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速公路小修保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⑶填补新的热沥青混合料
⑷坑槽深度小于6cm时采用沥青混合料单层摊铺压实;深度大于6cm时应分层摊铺和压实;分层开挖、摊铺应设台阶,台阶宽度大于10cm;水稳基层损坏部分应按上述操作程序开挖,采用沥青混合料分层摊铺压实。
⑸施工接缝需用修补车进行加热封边处理。 4.1.3 路面沉陷的处治方法
1.路面基层完好,由面层引起的不均匀的下沉,可拉毛、扫净和洒粘层油后,摊铺沥青混合料与原路面齐平。
2.由路面基层结构破坏引起的沉陷,将基层补强处理后再修复路面。 3.处理桥头跳车时,用铣刨机对沉陷部分铣刨3~4cm,清除干净后喷洒粘层油,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达到平顺。 4.1.4 路面翻浆的处治方法
因基层或底基层含水量较大,路面发生翻浆现象,清除基层至坚硬处,以合理方案处理后,摊铺面层。 4.1.5 路面泛油的处治方法
1.一般泛油路段,在高温季节撒料强压处理,撒一层石屑(粒径3~5cm)或粗砂并碾压成型。
2.严重泛油路段,将面层铣刨3~4cm后,重新铺面层。 4.1.6 路面拥包的处治方法
1.属于基层原因引起的严重拥包,用挖补方法先处理基层后重做面层。 2.由于面层原因引起的严重拥包,用铣刨机铣平。 4.1.7 路面裂缝的处治方法
根据路况调查资料,分析裂缝的病害程度,确定施工方案及施工计划,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对于缝宽≤5mm的裂缝采取直接封闭裂缝的方法处理,对于缝宽>5mm的裂缝采取先开槽后灌缝的方法处理。具体灌缝方法要结合灌缝胶性质和现场实际情况,并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执行。
1、 灌缝材料的要求
选用优质的灌缝材料,使灌缝后2小时内能够开放交通。所选灌缝材料经试验人员检测合格后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于工程上使用。
2、施工要求
①按规范要求设置作业区,进行作业区标志、标牌设置,设备在作业区内停置妥当,人员及施工操作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管理的程序和条例,并确保交通安全畅通。
②缝宽小于5mm的裂缝采取直接封闭裂缝的方法处理,即人工用钢丝刷和高压气泵清除缝中杂物及尘土。
③缝宽大于5mm的裂缝采取开槽灌缝法处理,即用曲线开槽机沿裂缝走向开出1~1.5cm,深2cm左右的槽沟,然后对缝壁及两侧各20cm范围内进行清理,将灌缝胶涂抹位置用钢丝刷清理后再用高压气泵吹净,确保干燥无尘土、杂物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用灌缝机进行灌缝。为保证灌缝胶与下承面的良好粘结,灌缝前使用酒精灯对清理干净的裂缝进行预热,加热温度不超过100℃。
④灌缝材料应顺着裂缝走向,使用专用工具在路面上抹出宽4~6cm的密封带。密封带须饱满、均匀,一般高出路面2mm并能全部覆盖裂缝。待灌缝胶温度降至适当的温度后进行检查、修整、清除多余的材料,不足不饱满的位置。对于较宽的裂缝,在请示监理工程师后,依据试验数据,在灌缝胶中掺入适量的干净石屑。
⑤每条裂缝的灌注工作是连续的,如出现轻微龟裂裂隙可采用橡胶抹平板来摊铺填缝材料。在填缝材料灌注完成后在表面洒布矿粉。
⑥依据本地气候特点,尽量将裂缝处理安排在雨季之前进行,以减少雨水对路面的浸害。
⑦灌缝后,应在密封胶充分冷却并把路面上的碎渣清扫干净后才能开放交通。当天灌缝的路段必须当天开放交通,不能过夜。
4.2 桥梁支座、涵洞清理的主要施工工艺
4.2.1 桥面铺装的坑槽处治方法
1.防水混凝土铺装层完好,仅沥青混凝土路面层的破损出现的坑槽,按照路面坑槽的处治方法进行修补。
2.因防水混凝土铺装层的破损而引起的桥面坑槽,需将防水混凝土铺装层的破坏松散部分彻底清除后,按原设计标号的混凝土,掺加适量的早强剂及
钢纤维,修补防水混凝土铺装层,待混凝土维护至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再修补面层。
3.桥梁支座经常保养,保持支座各部分的完整清洁,防止橡胶支座的老化。橡胶支座如结合不紧密,采用楔形钢板加树脂胶塞紧。如有损坏严重或橡胶支座老化情况,及时进行更换。桥台锥坡出现的小面积下沉或冲空脱空现象,采取灌砂压浆的方法进行填补加固;大面积下沉且脱空严重,锥坡防护出现变形塌陷的情况,及时拆除,对锥坡填土进行分层夯实补填石灰土后,再按原设计恢复锥体防护。每年汛期前对锥体防护进行检查,对勾缝脱落及表面空洞现象及时勾缝抹缝。涵洞、通道沉降缝出现填缝料脱落空洞现象时,清理勾缝内杂物,用沥青麻絮进行填充塞实。及时清除涵洞通道内的淤积,雨后及时检查,如有淤积堵塞,迅速疏通,保持涵洞上下游流水通畅,通道顺利进行。八字墙经常检查,发现问题马上解决,不留事故隐患。
5 .公路养护工程作业方案、方法与措施
5.1 路基养护
1、路基各部分经常保持完整,各部分尺寸保持规定的标准要求,不损坏变形,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2、路肩无车辙、坑洼、隆起、沉陷、缺口,横坡适度,路肩石及缘石边缘顺适,表面平整坚实、整洁,与路面接茬平顺,排水顺畅; 3、边坡稳定、坚固,平顺无冲沟、松散,坡度符合规定;
4、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无淤塞、无高草、无泥土杂物,纵坡符合要求,排水畅通,进出口维护完好,保证路基、路面不积水和边沟内不长期积水; 5、挡土墙、护坡等设施保持完好无损坏,泄水孔无堵塞;
6、做好翻浆、坍方等病害的预防、治理和抢修,防止阻车的情况发生; 7、对于涵洞及通道排水系统,水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顺畅地通过涵孔排到适当地点,保持畅通无淤塞、无高草、无泥土杂物,保证洞身、涵底、进出水口、护坡和填土的完好、清洁不漏水。
5.2 路面养护
1、及时、经常地对路面进行保养和处理,防止路面松散、裂缝和拥抱等各种病害的产生和发展;
2、通过对路面的修理和改善,保持和提高路面的强度,确保路面的耐久性; 3、保护因路面损坏和养护操作沿线环境
4、修补沥青路面的坑槽和裂缝,防止地表水渗入基层,保养路面排水及设施和保证路面横坡,利于排水。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