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理解性背诵默写整理归纳 - 图文
29、《琵琶行》中对月的描写极佳,江边送客时:别时茫茫江浸月;奏完一曲时:唯见江心秋月白。 30、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李商隐在《锦瑟》表达这种感受两句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1、《劝学》中以行路为喻,从反面阐述学习必须善于积累的语句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2、《师说》中表明了教师职能的句子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3、孔子在《论语》中,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两句说明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
34、在《登高》中,杜甫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高度概括了自己一生颠沛流离的生活。
3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先写阿房宫兴起和毁灭的史实,最后用“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两句委婉讽劝当朝统治者,勿重蹈覆辙。
36、在《琵琶行》的结尾,白居易用“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一设问句来表达自己对琵琶女演奏的曲调理解最深、动情最浓。
37、杜牧的《阿房宫赋》表现了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文末他发出警告:“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8、在《次北固山下》中,王湾用“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来揭示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39、《赤壁赋》中描写苏轼与友人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广阔水面的两句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40、《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王湾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暗寓了昼夜轮回、季节更替、时光流逝而游人未归的思乡之情。
41、南唐后主李煜在《虞美人》一词中,想到雕栏玉砌犹在,但是朱颜已改,不禁随之发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慨叹。
42、孔子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对 “仁”有不同解释。对花言巧语取悦于人者,他认为:“ 巧言令色 ,鲜矣仁 。”
43、《离骚》 中,屈原忧郁失意,孤独地遭受着今世的穷困的句子是: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44《劝学》中,荀子谈到用心浮躁的现象时,写到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5、《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面对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自扰,徒增白发。于是引发了诗人苏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叹,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情怀。
46、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两句描绘乐曲渐至无声却似愁绪潜滋暗长的妙境。
47、《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48、《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49、苏轼在《赤壁赋》中用“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从侧面写出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50、《锦瑟》中诗人思华年之往事,用庄周、杜宇的典故表达自己的心境情感的诗句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51、在《劝学》中,作者通过正反对比强调“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反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2、在屈原《离骚》中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 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的句子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53、《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17
54、李商隐《锦瑟》中用两个古老的典故委婉地表达他的苦恋(青春之梦)的诗句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5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句用两种事物经过人工的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来证明人经过“博学而参省乎己”,也能改造成“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
56、《荀子·劝学篇》中通过学与思的比较,证明学习的作用的两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57、人如果能够积善成德,就能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
5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59、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60、《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6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2、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叙写了割麦者的辛苦劳碌和拾麦者的辛酸苦楚,而作为朝中官员的自己却“吏禄三百石 ,岁晏有余粮”。两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和自身的愧疚。 63、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提出,对于老师的选择,无关年龄长幼和身分贵贱,择师的标准应该是“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64、《氓》中说明女子埋怨男子无好的媒人的两句:“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65、《氓》中说明女子的容貌已经衰减的两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66、庄子在《逍遥游》中写两种“至人”“无己”的表现是“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67、屈原《离骚》中写整理冠、佩的句子是“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68、《登飞来峰》一诗中,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语意相反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9、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来直抒胸臆,以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70、荀子《劝学》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与“金”的变化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71、刘禹锡《陋室铭》中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来表明自己不在乎房子有多破,只要品德好,精神上就满足了。
7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73、杜甫在《登高》中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酒的名句是:“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74、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悲壮、残酷的气氛。
75、荀子《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6、杜甫《登高》中感叹离乡漂泊,年老多病的两句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7、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永恒的名句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78、《琵琶行》中侧面烘托琵琶女音乐的巨大感染力的两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79、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18
80、庄子认为若要逍遥就要“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才能遨游于无穷无尽的时空,达到无待游的境界。
81、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率性超脱,看淡世间荣辱,不因外界评价而或勤勉努力或灰心失望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82、李白在《蜀道难》中以神话来反映我国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的两句诗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83、庄子在《逍遥游》中为了证明大鹏需要高飞,而用“浅水难以承载大船”作类比的两句是: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8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秦人对待宝鼎、黄金等的态度来表现他们用度极其奢靡的两句是: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85、辛弃疾在《破阵子》中通过描写良马和强弓来从侧面表现陈同甫将军的英雄形象的两句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86、南宋诗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 87、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以“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写出了山间的春夏美景,让自己流连忘返。
88、用典是古诗常用手法; 如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里用刘义隆典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89、岳阳楼真是幸运,有过杜甫“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苍凉,也有过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豪情。而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怀,更为山水添色,使岳阳楼名震天下。
90、我们由唐太宗的“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可联想到《论语六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可联想到《孟子》里含义相近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91、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两句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9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原因的两句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9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原因的两句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94、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95、《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中运用比喻手法描写赤壁雄奇壮阔景物的两句是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96、《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至乐曲的尾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琵琶声终止时的特点,急速的收尾,让人一时还不能走出乐曲,仍然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97、《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强调指出,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那么这个国家终将走向灭亡。
98、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摹鱼在水中似与游人相互取乐之情态时,关于鱼的动态描写的诗句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99、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写景中寓含哲理的名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00、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看待天地存在的名句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19
10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感叹自己居住条件的名句是“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102、《三峡》中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是: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03、荀子在《劝学》一文中连用五个比喻进行分析论证,最后通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两句直白地阐明了学习的意义。
104、在《师说》一文中,韩愈一反时俗,将地位的贵与贱、年纪的长与少排除在外,强调道之 有无才是择师的唯一标准,即: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05、《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06、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07、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08、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描写音乐像暴雨、人语的句子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109、记忆心理学告诉我们,战胜遗忘的最好办法是重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就说过类似的话,他说:“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110、《<论语>十则》中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1、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秦蜀之间人迹罕至,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112、李商隐的《锦瑟》中,化用典故,比喻往事成空、理想破灭的名句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13、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用“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两句述说了自己早年穿着旧衣服处于那些衣着光鲜的同学之间,而心中毫无羡慕之情的状态。
114、《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告诫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肩负的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
115、《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中老者孩童都快乐自足的样子的一句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6、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代圣人在自身已很优秀的前提下还不断为自己“充电”,而时下一般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117、苏轼《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予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118、白居易《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两句,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19、苏轼《赤壁赋》中“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
120、《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由写景转入抒情的诗句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2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皇帝的车队仪仗远去的名句是:“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122、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用“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两句描述了鲲鹏奋飞时的壮美气势。 123、《诗经·氓》 一诗中, 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124、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了客吹洞箫的效果,其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两句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25、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用“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两句简洁而生动地表现了“山间之四时”中秋天和冬天的情景。
126、屈原在《离骚》中书写了与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相似的境遇的诗句是“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