷针保护范围的降低作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可按公式(12)、(13)、(14)和(16)的计算结果乘以系数0.75。公式(15)可改为

,公式(20)可改为

利用山势设立的远离被保护物的避雷针,不得作为主要保护装置,

第28条 必要时,可考虑相互靠近的避雷针和避雷线的联合保护作用。 联合保护范围可近似按下列方法确定(图9):

将避雷线上的各点均近似看作等效避雷针,其等效高度可近似取为该点避雷线高度的80%,然后分别按两针的方法计算。

图8 两支不等高避雷针1及2的保护范围

图9 避雷针和避雷线的联合保护范围

第二节 阀型避雷器

第29条 阀型避雷器的灭弧电压,在一般情况下,宜按下列要求确定: 一、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网中,应取设备最高运行线电压的80%。

二、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网中,不应低于设备最高运行线电压的100%。

第30条 保护旋转电机中性点绝缘的阀型避雷器,其额定电压不应低于电机最高运行相电压,其型式宜按表2选定。

表2 保护旋转电机中性点绝缘的避雷器型式

电机额定电压(kV) 避雷器型式 3 FCD—2 FZ—2 6 FCD—4 FZ—4 (FS—4) 10 FCD—6 FZ—6 FS—6 第31条 保护变压器中性点绝缘的阀型避雷器的型式,宜按表3、表4选定。

对中性点为分级绝缘的220kV的变压器,中性点绝缘可用棒型间隙或避雷器保护。如用同期性能不良的断路器,变压器中性点宜用间隙保护。间隙在单相接地短路时的暂态过电压作用下不应动作,而在外过电压作用下应动作,并能保护变压器的中性点绝缘,根据

变压器额定电压(kV) 避雷器型式 35 FZ-35或FZ-30 ①(或FZ-15+FZ-10) 60 FZ-40 值的大小,间隙可采用250~350mm。

表3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力网中保护变压器中性点绝缘的避雷器型式

110 FZ-110J 154 FZ-154J ① 如变压器中性点连接有绝缘较弱的消弧线圈,可采用FZ-15+FZ-10。

第32条 发电厂、变电所的阀型避雷器应装设简单可靠的多次动作记录器或磁钢记录器。动作记录器的数字应便于运行人员巡视和记录。

表4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保护变压器中性点绝缘的避雷器型式 变压器额定电压(kV) 变压器中性点绝缘 避雷器型式 全绝缘 F—110J或FZ—60 110* 分级绝缘 — ①220 分级绝缘 FZ—110J 330 分级绝缘 FCZ—154J或FZ—154J ① 可采用灭弧电压70kV或性能接近的非标准组合避雷器及专用磁吹避雷器等保护装置,也可试用FZ—40保护绝缘水平为35kV级的中性点,但在变压器非全相合闸时FZ—40仍会有爆炸危险。

* 对中性点为全绝缘和分级绝缘的110kV变压器,如使用同期性能良好的断路器(三相分合闸非同期时间不超过10ms),变压器中性点可装设FZ60或性能接近的非标准组合避雷器及专用磁吹避雷器等保护装置。对中性点为全绝缘的110kV变压器,如使用同期性能不良的断路器,为防止避雷器在断路器非全相动作时爆炸,在双侧电源或另一侧有调相机、较大的同步电动机的单侧电源,变压器中性点宜装设FZ—

110J。

第三节 管型避雷器

第33条 在选择管型避雷器时,开断续流的上限,考虑非周期分量,不应小于安装处短路电流最大有效值;开断续流的下限,不考虑非周期分量,不得大于安装处短路电流的可能最小数值。

第34条 如按开断续流的范围选择管型避雷器,最大短路电流应按雷季电力系统最大运行方式计算,并包括非周期分量的第一个半周短路电流有效值。如计算困难,对发电厂附近,可将周期分量第一个半周的有效值乘以1.5,距发电厂较远的地点,乘以1.3。最小短路电流,应按雷季电力系统最小运行方式计算,且不包括非周期分量。

第35条 管型避雷器的外间隙,在符合保护要求的条件下,应采用较大的数值。管型避雷器外间隙一般采用表5所列数值。

为减少管型避雷器GB1在反击时动作,应降低GB1与避雷线的总接地电阻,并增大GB1的外间隙,一般可增大到表5所列数值。

表5 管型避雷器外间隙的数值 (mm)

110 额定电压(kV) 外间隙最小数值 GB1外间隙最大数值 ①3 8 — 6 10 — 10 15 — 20 60 35 100 60 200 中性点直 接接地 350 400~500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 400 400~500 150~200 250~300 350~400 ① 表中GB1指用于变电所进线段首端的管型避雷器。 第36条 管型避雷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避免各避雷器排出的电离气体相交而造成短路。但在开口端固定避雷器,则允许其排出的电离气体相交。

二、为防止在管型避雷器的内腔积水,宜垂直安装,开口端向下,或倾斜安装,与水平线的夹角不应小于15°。在污秽地区,应增大倾斜角度。

三、管型避雷器应安装牢固,并保证外间隙稳定不变。

四、额定电压10kV及以下的管型避雷器,为防止雨水造成短路,外间隙的电极不应垂直布置。 五、外间隙电极宜镀锌,或采取避免锈水沾污绝缘子的措施。

第37条 装设在木杆上的管型避雷器,一般采用三相共用的接地装置,并可与避雷线共用一根接地引下线。如需利用接地电阻限制短路电流,各相避雷器可单独敷设引下线,分别与独立的接地装置连接。 第38条 管型避雷器应装设简单可靠的动作指示器。

第四节 保 护 间 隙

第39条 如管型避雷器的灭弧能力不能符合要求,可采用保护间隙,并应尽量与自动重合闸装置配合。保护间隙的主间隙不应小于表6所列数值。

表6 保护间隙的主间隙最小值 (mm)

110 额定电压(kV) 间隙数值 3 8 6 15 10 25 20 100 35 210 60 400 中性点直接中性点非直接地 接接地 700 750 注:保护加强绝缘变压器用的间隙,在符合绝缘配合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增大的间隙值。

第40条 保护间隙的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保证间隙稳定不变;

二、应防止间隙动作时电弧跳到其他设备上、与间隙并联的绝缘子受热、电极被烧坏; 三、间隙的电极宜镀锌。

第41条 额定电压为60~110kV的保护间隙,可装设在耐张绝缘子串上。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网,应使单相间隙动作时有利于灭弧;在3~35kV级,宜采用角形保护间隙。

3~35kV的保护间隙,宜在其接地引下线中串接一个辅助间隙,以防止外物使间隙短路。辅助间隙可采用表7所列数值。

表7 辅助间隙的数值 (mm) 额定电压(kV) 辅助间隙数值

第五节 消弧线圈

第42条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网,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中性点长时间电压位移不应超过额定相电压的15%。

第43条 60kV及以下的电力网,故障点的残余电流不宜超过10A。必要时可将电力网分区运行,以减少故障点的残余电流。110~154kV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网,可按脱谐度调整消弧线圈,脱谐度一般不大于10%。

第44条 消弧线圈应采用过补偿运行方式。如消弧线圈容量不足,允许短时期以欠补偿方式运行,但脱谐度不宜超过10%。

第45条 消弧线圈的容量应根据电力网5年左右的发展规划确定,并应按下式计算:

3 5 6~10 10 20 15 35 20 (21)

式中 W——消弧线圈的容量,kVA;

——接地电容电流,A; ——电力网的额定电压,kV。

第46条 电力网中消弧线圈装设的地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保证电力网在任何运行方式下,断开一、两条线路时,大部分电力网不致失去补偿。

二、不应将多台消弧线圈集中安装在电力网中的一处,并应尽量避免电力网中只装设一台消弧线圈。 三、消弧线圈宜接于星形—三角形或星形—星形—三角形接线的变压器中性点上。

接于星形—三角形接线的双绕组或星形—星形—三角形接线的三绕组变压器中性点上的消弧线圈容量,不应超过变压器三相总容量的50%,并不得大于三绕组变压器的任一绕组的容量。

如需将消弧线圈接于星形—星形接线的变压器中性点,消弧线圈的容量不应超过变压器三相总容量的20%。但不应将消弧线圈接于零序磁通经铁芯闭路的星形—星形接线的变压器,如外铁型变压器或三台单相变压器组成的变压器组。 四、如变压器无中性点或中性点未引出,应装设专用接地变压器,其容量应与消弧线圈的容量相配合。

第四章 架空电力线路的过电压保护

第一节 一般线路的过电压保护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图6 单根避雷线的保护范围 图7 两根平行避雷线1和2的保护范围 三、对多支不等高避雷针,各相邻两避雷针的外侧保护范围,按两支不等高避雷针的计算方法确定;如在多角形内被保护物最大高度 水平面上,各相邻避雷针间保护范围的一侧最小宽度 ,则全部面积即受到保护。 四、两根不等高避雷线各横截面的保护范围,应仿照两支不等高避雷针的方法,并按公式(19)计算, 第27条 在山地和坡地,应考虑地形、地质、气象及雷电活动的复杂性对避雷针保护范围的降低作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可按公式(12)、(13)、(14)和(16)的计算结果乘以系数0.75。公式(15)可改为 ,公式(20)可改为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