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速公路小修保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在距作业区150米位置摆放右道封闭标志牌及禁止超车标志牌。
4、在作业区前设置导向标志和道路施工标志。
5、在上游过渡区范围作业区侧及下游过渡区30米范围设置安全锥。
6、在终止区设置解除限速标志。
7、在未保证通行车辆有足够的通行空间时安全锥摆放位置不超过车道线25cm。
8、夜间或白天视线不良时要在作业区前设置警示灯并开启。
4 .主要小修养护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
4.1 路面坑槽的施工工艺
根据路况调查资料,分析坑槽的病害程度,确定施工方案及施工计划,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
4.1.1施工要求
①使用修路王进行坑槽修补。
②进行试验段施工,根据不同槽深总结出的一系列数据指导施工。 ③坑槽修补过程中必须保证坑槽四周为热接缝,确保修补后的坑槽四周无渗水现象。
④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要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⑤原坑槽中的原沥青混合料不得再生利用,必须全部挖除废弃。所用沥青混合料全部从养护分中心购得。
4.1.2施工
①按规范要求设置作业区,进行作业区标志、标牌设置。设备在作业区内停置妥当,人员及施工操作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管理的程序和条例,并确保交通安全畅通。
②根据病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用沥青综合养护车分别采取热补或挖补工艺。 ③热补工艺:按照“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修补面积应大于病害的实际面积,修补范围的轮廓线应与路面中心线平行或垂直,并在病害面积范围以外10~15cm划出所需修补坑槽的轮廓线,采用修路王加热病害路面,翻松被加热软化的沥青面层,喷洒乳化沥青,加入新的热沥青混合料,然后拌和均匀,修路王压实成型。
④挖补工艺:
⑴按照“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
⑵沿所划轮廓线开凿至坑底稳定部分,其深度不得小于原坑槽的最大深度;清除槽底、槽壁的松动部分及粉尘、杂物,并刷涂粘层沥青。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