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16、 解决问题应当注意的要点: (1)常考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总价÷数量=单价 路程÷时间=速度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其中速度单位是常考点,如:
叔叔开车从A地送货到B地,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用了5小时,回来时少用了2小时,回来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决方法:①求回来的平均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先算出两地路程,也就是去时的路程,同时也是回来时的路程
60×5=300(千米)
再算出回来时的时间 :5-2=3(小时)
最后算出回来时的速度,注意速度单位 : 300÷3=100(千米/时)
(2)倍数问题的技巧
例题:4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00千克蜂蜜。小林家养了这样的蜜蜂12箱,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解法一: 可以先算出每一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蜂蜜
(即求出1倍的量300÷4=75(千克)
再算12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蜂蜜 75×12=900(千克)
解法二: 也可以算12箱是4箱的几倍 12÷4=3 倍数作为单位不用写出来
再算出同样时间内蜜蜂能酿出的蜂蜜 300×3=900(千克)
(3)最优方案(用同样的钱买最多的商品) 课本80页第19题 解决方法: 先看哪种方案更优,尽量使用这种方案来买,最后如果有剩余再考虑其他方案
例题: 商场卖衬衫,一件29元,两件49元,老师有185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件?还剩几元?
解决方法:比较两种方案,“两件49元”的更便宜(一件只要不到25元),所以先尽量用“两件49”的方法买,可以买3套(共6件),算式为185÷49=3(套)??38(元),2×3=6(件),发现最后的余数还可以买一件29元的,38-29=9(元),6+1=7(件)。所以最后可以买到7件,剩余9元。
第七单元 【统计】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但条形统计图
比统计表更形象直观。更能看出数据之间的关系。 1、
条形统计图常用1格代表2个单位,有时还要用半格来代表1
个单位。如果要表示的数据比较大,可以用一格代表5个单位或更多的单位,一个代表几个单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这样比较方便。 2、
由统计表画统计图的步骤和注意要点:
(1) 观察表中项目,确定数据项(一般为数量)和类别项(小组名
称、年份、时间等)
(2) 确定横纵轴、刻度以及图的类型(横向或纵向)。
(3) 画条形,标数据,注意条形的高度要符合刻度,纵向统计图的
顺序是从左往右,横向统计图的顺序是从下往上。 (4) 添上图例,根据图例补充完条形的条纹以示区别。 (5) 标上标题。
(6) 检查要素是否齐全。
4、学会统计图中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进行合理的判断、预测和决策,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1、
解决合理安排时间问题需要按以下步骤进行:
(1) 明确完成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情。 (2) 知道每项事情各需要多长时间。
(3) 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就尽量同时做,
这样最省时间。
2、 烙饼问题的解决:
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
①烙3张饼: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
②烙多张饼: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一般的解决方法:
公式: 烙饼所需的最短时间=烙饼张数×烙每面饼所需的时间(烙一张除外)
例如 烙5张饼的时间,每面要烙3分钟, 5×3=15(分)
烙8张饼的时间,每面要烙3分钟, 8×3=24(分)
3、田忌赛马(对策论):解决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要学会寻找最优方案。在与对方比赛时,要选择一个利多弊少的最优策略,从而获得胜利。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