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2020版高考化学新增分大一轮复习专题11物质结构与性质第36讲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讲义含解析
第36讲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考纲要求
1.理解离子键的含义,能说明离子键的形
成。2.了解NaCl型和CsCl型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能用晶格能解释典型离子化合物的某些物理性质。3.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4.能用金属键的自由电子理论解释金属的某些物理性质。5.知道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方式,了解简单晶体的晶胞结构特征(晶体内部空隙的识别、与晶胞的边长等晶体结构参数相关的计算不作要求)。6.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1
考点一 晶体概念及结构模型
1.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
结构特征 自范性 性质特征 熔点 异同表现 二者区别方法
(2)得到晶体的途径 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
①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②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无隙并置 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 并置:所有晶胞平行排列、取向相同。
间接方法 科学方法 晶体 结构微粒周期性有序排列 有 固定 各向异性 看是否有固定的熔点 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非晶体 结构微粒无序排列 无 不固定 各向同性 2
2.晶胞组成的计算——均摊法 (1)原则
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是被n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1额就是。
n(2)方法
①长方体(包括立方体)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数的计算。
②非长方体晶胞中粒子视具体情况而定,如石墨晶胞每一层内碳原子排成六边形,其顶点(11
个碳原子)被三个六边形共有,每个六边形占。
33.常见晶体结构模型
(1)原子晶体(金刚石和二氧化硅)
①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与另外4个C形成共价键,C—C键之间的夹角是109.5°,最小的环是六元环。含有1molC的金刚石中,形成的共价键有2mol。
②SiO2晶体中,每个Si原子与4个O原子成键,每个O原子与2个硅原子成键,最小的环是十二元环,在“硅氧”四面体中,处于中心的是Si原子,1 mol SiO2中含有4 mol Si—O键。 (2)分子晶体
3
①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O2分子有12个。
②冰的结构模型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以氢键相连接,含1molH2O的冰中,最多可形成2mol“氢键”。 (3)离子晶体
①NaCl型:在晶体中,每个Na同时吸引6个Cl,每个Cl同时吸引6个Na,配位数为6。每个晶胞含4个Na和4个Cl。
②CsCl型:在晶体中,每个Cl吸引8个Cs,每个Cs吸引8个Cl,配位数为8。 (4)石墨晶体
-
+
+
-
+
-+
-
-
+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