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养方案总则汇总(最终定稿)-2011版
1、考核优秀:即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科研能力、公共必修课、学位必修课和学位专业课各项的平均成绩均在85分以上、学位选修课成绩合格。 2、考核合格:即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科研能力、公共必修课、学位必修课和学位专业课有一项平均成绩未达85分,但无60分以下,学位选修课成绩合格。
3、考核不合格,即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科研能力、公共必修课、学位必修课和学位专业课平均成绩有一项在60分以下或者学位选修课成绩不合格。 (六)分流办法
1、转博:按照当年转博名额,符合条件(硕士生临床能力、公共必修课、学位必修课和学位专业课平均成绩均在80分以上、各部分单科成绩≥70,学位选修课成绩合格,思想品德考核优秀)的硕士生可申请转入博士阶段学习。具体办法是:个人提出申请、考核小组推荐、博士生英语达标(参加当年全国博士生入学英语考试并达到研究生院划定的分数标准)、所院领导同意签字后,报研究生院主管院长审批。
2、继续硕士培养:未能转入博士阶段学习,考核优秀或合格的硕士生,继续进行硕士生培养。
3、终止培养:对考核不合格的硕士生,经考核小组认定确实不具备继续按硕士生培养条件的,可由研究生所在所院提出申请,报研究生院审批,终止其学习。
三、学位论文要求
1、学位论文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要求具有科学性和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或应用前景;
2、学位论文可以是结合临床的研究论文,也可以是病例分析加文献综述(不少于1万字);
3、学位论文表明研究生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4、申请人在学期间发表文章的具体要求见《北京协和医学院申请学位研究生发表论文办法》。论文书写格式及有关要求见《关于印发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和论文格式的通知》(医科研发[2008]124)。 第二阶段: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二年
一、课程学习
研究生课程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临床博士生要求完成13学分,其中学位课10学分,非学位课3学分。研究生课程考试最迟应在中期考核前完成。
(一)学位课 10学分 1、公共必修课 4 学分
博士生英语 4学分 2、学位必修课 2学分
各二级学科应根据本专业特点及需要,从研究生院所列基础理论课程中确定能够反映本门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课程8-10学分。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择其中至少3学分课程。
3、学位专业课 4学分 ① 专业课2学分
专业课的考核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之一: (1)由本专业统一授课,采取课程考试方式
(2)由本专业指定参考书,供研究生自学。按二级学科命题考试。 (3)本专业的经典理论著作或文献阅读,写出读书报告2篇(每篇1学分),由导师小组统一评分。(读书报告用研究生院统一试卷纸,每篇读书报告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读书报告如果被公开刊物接收并发表,每篇可按2学分计)
② 文献综述 1学分
文献综述需公开报告,由导师小组统一评分,文献综述如果被核心期刊接收并发表,可不做公开报告。
③ 专业英语 1学分
专业英语:由导师、导师小组指导,以研究生自学为主,由所院组织统一考试。
(二)非学位课 3学分 1、公共选修课:0.5学分 2、学位选修课:2.5学分
根据博士生本人的基础和拓宽知识面和专业的需要选修。从研究生院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中与导师协商选修。
二、临床能力训练
根据各学科特点进行二级或三级学科训练,不少于1.5年,其中住院总(或者代理主治医)工作不少于半年。主要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完成专科病房高年住院医师工作,如承担专科院内会诊,带教实习医师查房等;安排一定门、急诊工作;担任总住院医师或代理主治医师。通过专科培训,培养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诊疗技术,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
三、科研训练及学位论文要求
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工作。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为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对论文工作加强过程管理,严格执行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和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
(一)选题
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收集有关文献资料,调查及预实验研究等,进行论文选题。选题的基本原则是:
1、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论文研究结果应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选题一般应在本学科或导师的研究方向范围内,最好是充分利用本专业的优势。尽量与本专业或导师现有的研究课题或科研项目有关。
3、选题应比前人的工作有所发展,能够提出新观点或新方法,而不是重复前人的工作,应在自己的选题范围内做查新工作。
4、选题要从研究条件和时间方面考虑,应注意到课题所需要的具体条件是否具备;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
(二)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确定选题后,应写出文献综述,并提出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在教研室(研究室)或适当范围内进行,由研究生汇报其选题依据和研究工作计划;考核小组成员对研究生选题的先进性、科研设计的严密性、方法的科学性等进行评价,研究生在听取意见后,作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开题报告要有详细的记录,记录填写在研究生培养手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课题计划表格栏内
(三)论文工作阶段报告 1、论文工作中期报告
论文进行中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教研室(研究室)学术会议上做论文阶段报告,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听取意见,修订计划,完善科研工作。 中期报告要有详细的记录,记录填写在研究生培养手册学位论文中期报告表格栏内。研究生论文科研工作要有原始记录(保存在各所院)。
2、论文工作结束报告
论文研究工作完成,在正式撰写论文前,硕士生应将研究结果在教研室(研究室)内作汇报,导师小组成员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完整性、科学性进行评论,提出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等意见,并对论文撰写提出建议,以保证硕士生的学位论文质量。结束报告要有详细的记录,记录填写在研究生培养手册学位论文结束报告栏内。
(四)学位论文预答辩
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撰写,申请正式答辩前,应该在教研室(研究室)内进行论文预答辩,由导师组对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成绩进行评定,评定结果填写在研究生培养手册《科研工作成绩评定表》栏内。
(五)学位论文要求:
1、能体现研究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掌握本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能。 2、对论文所涉及的各个问题,应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3、论文可以是总结临床经验或改进临床技术,也可以是临床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工作,论文基本论点、结论应在临床上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4、应表明研究生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
5、论文应达到本专业国内核心学术刊物可接受并发表的水平。
6、论文具体要求见《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和论文格式要求》。
第四条:临床能力考核
一、临床训练(转科)考核
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转科及临床训练考核由各院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具体考核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